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与晋系

副标题:无

作   者:王翔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643232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阻袁集权 正当阎锡山全力以赴,打开山西军政局面之际,1912年5月25日,接到了广东都督胡汉民一份有关反对中央集权、力主地方分权的电报。电报称:“民国成立,约法颁布,中央与各省权限,仍未规定,凡百施行,无所适从。”从国内时势考虑,应采用“有限的集权说”,因为“中国今日所处之地位,为由内治未完全而期进于完全之过渡时期,不能骤纯全之集权制”。而纯集权制的采用,依内治完备为条件,“在内治完全时代,当以集权为合,民识既进,无虑复返专制。”电报指出,袁氏政权,“应以立法、司法两权集于中央,至行政权则取其可集者集,其为时势所不许集者,则授权各省”。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亦致电阎锡山,列举了北京袁氏政权“极端集权,实行军民分治,收军权财权暨一切重大政权,悉褫中央”,“失权于个人”等种种情况后,指出:应当“以地方监助政府,不使政府操纵地方”,以防失权于个人,从而消弭专制。 胡汉民和李烈钧均为辛亥时期重要人物,他们对袁世凯假统一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担忧,促使阎锡山开始思考。阎收到电文后,深知事关国家前途,遂主张联合各省阻袁集权。7月19日,阎致电李烈钧,吁请迅速主稿并挈衔电京力争。他在电文中说:“地方分权,古今通义。中国省界之大,动逾千里。东瀛府县,西欧州郡,视吾大县,尚不相埒。若似一省,更属无伦。是吾国行省,实为特制。即授以各国地方行政之权,尚觉轻重失当,遑论集权中央!”他指 出:“为今之计,首应取消军民分治之说,仿中国行省旧制与各国属地总督之例,授各省都督以行政特权,限以年岁,使其厉行整理,因循玩愠,届期不举者,严加惩处,使政府与地方互相维持,互相监督,庶政府之野心不萌,而各省亦不至逾权越限。”7月27日,胡汉民来电,主张各省联合行动,监督北京政府,并请求阎“极力提倡,联络各省,一致行动”。阎接到来电后,于7月20日发表通电,盼各党牺牲党见,共维国家信用。7月30日,阎又致电陕西张凤翔、贵州唐继尧;8月2日,致电江苏都督程德全。5日,阎接到李烈钧“微电”,知胡汉民已经定稿,提出“军民不宜分治”之主张,阎于11日再次致电李烈钧,提出由奉天都督赵尔巽领衔发出,但赵于16日复电表示不愿领衔。 从7月19日至8月14日,阎为了阻止袁世凯集权,往各地发出电报16次之多,但未收到预期效果,“反益增中央对地方之疑忌。这是二次革命以前的一件事,亦可以说是二次革命的前因”。(《民国阎伯川锡山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迎孙来晋 为了造成全国拥护统一的假象,袁世凯于1912年8月,邀请孙中山到北京会晤,并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权。孙中山当时尚未完全弄清袁的真正面目,且误认为革命已获成功,希望致力于经济发展,遂应允袁的请求。8月18日,孙中山自上海乘船北上,24日抵京。孙中山与袁就全国铁路、外交、实业等问题进行了长谈。25日,中国同盟会在京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等4个党派,合并、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被推为理事,胡汉民、阎锡山等29人被推为参议。 孙中山在京逗留及活动的消息传到山西后,三晋各界人士无不渴望孙先生来晋考察,一睹伟大革命家的风采。阎锡山更是希望孙中山来晋。于是,他立即电邀孙中山,敦请其早日赴晋,并表示。“此间铁路实业及诸要政,俱待先生解决,请速示行期,以便通告各处”。当孙中山将结束在北京活动时,阎即派谷思慎、梁上栋到京迎接。 9月17日,孙中山离京,在张继、叶恭绰、吴铁城等陪同下,18日下午抵达太原。一路上孙中山与随行者详细讨论了全国铁路建设lO年规划,并对山西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寿阳、榆次的短暂停留时间里,欢迎孙中山的人流如潮。阎锡山早早来到石太铁路岩会站恭迎。18日晚,孙中山与阎进行了长时间交谈。19日上午,山西各界数千人聚会欢迎孙中山。阎主持大会,马鼎甲代表阎致欢迎词。孙中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称赞山西人民和阎锡山本人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他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阎还利用孙中山的威望,多方活动,制造舆论,扩大自己影响。 反对分裂蒙古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在侵略我国东北地区的同时,还加紧对我外蒙的入侵。1898年,在《英俄协定》中,英国支持俄国占领外蒙;1900年,俄驻兵库伦。辛亥革命前夕。经俄策动,杭达多尔济亲王公然宣称独立,投靠俄国。1911年12月,由俄插手,活佛哲布尊丹巴宣布外蒙独立,并成立“大蒙古帝国”。 沙俄侵蒙及杭达多尔济的卖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孙中山致电喀尔沁亲王,提出各族人民应团结一心,阻止俄国侵蒙.孙中山的通电,代表了全国一致的心愿。 阎锡山坚决反对沙俄对蒙入侵,力主武力征蒙。1912年10月,他多次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派兵进驻外蒙。他在10月11日的电文中,要求准允自己带两营兵力分扎旧日出防地点,“剿防兼顾”,但未被采纳。北京政府反而于lO月28日通令全国,取缔以私人或团体名义,组织队伍出兵外蒙。11月3日,沙俄与外蒙政权订立《俄蒙协约》,规定不准中国军队进入外蒙。阎锡山闻讯后,认为俄悍然侵蒙,攫我土地,“无论外交折冲能否有效,均应以武力为其后援。否则侵略者将得陇望蜀,内蒙亦恐继入俄手”。阎于11月13日,再次致电袁世凯政府,要求大总统允许其“亲率马兵一独立旅,步兵一混成旅先行屯驻萨拉县属之包头镇,相机进取”。但袁世凯却忙于对付南方资产阶级革命势力,并且担心阎将势力扩展到绥远。故以“此事牵涉几国外交,应由政府密筹解决”为由,对阎的主张搁置不议。1913年5月,俄侵略军勾结外蒙分两路大举内犯,阎再次请战,北京政府以“山西防务更为重要,坐镇不可无人”为辞,于30日复电再次拒绝,并令阎专派孔庚率队北援。1913年11月5日,在俄威逼下,袁世凯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声明文件》,规定,中国承认外蒙古地区实行自治,中国不能在外蒙设治、驻军。至此,俄已完全控制外蒙。鉴于不平等条约已成事实,阎锡山担心内蒙防务吃紧,遂于14年向袁提出防俄计划。他结合山西情况,呈交了《晋边屯田办法》,拟于西盟乌兰捣包以及乌拉山、南大条、太狼山口、水泉子、三湖湾地等处,设屯田区。可惜因袁世凯过于多疑,对未入盟“北洋团体”的阎锡山执意防范,故屯田计划亦始终未付诸实施。 剿灭“洪汉军” 以阎锡山为首的山西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立宪派、旧官僚联合的政权。随着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他们开始向封建势力妥协。因而,当群众继续向封建势力作不屈斗争,冲击旧的社会秩序时,阎政权便武力相向,他们对“洪汉军”等农民起义的镇压,就是其对封建旧势力妥协的真实写照。 “洪汉军”原由同盟会员李鸣凤、张士秀于1907年成立。辛亥革命前就爆发了浮山“洪汉军”起义,领袖为陈彩彰。陈曾参加过义和团,练得一手好拳术。他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得到广大农民拥护。官府为了利用其武艺,招他到县城守营。后来,陈暗中加入“哥老会”。1910年,又与同盟会取得联系。同年11月,他与同盟会员贾耀臣、乔名昌发动了抗煤税斗争,名震浮山。辛亥革命爆发时,陈联络守营及广大群众,赶走了知县王锦昌,打开监狱,救出了“洪汉军”成员73人,夺取了县政权。后来,与李鸣凤会合,在晋南抗击清军。1912年,袁世凯派毅军逮捕了李鸣凤。陈闻讯后大怒,7月10日,他聚集包括“洪汉军”成员在内的2000余名农民群众,在北王村大庙誓师起义。在城内巡警营的协助下,立即攻占县城,杀了贪官,抢了府库,散发了贪官财物。农民拍手称快,纷纷加入起义队伍,大家拥陈彩彰为统领,并称其为大哥。 ……

目录


前言
一、早年岁月
投笔从戎
负笈东瀛
“铁血丈夫”
军权在握
二、倡举义旗
山雨欲来
周密部署
举义成功
三、就任都督
执掌督印
联军燕晋
四、临深履薄
忻州受阻
韬光养晦
改制兴晋
阻袁集权
迎孙来晋
. 反对分裂蒙古
剿灭“洪汉军”
调和南北之争
以屈求伸
依段反张
五、大权独揽
晋军入湘
排斥异己
六、出任省长
驭民有术
村政建设
“洗心”与“自省”
“进山会议”
七、保境安民
保境安民
“六政三事”
大力兴教
兴办实业
发展军工
培植军官
三次扩军
平息学运
八、省外扩张
晋军援湘
出兵倒直
控制绥远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阎锡山与晋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