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汇集了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不拘泥于行业发展的局限,引入了企业内部控制最新成果,并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一一分析了房地产行业容易掉进的极大陷阱,并且结合实务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针对以往发生的买卖纠纷,书本由产权合同的订立讲起,逐一研究了房地产买卖合同产权纠纷的相关法律条例,使读者更加明晰地了解和掌握房地产法律的相关要求,在房地产企业开发操作的过程可以自觉地防范漏洞和规避陷阱。本书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并且为了达到方便快捷的实用功能,罗列详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和规避合同风险的有效工具书。
本书总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汇集了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全新管理方法和技巧,对广大房地产销售人员、项目开发人员、项目策划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士能力的提升有切实可行的帮助作用;二是汇总了房地产企业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引导房地产销售人员和销售代表等具体工作人员的合同风险规避上都可以起到查漏补缺、防微杜渐的控制功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目录
第1章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内控产生原因
1.1 暴利陷阱预防:期望值过高,风险很大的房地产业
1.2 地段陷阱防范:对地段的理性分析
1.3 项目策划陷阱预防:“你有我有全都有”和“一招致胜”房地产策划八大原则
1.4 销售策划陷阱预防:销售控制的作用体现
1.5 设计陷阱预防:房地产产品策划全攻略
1.6 销售模式陷阱预防:多元的营销方式
1.7 开发成本陷阱预防:成本合理,避免投入过大
1.8 战略陷阱控制:树立良好的企业发展观
1.9 全程营销陷阱防范:对全程营销的正确认识
第2章 行之有效内控系统的标准
2.1 成熟内部控制的程序设计
2.2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2.3 现代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
2.4 增强凝聚力,用文化力强化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
2.5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解析
2.6“度”量衡——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度”的把握
第3章 透视薄弱,严防疏漏
3.1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游戏规则”
3.2 中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误区
3.3 如何提高房地产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3.4 如何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
3.5 房地产企业设置组织机构的基本思路
3.6 如何设置运行有效的房地产企业组织
第4章 风险控制的六个必须
4.1 必须一——销售收款风险控制
4.1.1 国家关于销售收款程序的内控规范
4.1.2 如何设计销控:市场脉冲与自我调节能力
4.1.3 销售收款环节控制的六个步骤
4.1.4 企业赊销的具体控制
4.2 必须二——采购付款风险控制
4.2.1 采购:源头风险最小化
4.2.2 工程物资保管和领用控制
4.3 必须三——投资风险控制
4.3.1 投资控制:企业发展的驱动器
4.3.2 投资风险分析与防范
4.4 必须四——筹资风险控制
4.4.1 筹资风险控制——负债也聪明
4.4.2 筹资风险的规避
4.5 必须五——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4.5.1 项目决策控制:企业盈利的保障
4.5.2 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
4.5.3 招投标与合同控制
4.5.4 施工过程控制
4.5.5 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
4.6 必须六——成本费用风险控制
4.6.1 成本费用控制:使成本合理化
4.6.2 成本费用风险的规避
第5章 从人文理念到实效控制的魔方
5.1 人文理念——企业道德行为准则的遵守
5.2 校验考核——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5.2.1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评价
5.2.2 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5.3 科学手段——绩效管理的平衡计分卡
5.4 全面预算在房地产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5 内部审计制度的合理发挥
5.5.1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5.5.2 内部审计程序
5.6 企业绩效评估制度的健全
第6章 房地产法精要与纠纷防范制度
6.1 房地产法相关知识
6.1.1 房地产法的概念
6.1.2 房地产法的特征
6.1.3 房地产法的基本原则
6.2 房地产法律关系
6.2.1 房地产法律关系的概念
6.2.2 房地产法律关系的要素
6.3 房地产产权制度
6.3.1 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概述
6.3.2 房地产土地所有权的概述
6.4 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
6.4.1 房地产登记概述
6.4.2 我国的房地产权属登记
6.5 物权法带来的好处
6.5.1《物权法》草案中有关房地产的解读
6.5.2 物权法中房地产方面的焦点
6.5.3 物权法带给购房者哪些实惠和方便
第7章 房地产买卖、转让合同范本及无效识别
7.1 房地产买卖、转让合同范本
7.1.1 商品房认购书(北京市)
7.1.2 商品房预售合同(北京市)
7.1.3 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北京市)
7.1.4 二手房买卖合同
7.1.5 房地产估价合同
7.1.6 个人住房借款抵押合同
7.1.7 购房解约协议
7.1.8 房屋赠与合同
7.2 七种无效房屋买卖合同的识别
7.2.1 房地产分离出卖
7.2.2 产权未登记过户
7.2.3 产权主体有问题
7.2.4 侵犯优先购买权
7.2.5 单位违反规定购房
7.2.6 价格欺诈
7.2.7 非法转让
第8章 纠纷防范之“上帝”定位分析
8.1 顾客是“上帝”:消费者行为分析
8.1.1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8.1.2 购买动机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8.1.3 购买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8.2 影响购买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8.2.1 心理因素
8.2.2 社会因素
8.3 住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3.1 消费者自身因素对住宅购买行为的影响
8.3.2 影响住宅购买行为的其他因素
8.3.3 房屋自身因素
8.4 现房和期房选择的影响因素
8.4.1 与现房相比,期房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8.4.2 规避期房风险小窍门
8.5 写字楼与商业物业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5.1 写字楼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5.2 商业物业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6 工业物业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6.1 建筑、设施、交通等硬件因素
8.6.2 产业环境等软件因素
第9章 房地产买卖热点纠纷透视
9.1 房地产纠纷的概述
9.1.1 房地产纠纷的概念
9.1.2 房地产纠纷的类型
9.1.3 房地产纠纷的特点
9.1.4 房地产纠纷形成的原因
9.2 房地产买卖投诉热点与防范处理
9.2.1 房屋质量有问题 可解除合同
9.2.2 房屋面积缩水 可提出双倍返还购房款
9.2.3 购楼层高与合同约定不符 业主与开发商对簿公堂
9.2.4 产权证有“瑕疵” 房东无权赶房客
9.2.5 卖出“已售房” 开发商要赔偿
9.2.6 离婚夫妻卖房 表见代理有效
9.2.7“父子”房有争议 买者仍受保护
9.2.8 动迁手续可买卖 买者应被安置
9.2.9 买房改房 谁优先被驳回
9.2.10 给人“居住权” 约定永有效
9.2.11 购房有欺骗 中介责任咋算
9.2.12 租房人造假卖房 房主有权要回
9.2.13 一房卖二主 后果会如何
9.2.14 逾期交房 可否要求退房
第10章 房地产买卖的法律依据和专家支招
10.1 房屋买卖之法律依据和专家支招
10.1.1 受限制的房地产转让
10.1.2 共有房屋的买卖
10.1.3 有限产权房屋的买卖
10.1.4 房屋出卖人的交付义务
10.1.5 房屋出卖人的登记义务
10.1.6 房屋买受人的义务
10.1.7 房屋的优先购买权
10.1.8 房地产价格评估的基本要求
10.1.9 房地产成交价格的申报
10.1.10 房屋买卖的税费
10.2 商品房买卖之法律依据和专家支招
10.2.1 售房者的法定证明文件
10.2.2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签订
10.2.3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效力及争议处理
10.2.4 商品房广告和宣传材料的法律约束力
10.2.5 合同定金的认定及其处理
10.2.6 商品房计价方式
10.2.7 购房者可退房的情形
第11章 房地产买卖纠纷的防范处理
11.1 房屋买卖纠纷诉讼与处理
11.1.1 房屋买卖概述
11.1.2 私房买卖
11.1.3 商品房买卖
11.1.4 公房买卖(北京市)
11.1.5 房屋买卖纠纷处理
11.2 房屋产权(所有权)纠纷诉讼与处理
11.2.1 房屋所有权概述
11.2.2 房屋单独所有权
11.2.3 共有房屋所有权
11.2.4 房屋所有权纠纷处理
11.3 房地产纠纷的防范处理
11.3.1 解决房地产纠纷的途径
11.3.2 房地产纠纷的行政处理
11.3.3 房地产纠纷的仲裁
11.3.4 房地产纠纷的诉讼
11.4 仲裁与诉讼方式的比较
第12章 房地产买卖纠纷热点处理及实战案例分析
12.1 预售许可证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1.1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申领
12.1.2 没有预售许可证的风险
12.1.3“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审查
12.1.4 案例:无预售许可证购房者能否主张合同无效
12.2 广告许诺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2.1 广告的三种类型
12.2.2 人民法院对开发商违反广告承诺的处理方法
12.2.3 如何减少或避免因房地产广告引起的纠纷
12.2.4 案例:售楼与广告不相符开发商应受到惩罚
12.3 认购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3.1 认购书的内容
12.3.2《房屋认购书》有无法律效力
12.3.3 案例:开发商状告业主要求解除《认购书》
12.4 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4.1 为什么要进行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12.4.2 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登记规程
12.4.3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依据是什么
12.4.4 案例:预售登记备案无效,并不影响预售合同的效力
12.5 惩罚性赔偿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5.1 出卖人根本违约引起惩罚性赔偿的两种情形
12.5.2 出卖人的欺诈行为引起的惩罚性赔偿的三种情形
12.5.3 案例:适用《司法解释》判决的因房产抵押引发的惩罚性赔偿案
12.6 出卖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6.1 出卖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纠纷概述
12.6.2“一房二卖”的处理方法
12.6.3 案例:发展商一房二卖被判罚订金双赔
12.7 房屋质量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7.1 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
12.7.2 商品房质量问题责任的承担
12.7.3 商品房质量问题的救济措施
12.7.4 房屋质量问题纠纷的防范
12.7.5 案例:房屋质量问题 维权策略三步走
12.8 房屋建筑面积缩水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8.1 商品房套内面积与公摊面积的计算
12.8.2 案例:商品房面积缩水 开发商被判双倍赔偿
12.9 延期交房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9.1 开发商延期交房行为的认定
12.9.2 延期交房的赔偿责任
12.9.3 案例:延期交房违约金不能抵物业费
12.10 商品房按揭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10.1 买受人申请商品房担保贷款的条件
12.10.2 买受人申请商品房担保贷款的程序
12.10.3 买房子贷款应该怎么办理
12.10.4 住房按揭发生纠纷时的处理
12.10.5 案例:按揭贷款未得到批准 买受人申请解除买卖合同
12.11 房屋交付使用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11.1 懂得如何收房
12.11.2 关于物业管理
12.11.3 案例:因自身原因未办理接房手续的,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己承担
参考文献
1.1 暴利陷阱预防:期望值过高,风险很大的房地产业
1.2 地段陷阱防范:对地段的理性分析
1.3 项目策划陷阱预防:“你有我有全都有”和“一招致胜”房地产策划八大原则
1.4 销售策划陷阱预防:销售控制的作用体现
1.5 设计陷阱预防:房地产产品策划全攻略
1.6 销售模式陷阱预防:多元的营销方式
1.7 开发成本陷阱预防:成本合理,避免投入过大
1.8 战略陷阱控制:树立良好的企业发展观
1.9 全程营销陷阱防范:对全程营销的正确认识
第2章 行之有效内控系统的标准
2.1 成熟内部控制的程序设计
2.2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2.3 现代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方式
2.4 增强凝聚力,用文化力强化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
2.5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解析
2.6“度”量衡——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度”的把握
第3章 透视薄弱,严防疏漏
3.1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游戏规则”
3.2 中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误区
3.3 如何提高房地产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3.4 如何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
3.5 房地产企业设置组织机构的基本思路
3.6 如何设置运行有效的房地产企业组织
第4章 风险控制的六个必须
4.1 必须一——销售收款风险控制
4.1.1 国家关于销售收款程序的内控规范
4.1.2 如何设计销控:市场脉冲与自我调节能力
4.1.3 销售收款环节控制的六个步骤
4.1.4 企业赊销的具体控制
4.2 必须二——采购付款风险控制
4.2.1 采购:源头风险最小化
4.2.2 工程物资保管和领用控制
4.3 必须三——投资风险控制
4.3.1 投资控制:企业发展的驱动器
4.3.2 投资风险分析与防范
4.4 必须四——筹资风险控制
4.4.1 筹资风险控制——负债也聪明
4.4.2 筹资风险的规避
4.5 必须五——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4.5.1 项目决策控制:企业盈利的保障
4.5.2 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
4.5.3 招投标与合同控制
4.5.4 施工过程控制
4.5.5 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
4.6 必须六——成本费用风险控制
4.6.1 成本费用控制:使成本合理化
4.6.2 成本费用风险的规避
第5章 从人文理念到实效控制的魔方
5.1 人文理念——企业道德行为准则的遵守
5.2 校验考核——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5.2.1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评价
5.2.2 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5.3 科学手段——绩效管理的平衡计分卡
5.4 全面预算在房地产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5 内部审计制度的合理发挥
5.5.1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5.5.2 内部审计程序
5.6 企业绩效评估制度的健全
第6章 房地产法精要与纠纷防范制度
6.1 房地产法相关知识
6.1.1 房地产法的概念
6.1.2 房地产法的特征
6.1.3 房地产法的基本原则
6.2 房地产法律关系
6.2.1 房地产法律关系的概念
6.2.2 房地产法律关系的要素
6.3 房地产产权制度
6.3.1 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概述
6.3.2 房地产土地所有权的概述
6.4 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
6.4.1 房地产登记概述
6.4.2 我国的房地产权属登记
6.5 物权法带来的好处
6.5.1《物权法》草案中有关房地产的解读
6.5.2 物权法中房地产方面的焦点
6.5.3 物权法带给购房者哪些实惠和方便
第7章 房地产买卖、转让合同范本及无效识别
7.1 房地产买卖、转让合同范本
7.1.1 商品房认购书(北京市)
7.1.2 商品房预售合同(北京市)
7.1.3 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北京市)
7.1.4 二手房买卖合同
7.1.5 房地产估价合同
7.1.6 个人住房借款抵押合同
7.1.7 购房解约协议
7.1.8 房屋赠与合同
7.2 七种无效房屋买卖合同的识别
7.2.1 房地产分离出卖
7.2.2 产权未登记过户
7.2.3 产权主体有问题
7.2.4 侵犯优先购买权
7.2.5 单位违反规定购房
7.2.6 价格欺诈
7.2.7 非法转让
第8章 纠纷防范之“上帝”定位分析
8.1 顾客是“上帝”:消费者行为分析
8.1.1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8.1.2 购买动机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8.1.3 购买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8.2 影响购买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8.2.1 心理因素
8.2.2 社会因素
8.3 住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3.1 消费者自身因素对住宅购买行为的影响
8.3.2 影响住宅购买行为的其他因素
8.3.3 房屋自身因素
8.4 现房和期房选择的影响因素
8.4.1 与现房相比,期房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8.4.2 规避期房风险小窍门
8.5 写字楼与商业物业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5.1 写字楼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5.2 商业物业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6 工业物业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8.6.1 建筑、设施、交通等硬件因素
8.6.2 产业环境等软件因素
第9章 房地产买卖热点纠纷透视
9.1 房地产纠纷的概述
9.1.1 房地产纠纷的概念
9.1.2 房地产纠纷的类型
9.1.3 房地产纠纷的特点
9.1.4 房地产纠纷形成的原因
9.2 房地产买卖投诉热点与防范处理
9.2.1 房屋质量有问题 可解除合同
9.2.2 房屋面积缩水 可提出双倍返还购房款
9.2.3 购楼层高与合同约定不符 业主与开发商对簿公堂
9.2.4 产权证有“瑕疵” 房东无权赶房客
9.2.5 卖出“已售房” 开发商要赔偿
9.2.6 离婚夫妻卖房 表见代理有效
9.2.7“父子”房有争议 买者仍受保护
9.2.8 动迁手续可买卖 买者应被安置
9.2.9 买房改房 谁优先被驳回
9.2.10 给人“居住权” 约定永有效
9.2.11 购房有欺骗 中介责任咋算
9.2.12 租房人造假卖房 房主有权要回
9.2.13 一房卖二主 后果会如何
9.2.14 逾期交房 可否要求退房
第10章 房地产买卖的法律依据和专家支招
10.1 房屋买卖之法律依据和专家支招
10.1.1 受限制的房地产转让
10.1.2 共有房屋的买卖
10.1.3 有限产权房屋的买卖
10.1.4 房屋出卖人的交付义务
10.1.5 房屋出卖人的登记义务
10.1.6 房屋买受人的义务
10.1.7 房屋的优先购买权
10.1.8 房地产价格评估的基本要求
10.1.9 房地产成交价格的申报
10.1.10 房屋买卖的税费
10.2 商品房买卖之法律依据和专家支招
10.2.1 售房者的法定证明文件
10.2.2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签订
10.2.3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效力及争议处理
10.2.4 商品房广告和宣传材料的法律约束力
10.2.5 合同定金的认定及其处理
10.2.6 商品房计价方式
10.2.7 购房者可退房的情形
第11章 房地产买卖纠纷的防范处理
11.1 房屋买卖纠纷诉讼与处理
11.1.1 房屋买卖概述
11.1.2 私房买卖
11.1.3 商品房买卖
11.1.4 公房买卖(北京市)
11.1.5 房屋买卖纠纷处理
11.2 房屋产权(所有权)纠纷诉讼与处理
11.2.1 房屋所有权概述
11.2.2 房屋单独所有权
11.2.3 共有房屋所有权
11.2.4 房屋所有权纠纷处理
11.3 房地产纠纷的防范处理
11.3.1 解决房地产纠纷的途径
11.3.2 房地产纠纷的行政处理
11.3.3 房地产纠纷的仲裁
11.3.4 房地产纠纷的诉讼
11.4 仲裁与诉讼方式的比较
第12章 房地产买卖纠纷热点处理及实战案例分析
12.1 预售许可证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1.1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申领
12.1.2 没有预售许可证的风险
12.1.3“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审查
12.1.4 案例:无预售许可证购房者能否主张合同无效
12.2 广告许诺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2.1 广告的三种类型
12.2.2 人民法院对开发商违反广告承诺的处理方法
12.2.3 如何减少或避免因房地产广告引起的纠纷
12.2.4 案例:售楼与广告不相符开发商应受到惩罚
12.3 认购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3.1 认购书的内容
12.3.2《房屋认购书》有无法律效力
12.3.3 案例:开发商状告业主要求解除《认购书》
12.4 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4.1 为什么要进行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12.4.2 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登记规程
12.4.3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依据是什么
12.4.4 案例:预售登记备案无效,并不影响预售合同的效力
12.5 惩罚性赔偿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5.1 出卖人根本违约引起惩罚性赔偿的两种情形
12.5.2 出卖人的欺诈行为引起的惩罚性赔偿的三种情形
12.5.3 案例:适用《司法解释》判决的因房产抵押引发的惩罚性赔偿案
12.6 出卖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6.1 出卖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纠纷概述
12.6.2“一房二卖”的处理方法
12.6.3 案例:发展商一房二卖被判罚订金双赔
12.7 房屋质量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7.1 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
12.7.2 商品房质量问题责任的承担
12.7.3 商品房质量问题的救济措施
12.7.4 房屋质量问题纠纷的防范
12.7.5 案例:房屋质量问题 维权策略三步走
12.8 房屋建筑面积缩水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8.1 商品房套内面积与公摊面积的计算
12.8.2 案例:商品房面积缩水 开发商被判双倍赔偿
12.9 延期交房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9.1 开发商延期交房行为的认定
12.9.2 延期交房的赔偿责任
12.9.3 案例:延期交房违约金不能抵物业费
12.10 商品房按揭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10.1 买受人申请商品房担保贷款的条件
12.10.2 买受人申请商品房担保贷款的程序
12.10.3 买房子贷款应该怎么办理
12.10.4 住房按揭发生纠纷时的处理
12.10.5 案例:按揭贷款未得到批准 买受人申请解除买卖合同
12.11 房屋交付使用纠纷防范及案例分析
12.11.1 懂得如何收房
12.11.2 关于物业管理
12.11.3 案例:因自身原因未办理接房手续的,房屋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己承担
参考文献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买卖合同纠纷防范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