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ocial sciences quarterly,Summer volume, 2010

副标题:无

作   者:邓正来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30907425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主体性中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夏季卷(2010年6月·总第31期)》内容简介:在当下全球化的世界结构中,不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之认识对象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这种认识本身所赖以为凭的话语系统亦需要根据当下中国的立场进行重构——否则我们将没有基本的哲学根据去谈论所谓“中国”社会秩序的正当性问题。因此,“中国”既是中国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又是其思想根据;换言之,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判准只能是“根据中国”。这意味着西方思想家、甚或中国先哲的思考绝对不能代替当代中国人自己的思考,西方学者、甚或中国先哲的答案也绝不是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答案。因此,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加强对中国问题本身的深度研究和理论关注。为此,我们必须从那种因“西方化倾向”所导致的“中国之缺位”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或“发现”中国。这里的“中国”绝不是1978年以前或更为久远的中国,而是与其有着历史性关联的世界结构中的当下中国;这里的“中国”也不只是地理或人口意义上的中国,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中国,而是体现并承载着中国人之文化身份和政治认同的中国。显而易见,这里所讲的“中国”绝不是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亦不是中国传统知识视野下的中国,更不是西方知识视野下的中国,而毋宁是有待我们运用各种理论资源予以认知并建构的一个伦理性的文明体。

目录

卷首语:重新发现中国
主题研讨:重新发现中国(六)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探讨
顺与逆、古与今:清理地基(一)
本刊特稿:中国深度研究(学术工作坊论文)

编者按语
后税费时代的县乡关系与乡村治理问题
——对中部某县的实证研究
“争议政治”的行为逻辑:对中国城市业主
利益表达的实证分析
林权纠纷与林农抗争的底层政治研究

学术专论
论“好像”(als ob)在康德哲学中的用法
米塞斯和施特劳斯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批判

海外专论
世界的粮食供给:农业发展的挑战
一个乌托邦?——无地域垄断的治理
知识产权的元理论概述

书评思考
哲学理论的可能性——评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
近代中国商会史研究如何创新与突破——《近代中国
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述评
古典政治的终结与现代政制的诞生——评戈登·伍德
《美国革命时期的代表制》

学者纪念
潘光旦先生《土家族源研究》导读

学者诗思
从政治科学到政治哲学:“理想图景时代”政治学研究的转向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序言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稿约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quarterly,Summer volume, 2010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