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以民法理论体系为框架,以典型的民商事案例为切人口,结合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其他国家(地区)立法例及判例、国际民商事统一实体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及民法学说和理论,对基于典型个案抽象出的一般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人的探讨,最后归纳出主要法律规则和理论观点,并对典型案例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本书提供的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作为民法案例教学教材,也可供对民商案例分析有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目录
005828-01.txt
(上册)
第一编民 法 总 论
第一章民法的调整对象2
第一节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2
第二节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8
第三节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12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30
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30
第二节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33
第三节意思自治原则37
第四节诚实信用原则40
第五节公序良俗原则43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47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47
第二节民法上的物51
第三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55
第四节民事法律事实63第四章自然人70
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70
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74
第三节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78
第四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82
第五节自然人的住所88
第六节自然人的人格权90第五章法人98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与种类98
第二节法人的设立与成立109
第三节法人的民事能力116
第四节法人的机关132
第五节法人的财产与责任138
第六节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147
第七节法人的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150第六章合伙173
第一节合伙的概念与特征173
第二节合伙财产176
第三节合伙的经营185
第四节合伙的债务承担190第七章民事时效200
第二编物权法
第八章物权法总则230
第一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30
第二节物权的公示239
第三节物权请求权249第九章所有权257
第一节所有权的取得257
第二节共有273
第三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81
第四节相邻关系292
第五节优先购买权294第十章用益物权303
第一节地役权303
第二节土地使用权311
第三节承包经营权317
第四节典权328
第五节宅基地使用权331
第六节空间利用权335第十一章担保物权341
第一节抵押权341
第二节质权361
第三节留置权377第十二章占有387
第三编合同法(上)
第十三章合同的成立398
第一节合同成立概述398
第二节合同的成立方式408
第三节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458
第四节合同的形式及其效力465
第五节格式合同475
第六节缔约上的过失责任495第十四章合同的效力511
第一节无效合同511
第二节可撤销合同542
第三节效力未定的合同587第十五章合同的履行611
第一节合同履行的规则611
第二节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618
第三节合同履行的保全635第十六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654
第一节合同的变更654
第二节合同转让概述659
第三节合同承受665第十七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671
第一节合同解除671
第二节抵销689
第三节提存694第十八章违约责任701
第一节违约责任及其责任形式701
第二节免责事由732
第三节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744
(下册)
第三编合同法(下)
第十九章转让财产所有权的合同754
第一节买卖合同754
第二节供用电合同769
第三节赠与合同774第二十章使用财产的合同783
第一节财产租赁合同783
第二节融资租赁合同788
第三节借款合同797第二十一章完成工作的合同805
第一节承揽合同805
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810第二十二章提供服务的合同819
第一节运输合同819
第二节保管合同825
第三节仓储合同831
第四节委托合同835
第五节行纪合同839
第六节居间合同844第二十三章技术合同852
第一节技术开发合同852
第二节技术咨询合同856第二十四章保险合同861
第一节财产保险合同861
第二节人身保险合同864第二十五章准合同869
第一节无因管理869
第二节不当得利872
第四编亲属法
第二十六章亲属法的原则878
第一节婚姻自由原则878
第二节一夫一妻制原则883
第三节男女平等原则886
第四节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889
第五节计划生育原则894第二十七章亲属关系902
第一节亲属的概念和种类902
第二节亲属和亲等904第二十八章婚姻908
第一节结婚908
第二节离婚920
第三节事实婚姻928
第四节无效婚姻930第二十九章父母子女934
第一节亲生子女934
第二节养子女940
第三节继子女943
第四节亲权945第三十章监护和扶养949
第一节未成年人的监护949
第二节成年的精神病人的监护951
第三节扶养953
第五编继承法
第三十一章继承法概述966
第一节继承法律关系概述966
第二节继承人971
第三节继承的客体977
第四节继承权985
第五节继承权的保护993第三十二章法定继承1004
第一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1004
第二节法定应继份1017
第三节代位继承1021
第四节转继承1027第三十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1034
第一节遗嘱继承概述1034
第二节遗嘱的订立、撤回、生效和失效1039
第三节特留份制度1045
第四节遗赠1050
第五节遗赠扶养协议1055
第六编侵权行为法
第三十四章侵权行为与侵权行为法概述1062第三十五章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1070
第一节过错责任原则1070
第二节无过错责任原则1076
第三节公平责任原则1079第三十六章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084
第一节损害事实1084
第二节因果关系1087
第三节主观过错1090第三十七章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抗辩事由1096
第一节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1096
第二节侵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1099第三十八章责任竞合1109
第一节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1109
第二节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1113第三十九章共同侵权行为1116
第一节共同加害行为1116
第二节共同危险行为1118
第三节教唆、帮助行为1121第四十章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1124
第一节侵害财产权的民事责任1124
第二节侵害人身权的民事责任1139第四十一章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1159
第一节特殊侵权行为概述1159
第二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1162
第三节法定代理人侵权责任1165
第四节法人的工作人员、雇佣人侵权责任1168
第五节产品责任1170
第六节高度危险作业责任1173
第七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1176
第八节医疗专家的民事责任1179
第九节环境污染致害责任1182
第十节建筑物及其他地上物致害责任1185
第十一节动物致害责任1189第四十二章损害赔偿1194
第一节财产损害赔偿1194
第二节精神损害赔偿1196
第七编民法的适用
第四十三章民法适用的概念、范围和原则1204
第一节民法适用的概念与特征1204
第二节民法适用的范围1209
第三节民法适用的原则1212第四十四章民法的解释1217
第一节民法解释概述1217
第二节民法解释的方法1225第四十五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1236
第一节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概述1236
第二节几种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1238后记1252
(上册)
第一编民 法 总 论
第一章民法的调整对象2
第一节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2
第二节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8
第三节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12第二章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30
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30
第二节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33
第三节意思自治原则37
第四节诚实信用原则40
第五节公序良俗原则43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47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47
第二节民法上的物51
第三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55
第四节民事法律事实63第四章自然人70
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70
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74
第三节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78
第四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82
第五节自然人的住所88
第六节自然人的人格权90第五章法人98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与种类98
第二节法人的设立与成立109
第三节法人的民事能力116
第四节法人的机关132
第五节法人的财产与责任138
第六节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147
第七节法人的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150第六章合伙173
第一节合伙的概念与特征173
第二节合伙财产176
第三节合伙的经营185
第四节合伙的债务承担190第七章民事时效200
第二编物权法
第八章物权法总则230
第一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30
第二节物权的公示239
第三节物权请求权249第九章所有权257
第一节所有权的取得257
第二节共有273
第三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81
第四节相邻关系292
第五节优先购买权294第十章用益物权303
第一节地役权303
第二节土地使用权311
第三节承包经营权317
第四节典权328
第五节宅基地使用权331
第六节空间利用权335第十一章担保物权341
第一节抵押权341
第二节质权361
第三节留置权377第十二章占有387
第三编合同法(上)
第十三章合同的成立398
第一节合同成立概述398
第二节合同的成立方式408
第三节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458
第四节合同的形式及其效力465
第五节格式合同475
第六节缔约上的过失责任495第十四章合同的效力511
第一节无效合同511
第二节可撤销合同542
第三节效力未定的合同587第十五章合同的履行611
第一节合同履行的规则611
第二节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618
第三节合同履行的保全635第十六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654
第一节合同的变更654
第二节合同转让概述659
第三节合同承受665第十七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671
第一节合同解除671
第二节抵销689
第三节提存694第十八章违约责任701
第一节违约责任及其责任形式701
第二节免责事由732
第三节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744
(下册)
第三编合同法(下)
第十九章转让财产所有权的合同754
第一节买卖合同754
第二节供用电合同769
第三节赠与合同774第二十章使用财产的合同783
第一节财产租赁合同783
第二节融资租赁合同788
第三节借款合同797第二十一章完成工作的合同805
第一节承揽合同805
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810第二十二章提供服务的合同819
第一节运输合同819
第二节保管合同825
第三节仓储合同831
第四节委托合同835
第五节行纪合同839
第六节居间合同844第二十三章技术合同852
第一节技术开发合同852
第二节技术咨询合同856第二十四章保险合同861
第一节财产保险合同861
第二节人身保险合同864第二十五章准合同869
第一节无因管理869
第二节不当得利872
第四编亲属法
第二十六章亲属法的原则878
第一节婚姻自由原则878
第二节一夫一妻制原则883
第三节男女平等原则886
第四节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889
第五节计划生育原则894第二十七章亲属关系902
第一节亲属的概念和种类902
第二节亲属和亲等904第二十八章婚姻908
第一节结婚908
第二节离婚920
第三节事实婚姻928
第四节无效婚姻930第二十九章父母子女934
第一节亲生子女934
第二节养子女940
第三节继子女943
第四节亲权945第三十章监护和扶养949
第一节未成年人的监护949
第二节成年的精神病人的监护951
第三节扶养953
第五编继承法
第三十一章继承法概述966
第一节继承法律关系概述966
第二节继承人971
第三节继承的客体977
第四节继承权985
第五节继承权的保护993第三十二章法定继承1004
第一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1004
第二节法定应继份1017
第三节代位继承1021
第四节转继承1027第三十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1034
第一节遗嘱继承概述1034
第二节遗嘱的订立、撤回、生效和失效1039
第三节特留份制度1045
第四节遗赠1050
第五节遗赠扶养协议1055
第六编侵权行为法
第三十四章侵权行为与侵权行为法概述1062第三十五章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1070
第一节过错责任原则1070
第二节无过错责任原则1076
第三节公平责任原则1079第三十六章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084
第一节损害事实1084
第二节因果关系1087
第三节主观过错1090第三十七章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抗辩事由1096
第一节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1096
第二节侵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1099第三十八章责任竞合1109
第一节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1109
第二节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1113第三十九章共同侵权行为1116
第一节共同加害行为1116
第二节共同危险行为1118
第三节教唆、帮助行为1121第四十章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1124
第一节侵害财产权的民事责任1124
第二节侵害人身权的民事责任1139第四十一章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1159
第一节特殊侵权行为概述1159
第二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1162
第三节法定代理人侵权责任1165
第四节法人的工作人员、雇佣人侵权责任1168
第五节产品责任1170
第六节高度危险作业责任1173
第七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1176
第八节医疗专家的民事责任1179
第九节环境污染致害责任1182
第十节建筑物及其他地上物致害责任1185
第十一节动物致害责任1189第四十二章损害赔偿1194
第一节财产损害赔偿1194
第二节精神损害赔偿1196
第七编民法的适用
第四十三章民法适用的概念、范围和原则1204
第一节民法适用的概念与特征1204
第二节民法适用的范围1209
第三节民法适用的原则1212第四十四章民法的解释1217
第一节民法解释概述1217
第二节民法解释的方法1225第四十五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1236
第一节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概述1236
第二节几种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1238后记1252
民法案例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