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秦都咸阳,汉都长安,是我国古代的名都。三辅黄图专记秦汉都城的建设,而以汉都长安为主。所载长安城及其周围的布局、宫殿、馆阁、苑囿、沼、台榭、府库、桥梁、文化设施、礼制建筑等,条分缕析,最为详备。它是研究古代都城,特别是研究古代城,特别是汉都长安最重的历史文献。
三辅黄图,又名西京黄图,简称黄图,不著作者姓名。初本成书的时间,孙星衍序断为“汉末人撰”;苗昌言题词定为“汉魏间人所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定为“梁陈间人作”;宋联奎序断为“后汉人撰”;陈直认为“原书应成于东汉末,曹魏初期”。各说虽有不同,但都以如淳、晋灼、刘昭注书已引黄图为据。这个根据当然是很确凿的,三位注家姨既引此书作注,足证在他们的时代此书已问世了。如淳为三国曹魏人,曾任魏国陈郡丞,他撰汉书注多次引用三辅黄图,现在可看到的至少还有四条。刘昭,南朝萧梁人,梁武帝时曾任奉朝请等官,他注约的后汉书祭祀志、郡国志皆引用三辅黄图,至今还存两条。俱见本书补遗。根据以上注家所见,三辅黄图初本应如陈直所言,成书于“东汉末曹魏初”。“梁、陈简说偏晚,不能解释如淳、晋灼已引用三辅黄图这一客观存在。
目录
目录
前言
三辅黄图序(原序)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一
三辅沿革
三辅治所
咸阳故城
秦宫驰道阁附 校 [附]字,據吴、〓、陈本补
汉长安故城
秦汉凤俗
都城十二门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二
长安九市
长安八街九陌 校 吴本下有[九陌]二字,據补
长安城中闾里
汉宫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三
长乐宫
未央宫
建章宫
北宫
甘泉宫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四
苑囿
池沼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五
台榭
辟雍
明堂
园丘
太学
宗庙
南北郊
社稷
观楼馆附 校 [附]字據吴、〓本增
三辅黄图极注卷之六
阁
署
库
仓
厩
圈
桥
陵墓
杂录
附录 三辅黄图补遗校注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补记
一 周秦汉唐都城变迁示意图
二 西汉三辅形势图
三 秦咸阳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四 西汉长安城平面略图
五 章城门及门外城壕平面示意图
六 汉甘泉宫遗址遗迹示意图
七 陕西韩城芝川汉扶(挟)荔宫遗址位置图
八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总体复原图
九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中心复原图
十 关中西漠宫观分布图
十一 汉武库遗址平面示意图
十二 武库遗址出土的部分武器图
十三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渭水桥
十四 长陵陵区平面示意图
十五 西汉帝王陵墓分布图
十六 汉代畏安八水示意图
前言
三辅黄图序(原序)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一
三辅沿革
三辅治所
咸阳故城
秦宫驰道阁附 校 [附]字,據吴、〓、陈本补
汉长安故城
秦汉凤俗
都城十二门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二
长安九市
长安八街九陌 校 吴本下有[九陌]二字,據补
长安城中闾里
汉宫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三
长乐宫
未央宫
建章宫
北宫
甘泉宫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四
苑囿
池沼
三辅黄图校注卷之五
台榭
辟雍
明堂
园丘
太学
宗庙
南北郊
社稷
观楼馆附 校 [附]字據吴、〓本增
三辅黄图极注卷之六
阁
署
库
仓
厩
圈
桥
陵墓
杂录
附录 三辅黄图补遗校注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补记
一 周秦汉唐都城变迁示意图
二 西汉三辅形势图
三 秦咸阳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四 西汉长安城平面略图
五 章城门及门外城壕平面示意图
六 汉甘泉宫遗址遗迹示意图
七 陕西韩城芝川汉扶(挟)荔宫遗址位置图
八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总体复原图
九 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中心复原图
十 关中西漠宫观分布图
十一 汉武库遗址平面示意图
十二 武库遗址出土的部分武器图
十三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渭水桥
十四 长陵陵区平面示意图
十五 西汉帝王陵墓分布图
十六 汉代畏安八水示意图
三辅黄图校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