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第一篇 金属的变形
第一章 力学基础
1.1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
1.2 应力状态理论
1.3 应变,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1.4 工程强度理论
1.5 塑性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位错理论概要
2.1 位错的基本概念
2.2 位错运动
2.3 作用于位错上的力与位错应力场
2.4 位错与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
2.5 位错源与位错增殖
2.6 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2.7 晶界的位错模型
2.8 位错的直接观测
第三章 金属的弹性变形
3.1 弹性变形及其物理实质
3.2 弹性模量
3.3 比例极限,弹性极限
3.4 弹性比功
3.5 弹性的不完整性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
4.1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
4.2 屈服强度(屈服点)
4.3 静位伸塑性指标的意义
4.4 形变硬化问题
4.5 静拉伸下颈缩判据和抗拉强度
4.6 实际断裂强度和静力韧度
4.7 温度、应变率对流变曲线的影响
4.8 超塑性
第二篇 金属的断裂
第五章 断裂概论
5.1 断裂类型和断裂方式
5.2 金属的断裂过程
5.3 金属断口的微观分析
5.4 断裂强度和判据问题
第六章 金属缺口效应和低温脆性
6.1 缺口作用和对脆化趋势的影响
6.2 静载荷下金属缺口敏感度
6.3 缺口冲击韧性
6.4 抗脆断设计及其试验
第七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
7.1 Griffith能量理论
7.2 应力强度因子、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
7.3 G、K的关系
7.4 裂纹尖端塑性区
7.5 裂纹尖端弹性应力场和应力强度因子的确定
7.6 裂纹体复合型受载问题
7.7 阻力曲线(R曲线)
7.8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定
第八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简介
8.1 COD的基本概念
8.2 J积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8.3 COD的测试
8.4 J积分的测试技术
8.5 P-△和P-V曲线换算及J与δ的关系
8.6 断裂韧性与组织性能的关系
第九章 金属在高速加载下的力学行为
9.1 在均匀截面细长杆上的弹性波
9.2 弹性纵波速度
9.3 应力与质点运动速度关系,波阻率,波阻
9.4 塑性应力波的传播
9.5 塑性状态下应力与质点运动速度关系,临界冲击速度
9.6 弹性应力波的叠加,反射和透射
9.7 应用实例
9.8 高应变率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
9.9 迟屈服现象
9.10 高应变率下材料塑变的显微组织特点
第三篇 金属的疲劳
第十章 疲劳的宏观规律
10.1 疲劳的基本概念
10.2 疲劳破坏的宏观规律
10.3 低周疲劳
10.4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第十一章 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张
11.1 疲劳断口的宏观特征
11.2 疲劳裂纹的萌生
11.3 交变载荷下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11.4 疲劳裂纹的扩张
第十二章 不同外在条件下的疲劳
12.1 多次冲击(冲击疲劳)
12.2 接触疲劳
12.3 腐蚀疲劳
12.4 微动磨损疲劳
12.5 低温疲劳、高温疲劳和热疲劳
第一章 力学基础
1.1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
1.2 应力状态理论
1.3 应变,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1.4 工程强度理论
1.5 塑性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位错理论概要
2.1 位错的基本概念
2.2 位错运动
2.3 作用于位错上的力与位错应力场
2.4 位错与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
2.5 位错源与位错增殖
2.6 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2.7 晶界的位错模型
2.8 位错的直接观测
第三章 金属的弹性变形
3.1 弹性变形及其物理实质
3.2 弹性模量
3.3 比例极限,弹性极限
3.4 弹性比功
3.5 弹性的不完整性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
4.1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
4.2 屈服强度(屈服点)
4.3 静位伸塑性指标的意义
4.4 形变硬化问题
4.5 静拉伸下颈缩判据和抗拉强度
4.6 实际断裂强度和静力韧度
4.7 温度、应变率对流变曲线的影响
4.8 超塑性
第二篇 金属的断裂
第五章 断裂概论
5.1 断裂类型和断裂方式
5.2 金属的断裂过程
5.3 金属断口的微观分析
5.4 断裂强度和判据问题
第六章 金属缺口效应和低温脆性
6.1 缺口作用和对脆化趋势的影响
6.2 静载荷下金属缺口敏感度
6.3 缺口冲击韧性
6.4 抗脆断设计及其试验
第七章 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概念
7.1 Griffith能量理论
7.2 应力强度因子、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
7.3 G、K的关系
7.4 裂纹尖端塑性区
7.5 裂纹尖端弹性应力场和应力强度因子的确定
7.6 裂纹体复合型受载问题
7.7 阻力曲线(R曲线)
7.8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定
第八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简介
8.1 COD的基本概念
8.2 J积分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8.3 COD的测试
8.4 J积分的测试技术
8.5 P-△和P-V曲线换算及J与δ的关系
8.6 断裂韧性与组织性能的关系
第九章 金属在高速加载下的力学行为
9.1 在均匀截面细长杆上的弹性波
9.2 弹性纵波速度
9.3 应力与质点运动速度关系,波阻率,波阻
9.4 塑性应力波的传播
9.5 塑性状态下应力与质点运动速度关系,临界冲击速度
9.6 弹性应力波的叠加,反射和透射
9.7 应用实例
9.8 高应变率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
9.9 迟屈服现象
9.10 高应变率下材料塑变的显微组织特点
第三篇 金属的疲劳
第十章 疲劳的宏观规律
10.1 疲劳的基本概念
10.2 疲劳破坏的宏观规律
10.3 低周疲劳
10.4 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第十一章 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张
11.1 疲劳断口的宏观特征
11.2 疲劳裂纹的萌生
11.3 交变载荷下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11.4 疲劳裂纹的扩张
第十二章 不同外在条件下的疲劳
12.1 多次冲击(冲击疲劳)
12.2 接触疲劳
12.3 腐蚀疲劳
12.4 微动磨损疲劳
12.5 低温疲劳、高温疲劳和热疲劳
金属材料强度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