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副标题:无

作   者:何建明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23314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读了何建明的新作《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内心总也平静不下来,有种被撕裂的疼痛感和难以言说的内疚,为了那些或被父母遗弃,或肢体残缺不全无人呵护的孩子们的苦痛生活和自己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我们曾对那些健全的独生子女们给予过很多的关爱,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担心他们被游戏厅、网吧吞噬了心灵,忧虑他们的学习负荷太重而少了创造,还害怕他们早恋影响今后的前程,所以各类谈教育的书籍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大小书店里,赢得家长们的青睐。   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以擅长撰写教育问题而闻名,在《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中,作者即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独到的视觉,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切思考,《恐惧无爱》中更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胸襟,向世人呼唤真爱与亲情,向另类孩子伸出了关爱之手。作者曾走访过许多省份收集资料,还亲眼目睹了另类孩子的生存状况,对他们的现状和未来生出了深深的忧虑。在《恐惧无爱》中,作者即将亲眼所见的孤儿、残疾儿、私生子、流浪儿、离婚家庭子女、犯罪家庭子女、在“重男轻女”观念下断送人生的女童、在家庭暴力摧残下的无辜孩子等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和客观的描述,并对其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这些孩子对外部世界大多持以恐惧和仇视的心理,封闭、多疑,幼小时被欺凌、被侮辱的烙印实在是太深太深,以至于他们不敢相信会有好心人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但他们内心深处又无时不在渴望着爱,渴望着温暖和亲情。为了这种渴望,一个叫做娜娜的小女孩,不惜千里从内蒙古大草原来到内地寻找父母,还有许多孩子投靠到山西育孤学校校长张洪图的门下,以求得到家庭般的温暖。但是,又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在他们漫长的人生路上等待,需要世人的关心和体贴,尤其是父母的抚爱?   《恐惧无爱》在呼唤亲情之时,把父母养育子女、关爱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摆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以期唤起为人父母的良知与更多父母的关注和重视。另一面,对那些肆意践踏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的态度,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谴责,同时呼吁,法律部门能够介入,制裁那些丧失天良的父母。   拯救另类孩子,教育父母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唤起他们起码的良知和人性,是必须的。新中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弱势儿童也给予了诸多的帮助和关爱,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须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做出努力。所幸,我们社会已经有许多人自发地行动起来,山西的张洪图用辛勤办煤厂赚的钱,办起了“大同育孤学校”,收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个孤儿;河北沧洲的农民苏玉祥,收养了沧洲监狱服刑犯中的17名孩子;陕西榆林市的靖边县的马国成,在那个贫困的黄土高原上辛辛苦苦挣得90万元钱,先后收养了46位孤儿,还有北京的陈荣夫妇,陕西的张淑英、郭建华,河南的田淑敏等等有识之士,都伸出了关爱之手,做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愿生活在伟大的中国土地上的所有孩子都拥有父母与家庭之爱、社会和国家之爱。”这不仅是作者的心声,也是所有善良的人们的共同心愿。但愿《恐惧无爱》一书能够给更多的人以启迪,唤出人间的真爱与亲情。

目录

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
第一章 孤儿院里我为何揪心落泪?
第二章 车站码头边那黑影憧憧的是人是鬼?
第三章 弟是宝宝,我是黑奴?
第四章 你爱了,就可以扔下我不管?
第五章 我不是天才就该没有生路?
第六章 天塌半边,我非入火坑不可?
第七章 你的喜怒与欲念便是我的坟墓?
第八章 同一片蓝天下,为何独我不见阳光?
第九章 残肢断体,我就得猪狗不如?
第十章 拯救父母,拯救亲情
后记 接受和获取爱是人人应有的权利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