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日后在东北亚史的领域中必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从《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一书的学术价值来看,卫国无疑是朝着这个目标在迈进的。
《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一书综合了明清史、韩国史、中韩关系史和思想史各方面的论述,可谓议论恢弘。本书的主要论点全部是建立在中韩文原始文献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广泛征用了英文和日文的资料,对具体事件做了详尽的分析。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能够运用四种不同语文的材料做研究,在年轻一代的史学工作者当中至今还很少有人做得到。谈到本书的深度,我想特别提醒读者注意本书对待所谓二手资料[即其他学者的著作]的态度。如今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历史研究早已经告别了“闭门造车”的时代。所谓“闭门造车”,就是只顾及原始文献,而不理会二手资料的存在,甚至以为所有的脚注都是原始材料才堪称好书。可是这样一来,作者和读者往往都不了解其他学者在做同一课题时都说过些什么,不但有可能重复其他学者早已经陈述过的观点,而且还失去了一个学术对话的机会。因为只有通过学者之间不断地讨论,才能把大家对某一个课题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开始重视二手资料的重要性了。不过,我们在《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一书中不难看到,在对待二手材料方面一,就其耐心和细致的程度而言,卫国在青年学者中是走在前列的;他在讨论每一个问题时,首先都会分析其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哪些论述,并对这些论述的是非功过做出清楚的交待。
本书的重点,是讨论在“尊周”意识形态的左右之下,朝鲜君臣对明王朝的崇敬和忠诚。明朝覆亡之后,朝鲜王朝虽然表面上不得不和满清虚与委蛇,向满洲政权朝贡,但内心却始终以明朝为中华正统,把满清视为夷狄。朝鲜君臣在很多场合仍然奉行明朝正朔,并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甚至在明朝灭亡60年后,还着手建立大报坛,以表达对明朝在壬辰年间出兵击败侵朝日军的感激。关于大报坛等坛庙的建造,至今还很少有人做过系统的论述。卫国在研究了大量韩文资料之后,把大报坛、万东庙和大统庙的建立,以及这些建筑物的政治、文化含义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朝鲜王朝对明朝的忠诚不但有文献可寻,而且又有坚实的“物质文化”出来做证了。朝鲜君臣在明朝之倾覆已无可挽回的情况下,仍然知其不可而强为之,坚持反清复明和反清思明。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中华正统观对朝鲜政界和学界长期影响的结果。《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一书对中华正统观的起源,李朝如何把儒学定为国家意识形态,以及中华正统观日后又如何影响明清之际的中韩关系,都有细致和独到的论述。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本书主旨
三、 史料与方法
第一章 朝鲜王朝对明清的基本文化心态
第一节 朝鲜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慕华事大:朝鲜对明朝的基本文化心态
一、 朝鲜王朝的慕华观
二、 朝鲜王朝的事大观
第三节 明清交替时期朝鲜文化心态之变动
一、 萨尔浒战前朝鲜与建州之往来
二、 光海君通“虏”与仁祖反正
三、 清两征朝鲜与朝鲜之对抗
第四节 尊周攘夷:朝鲜对清朝之文化心态
一、 尊周思想与朝鲜的对明情感
二、 攘夷观念与孝宗北伐
第二章 尊周思明与大报坛崇祀
第一节 朝鲜崇祀明朝东征将士之祠庙
一、 崇祀石星、李如松之武烈祠
二、 崇祀杨镐、邢玠的宣武祠
三、 朝鲜的关王庙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节 肃宗思明与大报坛之创设
一、 大报坛创设之原因
二、 大报坛创设之经过
三、 大报坛的构造与崇祀礼节
第三节 英祖感皇恩与大报坛的变化
一、 英祖的思明情感
二、 大报坛由独祀神宗到三皇并祀
三、 大报坛之扩建
四、 余论
第三章 朝鲜儒林与华阳洞万东庙
第一节 宋时烈与万东庙之创立
一、 宋时烈其人其事
二、 宋时烈尊明贬清的尊周观
三、 华阳洞万东庙之创立
第二节 万东庙之建制与崇祀
一、 万东庙之建制
二、 万东庙之祭祀
第三节 华阳书院与万东庙之关系
一、 华阳书院之设立
二、 华阳书院建制与历代山长
第四节 大院君改革与万东庙之重建
一、 大院君改革与万东庙之撤废
二、 大院君之失政与万东庙之重建
第四章 明遗民与朝宗岩大统庙
第一节 明遗民东去朝鲜
一、 明东征将士及其后裔
二、 九义士及其后裔
第二节 朝宗岩大统庙的设立
一、 三处士与朝宗岩
二、 大统庙之设立及其崇祀
第三节 朝鲜尊周与对明遗民后裔的优待
第五章 从正朔看朝鲜王朝的正统意识
第一节 丁卯、丙子期间正朔之争
第二节 明清年号通用情况
一、 对清文书的通用情况
二、 朝鲜王朝政府公文正朔之使用
三、 私人文书用明朝正朔
第三节 朝鲜祭祀中的正朔问题
第四节 朝鲜不用清赐谥号
余论
第六章 从史书编撰看朝鲜尊周思明观
第一节 有关中国史书之分析
一、 朝鲜所修宋、明史书概观
二、 从《宋史筌》看朝鲜之尊周观
第二节 李玄锡及其《明史纲目》
一、 李玄锡之生平与《明史纲目》编纂之动机
二、 《明史纲目》史源之考察
三、 《明史纲目》之评价
四、 《明纪辑略》事件与《明史纲目》之刊行
第三节 成海应及其《皇明遗民传》
一、 成海应生平事迹志略
二、 成海应之著述及其对明义理观
三、 《皇明遗民传》等相关明史之成书原因
四、 《皇明遗民传》之史源、成书版本及其价值
第四节 《明实录》东传朝鲜与朝鲜尊周思明之关系
第五节 朝鲜尊周与尊周类史书
一、 《尊周汇编》之研究
二、 《国朝宝鉴别编》之编纂目的及其意义
第七章 清对朝鲜思明之感知与对应
第一节 清朝塑造正统的努力
第二节 清朝对朝鲜之高压政策
第三节 清朝对朝鲜之德化政策
一、 释放人质与高压政策的改变
二、 减免岁贡与德化政策
三、 对清朝使节的严格控制
四、 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
第四节 清朝德化政策的效果
一、 朝鲜对清朝认同上的改变
二、 清朝德化政策的效果
结语: 尊周思明与清代中朝关系
附录一 大报坛示意图
附录二 李氏朝鲜王朝世系表
附录三 明清以来中朝关系及朝鲜尊周思明关系年表
附录四 参考与征引文献目录
后记
?
eB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本书主旨
三、 史料与方法
第一章 朝鲜王朝对明清的基本文化心态
第一节 朝鲜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慕华事大:朝鲜对明朝的基本文化心态
一、 朝鲜王朝的慕华观
二、 朝鲜王朝的事大观
第三节 明清交替时期朝鲜文化心态之变动
一、 萨尔浒战前朝鲜与建州之往来
二、 光海君通“虏”与仁祖反正
三、 清两征朝鲜与朝鲜之对抗
第四节 尊周攘夷:朝鲜对清朝之文化心态
一、 尊周思想与朝鲜的对明情感
二、 攘夷观念与孝宗北伐
第二章 尊周思明与大报坛崇祀
第一节 朝鲜崇祀明朝东征将士之祠庙
一、 崇祀石星、李如松之武烈祠
二、 崇祀杨镐、邢玠的宣武祠
三、 朝鲜的关王庙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节 肃宗思明与大报坛之创设
一、 大报坛创设之原因
二、 大报坛创设之经过
三、 大报坛的构造与崇祀礼节
第三节 英祖感皇恩与大报坛的变化
一、 英祖的思明情感
二、 大报坛由独祀神宗到三皇并祀
三、 大报坛之扩建
四、 余论
第三章 朝鲜儒林与华阳洞万东庙
第一节 宋时烈与万东庙之创立
一、 宋时烈其人其事
二、 宋时烈尊明贬清的尊周观
三、 华阳洞万东庙之创立
第二节 万东庙之建制与崇祀
一、 万东庙之建制
二、 万东庙之祭祀
第三节 华阳书院与万东庙之关系
一、 华阳书院之设立
二、 华阳书院建制与历代山长
第四节 大院君改革与万东庙之重建
一、 大院君改革与万东庙之撤废
二、 大院君之失政与万东庙之重建
第四章 明遗民与朝宗岩大统庙
第一节 明遗民东去朝鲜
一、 明东征将士及其后裔
二、 九义士及其后裔
第二节 朝宗岩大统庙的设立
一、 三处士与朝宗岩
二、 大统庙之设立及其崇祀
第三节 朝鲜尊周与对明遗民后裔的优待
第五章 从正朔看朝鲜王朝的正统意识
第一节 丁卯、丙子期间正朔之争
第二节 明清年号通用情况
一、 对清文书的通用情况
二、 朝鲜王朝政府公文正朔之使用
三、 私人文书用明朝正朔
第三节 朝鲜祭祀中的正朔问题
第四节 朝鲜不用清赐谥号
余论
第六章 从史书编撰看朝鲜尊周思明观
第一节 有关中国史书之分析
一、 朝鲜所修宋、明史书概观
二、 从《宋史筌》看朝鲜之尊周观
第二节 李玄锡及其《明史纲目》
一、 李玄锡之生平与《明史纲目》编纂之动机
二、 《明史纲目》史源之考察
三、 《明史纲目》之评价
四、 《明纪辑略》事件与《明史纲目》之刊行
第三节 成海应及其《皇明遗民传》
一、 成海应生平事迹志略
二、 成海应之著述及其对明义理观
三、 《皇明遗民传》等相关明史之成书原因
四、 《皇明遗民传》之史源、成书版本及其价值
第四节 《明实录》东传朝鲜与朝鲜尊周思明之关系
第五节 朝鲜尊周与尊周类史书
一、 《尊周汇编》之研究
二、 《国朝宝鉴别编》之编纂目的及其意义
第七章 清对朝鲜思明之感知与对应
第一节 清朝塑造正统的努力
第二节 清朝对朝鲜之高压政策
第三节 清朝对朝鲜之德化政策
一、 释放人质与高压政策的改变
二、 减免岁贡与德化政策
三、 对清朝使节的严格控制
四、 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
第四节 清朝德化政策的效果
一、 朝鲜对清朝认同上的改变
二、 清朝德化政策的效果
结语: 尊周思明与清代中朝关系
附录一 大报坛示意图
附录二 李氏朝鲜王朝世系表
附录三 明清以来中朝关系及朝鲜尊周思明关系年表
附录四 参考与征引文献目录
后记
?
eB
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