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转化犯是我国刑法中的独有概念,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犯罪转化的特征,也已为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转化犯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关注长盛不衰,但仍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转化犯的具体特征、构成要件对于深化刑法理论研究,指导刑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大量案例,理论与实践相关结合从转化犯本体论、转化犯构成论、转化犯形态论、转化犯共犯论、转化犯适用论、转化犯完善论等方面对转化犯进行了系统研究。
目录
第一章 转化犯本体论/1
第一节 转化犯的哲学基础/1
一、变化性/1
二、公正性/3
三、谦抑性/4
四、便宜性/4
第二节 转化犯的比较考察/5
一、大陆法系刑法中与转化犯相关的立法与理论5
二、英美法系刑法中与转化犯相关的立法与理论/7
第三节 转化犯的概念界定/9
一、转化犯概念的争点/9
二、转化犯概念的辨析/15
三、转化犯概念的主张/23
四、转化犯的相关条款/24
第四节转化犯的特征/30
一、法定性/30
二、异质性/30
三、关联性/31
四、单向性/32
第五节 转化犯的类型/33
一、转化犯分类的主要观点/33
二、转化犯分类的基本主张/34
第二章 转化犯构成论/36
第一节 转化犯的前提条件/36
一、基础罪过必须是故意/36
二、基础行为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39
第二节 转化犯的实质条件/49
一、客观上出现情形变化/49
二、主观上具有预见可能性/54
第三节 转化犯的主体条件/58
一、身份犯中的转化主体是特殊主体/58
二、非身份犯的转化主体可以是相对刑事责任能力未成年人/58
第四节 转化犯的时空条件/63
一、转化犯的时间条件/63
二、转化犯的空间条件/64
第三章 转化犯形态论/67
第一节 转化犯的罪数形态/67
一、转化犯的行为单复/67
二、转化犯的罪数属性/70
三、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的关系/76
四、转化犯与牵连犯的关系/85
五、转化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关系/87
六、转化犯与吸收犯的关系/89
第二节 转化犯的犯罪停止形态/90
一、结果转化犯、综合转化犯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91
二、行为转化犯的犯罪停止形态/91
第四章 转化犯共犯论/101
第一节 转化犯共同犯罪问题的基本主张/101
一、转化犯共同犯罪问题的主要观点/101
二、根据共同犯罪形式探讨转化犯共同犯罪问题的主张/104
第二节 基于共犯分工形式对转化范围进行类型化分析/106
一、基础行为组织犯的转化应该根据预见可能性范围进行类型化分析/106
二、基础行为实行犯的转化应该根据知情与否进行类型化分析/109
三、基础行为帮助犯的转化应该根据帮助故意、帮助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116
四、基础行为教唆犯的转化应该根据教唆内容进行类型化分析/120
第三节 基于共犯形成形式对转化范围进行类型化分析/123
一、任意共犯下转化犯成立的具体分析/123
二、必要共犯下转化犯成立的具体分析/131
第四节 共犯竞合时的转化范围/139
第五章 转化犯适用论/142
第一节 转化犯适用的总论问题/142
一、转化犯的处罚问题/142
二、转化犯的自首问题/146
三、转化犯的正当防卫问题/150
四、转化犯的立案管辖问题/151
五、转化犯的追诉时效问题152
六、转化犯的变更罪名问题/153
七、转化犯的漏罪问题/154
八、转化犯的裁判要素问题/155
第二节 转化犯适用的各论问题/155
一、转化犯中“致人重伤、死亡”的规范分析/155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问题/164
三、聚众斗殴转化犯的问题/167
四、非法拘禁转化犯的问题/170
第六章 转化犯完善论/172
第一节 应修改的转化犯/172
一、“致人伤残”应修改为“致人重伤”/172
二、“致人死亡”的对应为故意伤害(致死)罪或故意杀人罪/174
三、非法组织卖血罪、强迫卖血罪中转化犯的完善/178
四、转化型抢劫罪的完善/180
第二节 应增设的转化犯/183
一、挪用公款罪应增设转化犯/183
二、挪用资金罪应增设转化犯/188
三、抗税罪应增设转化犯/188
四、寻衅滋事罪应增设转化犯/191
五、妨害公务罪应增设转化犯/194
参考文献/197
索 引/211
后 记/215
第一节 转化犯的哲学基础/1
一、变化性/1
二、公正性/3
三、谦抑性/4
四、便宜性/4
第二节 转化犯的比较考察/5
一、大陆法系刑法中与转化犯相关的立法与理论5
二、英美法系刑法中与转化犯相关的立法与理论/7
第三节 转化犯的概念界定/9
一、转化犯概念的争点/9
二、转化犯概念的辨析/15
三、转化犯概念的主张/23
四、转化犯的相关条款/24
第四节转化犯的特征/30
一、法定性/30
二、异质性/30
三、关联性/31
四、单向性/32
第五节 转化犯的类型/33
一、转化犯分类的主要观点/33
二、转化犯分类的基本主张/34
第二章 转化犯构成论/36
第一节 转化犯的前提条件/36
一、基础罪过必须是故意/36
二、基础行为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39
第二节 转化犯的实质条件/49
一、客观上出现情形变化/49
二、主观上具有预见可能性/54
第三节 转化犯的主体条件/58
一、身份犯中的转化主体是特殊主体/58
二、非身份犯的转化主体可以是相对刑事责任能力未成年人/58
第四节 转化犯的时空条件/63
一、转化犯的时间条件/63
二、转化犯的空间条件/64
第三章 转化犯形态论/67
第一节 转化犯的罪数形态/67
一、转化犯的行为单复/67
二、转化犯的罪数属性/70
三、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的关系/76
四、转化犯与牵连犯的关系/85
五、转化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关系/87
六、转化犯与吸收犯的关系/89
第二节 转化犯的犯罪停止形态/90
一、结果转化犯、综合转化犯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91
二、行为转化犯的犯罪停止形态/91
第四章 转化犯共犯论/101
第一节 转化犯共同犯罪问题的基本主张/101
一、转化犯共同犯罪问题的主要观点/101
二、根据共同犯罪形式探讨转化犯共同犯罪问题的主张/104
第二节 基于共犯分工形式对转化范围进行类型化分析/106
一、基础行为组织犯的转化应该根据预见可能性范围进行类型化分析/106
二、基础行为实行犯的转化应该根据知情与否进行类型化分析/109
三、基础行为帮助犯的转化应该根据帮助故意、帮助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116
四、基础行为教唆犯的转化应该根据教唆内容进行类型化分析/120
第三节 基于共犯形成形式对转化范围进行类型化分析/123
一、任意共犯下转化犯成立的具体分析/123
二、必要共犯下转化犯成立的具体分析/131
第四节 共犯竞合时的转化范围/139
第五章 转化犯适用论/142
第一节 转化犯适用的总论问题/142
一、转化犯的处罚问题/142
二、转化犯的自首问题/146
三、转化犯的正当防卫问题/150
四、转化犯的立案管辖问题/151
五、转化犯的追诉时效问题152
六、转化犯的变更罪名问题/153
七、转化犯的漏罪问题/154
八、转化犯的裁判要素问题/155
第二节 转化犯适用的各论问题/155
一、转化犯中“致人重伤、死亡”的规范分析/155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问题/164
三、聚众斗殴转化犯的问题/167
四、非法拘禁转化犯的问题/170
第六章 转化犯完善论/172
第一节 应修改的转化犯/172
一、“致人伤残”应修改为“致人重伤”/172
二、“致人死亡”的对应为故意伤害(致死)罪或故意杀人罪/174
三、非法组织卖血罪、强迫卖血罪中转化犯的完善/178
四、转化型抢劫罪的完善/180
第二节 应增设的转化犯/183
一、挪用公款罪应增设转化犯/183
二、挪用资金罪应增设转化犯/188
三、抗税罪应增设转化犯/188
四、寻衅滋事罪应增设转化犯/191
五、妨害公务罪应增设转化犯/194
参考文献/197
索 引/211
后 记/215
转化犯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