简介
本书以生物医学应用为背景,论述了如何从系统的角度和应用工程学的方法去研究生理系统问题。
目录
目录
2.5 生物反馈
第三章 药物动力学模型
3.1 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3.2 房室模型的概念和分类
3.3 几种简单的组分模型
3.4 多组分模型
3.5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第四章 内分泌和代谢控制系统模型
4.1 甲状腺素和碘代谢的生理机理
4.2 甲状腺素和碘代谢模型
第一章 绪论
4.3 血糖代谢模型
4.4 人工肾透析系统模型
第五章 血液循环系统模型
5.1 心血管循环系统生理机理
5.2 血管中血流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5.3 心脏模型
5.4 生理调节和控制机制
5.5 循环系统动态模型
第六章 体温调节系统模型
6.1 体温调节系统的生理机制
1.1 模型和仿真的概念
6.2 体温控制系统的黑箱模型
6.3 热交换模型
6.4 热分布的组分模型
第七章 呼吸系统模型
7.1 呼吸系统的生理机制
7.2 呼吸控制系统模型
7.3 肺气体交换模型
7.4 呼吸力学模型
第八章 神经系统模型
8.1 神经系统的生理梗概
1.2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状况
8.2 神经细胞膜模型
8.3 神经元模型
8.4 神经回路网模型
第九章 感觉系统模型
9.1 感觉系统的生理梗概
9.2 瞳孔尺度控制模型
9.3 视细胞模型
9.4 侧抑制模型
9.5 感受野模型
9.6 视觉计算模型
第二章 生理反馈和控制
第十章 系统辨识
10.1 概述
10.2 生理模型的可辨识性
10.3 线性模型的辨识举例
10.4 非线性模型的辨识举例
10.5 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参考文献
2.1 交换、控制和调节
2.2 体内稳态、连续和反馈
2.3 建模和仿真的方法
2.4 生理反馈和控制的特性及数学描述
?
2.5 生物反馈
第三章 药物动力学模型
3.1 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3.2 房室模型的概念和分类
3.3 几种简单的组分模型
3.4 多组分模型
3.5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第四章 内分泌和代谢控制系统模型
4.1 甲状腺素和碘代谢的生理机理
4.2 甲状腺素和碘代谢模型
第一章 绪论
4.3 血糖代谢模型
4.4 人工肾透析系统模型
第五章 血液循环系统模型
5.1 心血管循环系统生理机理
5.2 血管中血流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5.3 心脏模型
5.4 生理调节和控制机制
5.5 循环系统动态模型
第六章 体温调节系统模型
6.1 体温调节系统的生理机制
1.1 模型和仿真的概念
6.2 体温控制系统的黑箱模型
6.3 热交换模型
6.4 热分布的组分模型
第七章 呼吸系统模型
7.1 呼吸系统的生理机制
7.2 呼吸控制系统模型
7.3 肺气体交换模型
7.4 呼吸力学模型
第八章 神经系统模型
8.1 神经系统的生理梗概
1.2 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状况
8.2 神经细胞膜模型
8.3 神经元模型
8.4 神经回路网模型
第九章 感觉系统模型
9.1 感觉系统的生理梗概
9.2 瞳孔尺度控制模型
9.3 视细胞模型
9.4 侧抑制模型
9.5 感受野模型
9.6 视觉计算模型
第二章 生理反馈和控制
第十章 系统辨识
10.1 概述
10.2 生理模型的可辨识性
10.3 线性模型的辨识举例
10.4 非线性模型的辨识举例
10.5 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参考文献
2.1 交换、控制和调节
2.2 体内稳态、连续和反馈
2.3 建模和仿真的方法
2.4 生理反馈和控制的特性及数学描述
?
白 净(1956~ ),女,长春人,博士,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电子应用技术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任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