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理论

副标题:无

作   者:张小平,秦建平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244123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轧制理论是轧钢机械设计与轧钢工艺专业的主要课程,它的任务是为轧钢机械设计与轧制过程分析、研究建立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 全书共四篇18章。第1篇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包括应力和应变,变形力学方程,塑性变形抗力;第2篇塑性变形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表面压力的工程计算方法,滑移线理论及应用,极值原理及上限法,数值计算法,人工智能在轧制过程中的应用;第3篇纵轧理论,包括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轧制过程中的宽展,轧制过程中的前滑和后滑,轧制过程力能参数的计算,不对称轧制理论,钢管成形纵轧理论;第4篇其他轧制方式的基本理论,包括钢管成形斜轧理论,环件轧制理论,楔横轧理论。 本书是一部特色鲜明的轧制理论教材,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研究生和从事轧钢专业的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第1篇 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
1 应力和应变
1.1 内力和应力
1.1.1 外力和内力
1.1.2 应力
1.2 应力状态和应力图示
1.3 斜面上的应力及应力边界条件
1.4 主应力与应力常量
1.4.1 主应力及应力张量的不变量
1.4.2 应力状态的几何图示
1.5 应力张量的分解
1.6 位移与应变
1.6.1 位移分量及转动分量
1.6.2 应变分量
1.6.3 单位相对位移张量及应变张量
1.7 主应变及应变张量不变量
1.8 体积应变及不可压缩性条件
1.9 应变张量的分解
1.10 等效应力和等效变形
1.10.1 八面体应力和八面体应变
1.10.2 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
2 变形力学方程
2.1 坐标系及应力分量
2.2 平衡微分方程
2.3 几何方程
2.3.1 由应变表示的几何方程
2.3.2 用应变增量与变形速度表示的几何方程
2.4 屈服条件
2.4.1 屈雷斯卡屈服条件
2.4.2 米赛斯屈服条件
2.4.3 加工硬化金属的屈服条件
2.5 应力与变形的关系
2.5.1 弹—塑性变形理论方程式
2.5.2 塑性流动理论方程式
3 塑性变形抗力
3.1 变形抗力的概念
3.2 变形抗力的测定
3.2.1 热状态下的变形抗力曲线
3.2.2 冷状态下的变形抗力曲线
3.3 变形抗力的计算公式
3.3.1 热状态下变形抗力的计算公式
3.3.2 冷状态下变形抗力的计算
3.4 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
3.4.1 变形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3.4.2 变形程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3.4.3 变形速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3.5 变形抗力曲线
3.5.1 幂指数硬化曲线
3.5.2 有初始屈服应力的刚塑性硬化曲线
3.5.3 有初始屈服应力的刚塑性硬化直线
3.5.4 无加工硬化的水平直线
第2篇 塑性变形的计算方法
4 确定表面压力的工程计算方法
4.1 接触表面的摩擦条件
4.1.1 第一种类型(ι/h>5)
4.1.2 第二种类型(ι/h=2~5)
4.1.3 第三种类型(ι/h=0.5~2)
4.1.4 第四种类型(ι/<0.5)
4.2 全滑动摩擦平面镦粗的单位压力公式
4.3 混合摩擦平面镦粗的单位压力公式
4.3.1 第一种情况[b/h>2(1十φ)]
4.3.2 第二种情况[2≤b/h≤2(1十φ),0<μ<0.5]
4.3.3 第三种情况(b/h≥2,μ≥0.5)
4.3.4 第四种情况(b/h≤2)
5 滑移线理论及应用
5.1 平面应变问题及滑移线场
5.1.1 平面应变问题
5.1.2 滑移线场
5.2 汉基(Hencky)方程
5.3 滑移线的几何性质
5.4 应力边界条件和滑移线场的绘制
5.4.1 应力边界条件
5.4.2 滑移线场的绘制
5.5 滑移线场的速度场
5.5.1 速度场
5.5.2 速度矢端图
5.6 窄锤头冲压厚板时的应力分布
6 极值原理及上限法
6.1 基本概念
6.2 虚功原理及最大塑性功原理
6.2.1 虚功原理与基本能量方程式
6.2.2 最大塑性功原理
6.3 上限定理
6.4 上限法的应用
6.4.1 解题步骤
6.4.2 应用实例——光滑平冲头压入半无限体(窄冲头冲压厚板)的上限分析
6.5 对上限法的评价
7 数值计算法
7.1 有限元法
7.1.1 弹塑性有限元法
7.1.2 刚塑性有限元法
7.2 边界元法
7.3 条元法概述
7.3.1 条元法的提出
7.3.2 条元法三维轧制理论体系
7.3.3 条元法的应用
8 人工智能在轧制过程中的应用
8.1 人工智能在轧制领域应用的背景和作用
8.1.1 人工智能进入轧制领域的背景
8.1.2 人工智能在轧制领域的作用
8.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8.2 人工智能在轧制过程中的应用
8.2.1 轧制问题求解机制与求解方法的分类
8.2.2 几种智能方法相结合在轧制中的应用
8.2.3 人工智能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在轧制中的应用
第3篇 纵轧理论
9 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
9.1 变形区主要参数
9.1.1 轧制变形区及其主要参数
9.1.2 轧制变形的表示方法
9.2 金属在变形区内的流动规律
9.2.1 沿轧件断面高向上变形的分布
9.2.2 沿轧件宽度方向上的流动规律
10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
10.1 咬人条件
10.2 稳定轧制条件
10.3 咬人阶段与稳定轧制阶段咬人条件的比较
10.3.1 合力作用点位置或系数〓的影响
10.3.2 摩擦系数变化的影响
10.4 改善咬人条件的途径
10.4.1 减小α角
10.4.2 增大β的方法
11 轧制过程中的宽展
11.1 宽展及其分类
11.1.1 宽展及其实际意义
11.1.2 宽展分类
11.1.3 宽展的组成
11.2 影响宽展的因素
11.2.1 影响轧件变形的基本因素分析
11.2.2 各种因素对轧件宽展的影响
11.3 宽展计算公式
11.3.1 A.H.采里柯夫公式
11.3.2 B.n.巴赫契诺夫公式
11.3.3 S.爱克伦得公式
11.3.4 C.H.古布金公式
11.4 孔型轧制时宽展的特点及其简化计算
11.4.1 在孔型中轧制时宽展的特点
11.4.2 在孔型中轧制时计算宽展的简化方法
12 轧制过程中的前滑和后滑
12.1 轧制过程中的前滑和后滑现象
12.2 轧件在变形区内各不同断面上的运行速度
12.3 中性角γ的确定
12.4 前滑的计算公式
12.5 影响前滑的因素
12.5.1 压下率对前滑的影响
12.5.2 轧件厚度对前滑的影响
12.5.3 轧件宽度对前滑的影响
12.5.4 轧辊直径对前滑的影响
12.5.5 摩擦系数对前滑的影响
12.5.6 张力对前滑的影响
12.6 连续轧制中的前滑及有关工艺参数的确定
12.6.1 连轧关系和连轧常数
12.6.2 前滑系数和前滑值
12.6.3 堆拉系数和堆拉率
13 轧制过程力能参数的计算
13.1 计算轧制单位压力的理论
13.1.1 沿接触弧单位压力的分布规律
13.1.2 计算单位压力的T.卡尔曼微分方程
13.1.3 单位压力卡尔曼微分方程的A.H.采里柯夫解
13.1.4 E.奥罗万单位压力微分方程和R.B.西姆斯单位压力公式
13.1.5 M.D斯通单位压力微分方程式及单位压力公式
13.2 轧制压力的工程计算
13.2.1 影响轧件对轧辊总压力的因素
13.2.2 接触面积的确定
13.2.3 金属实际变形抗力〓的确定
13.2.4 平均单位压力的计算
13.3 轧机传动力矩及功率的计算
13.3.1 传动力矩的组成
13.3.2 轧制力矩的确定
13.3.3 附加摩擦力矩的确定
13.3.4 空转力矩的确定
13.3.5 静负荷图
13.3.6 可逆式轧机的负荷图
13.3.7 主电机的功率计算
14 不对称轧制理论
14.1 异步轧制理论
14.1.1 异步轧制基本概念及变形区特征
14.1.2 异步轧制压力
14.1.3 异步轧制的变形量及轧薄能力
14.1.4 异步轧制的轧制精度
14.1.5 异步轧制有关参数的选择
14.2 轧辊异径轧制理论
14.2.1 概述
14.2.2 异径轧制原理与工艺特点
15 钢管成形纵轧理论
15.1 圆孔形中轧管的分类和变形过程
15.2 圆孔形轧管的变形区和孔型的几何参数
15.2.1 变形区的几何参数
15.2.2 孔型几何参数
15.3 变形区的后边界方程式
15.4 管子的最小压扁条件
15.5 在圆孔形中轧管时的咬人条件
15.6 圆孔形中轧管的运动学
15.6.1 速度分析
15.6.2 前滑
15.6.3 连轧机的运动学特征
15.6.4 无芯棒连轧机的速度确定
15.6.5 带芯棒连轧机的速度确定
15.7 在圆孔形中轧管时金属的变形和流动
15.7.1 在外力作用下圆孔形中金属的变形和流动(无芯棒)
15.7.2 接触弧长度和接触面积的确定
15.7.3 定、减径和张力减径的压力计算
第4篇 其他轧制方式的基本理论
16 成形斜轧理论
16.1 斜轧时的应力与变形
16.1.1 孔腔形成理论
16.1.2 三角形效应分析
16.1.3 斜轧时的变形
16.2 斜轧几何学
16.2.1 斜轧变形区的特点
16.2.2 斜轧空间坐标变换关系
16.2.3 斜轧机轧辊辊形的计算
16.2.4 斜轧孔型开度值计算
16.3 斜轧运动学
16.3.1 轧辊的运动速度
16.3.2 轧件的运动速度
16.3.3 变形区内金属的滑移
16.3.4 大送进角轧制
16.4 斜轧机力能参数计算
16.4.1 概述
16.4.2 接触面积的计算
16.4.3 变形速度及变形程度的确定
16.4.4 斜轧单位压力计算
16.4.5 顶头上轴向力的确定
16.4.6 斜轧受力分析与力矩计算
17 环件轧制理论
17.1 环件轧制过程分析
17.1.1 环件咬入过程分析
17.1.2 环件塑性失稳分析
17.2 环件轧制过程中的变形
17.2.1 轧制变形区运动学方程
17.2.2 环件轧制中的前滑和后滑
17.2.3 环件直径扩大运动
17.2.4 环件旋转运动
17.2.5 轧制直线进给运动
17.2.6 驱动辊旋转轧制运动
17.3 环件轧制过程的力能计算
17.3.1 环件轧制力的计算
17.3.2 轧环机传动轧辊所需力矩的计算
18 楔横轧理论
18.1 轧制原理
18.1.1 轧辊与轧件的相对运动
18.1.2 轧件旋转条件
18.1.3 模具展宽角
18.1.4 轧件端面移动量
18.2 轧制压力与力矩
18.2.1 模具与轧件接触面积
18.2.2 接触面上的平均单位压力
18.2.3 轧制压力与力矩的理论计算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轧制理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