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选取了27个角度来考察当前信息科技所带来的冲击波的表现,包括面对历史的变革、追踪现实的脚步、拖起明天的太阳3部分内容。
目录
丛书总序 黄鸣奋
前言
一、面对历史的变革
(一)网络与艺术主体
1.与网络共生:后人对今人的挑战
2.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角色飘移对社会分工的挑战
3.我变故我在:流动自我对定型自我的挑战
(二)网络与艺术对象
1.崭新的生活:网络视野对传统视野的挑战
2.情有所钟:个人定向对公众定向的挑战
3.知也无涯:无师自通对“学有常师”的挑战
(三)网络与艺术伴侣
1.作者涅槃:合作模式对分离模式的挑战
2.中间商的惶惑:网上直销对传统出版的挑战
3.鉴赏者的沉思:高科技对于人文精神的挑战
二、追踪现实的脚步
(四)网络与艺术手段
1.与机共舞:联网电脑对传统工具的挑战
2.在屏幕上欣赏: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3.再建通天塔:电子语对书面语的挑战
(五)网络与艺术内容
1.穿过界面:虚拟现实对传统艺术的挑战
2.两难处境:信息自由对于社会约束的挑战
3.拥有生命:动态艺术对静态艺术的挑战
(六)网络与艺术本体
1.常见常新:网页对书页的挑战
2.玩味链接:超文本对传统文本的挑战
3.信息集成:超媒体对门类分割的挑战
三、托起明天的太阳
(七)网络与艺术方式
1.销魂此时:游戏对教化的挑战
2.漫游世界:广度文化对深度文化的挑战
3.信手拈来:数据库艺术对叙事艺术的挑战
(八)网络与艺术环境
1.电子家园:空间文化对时间文化的挑战
2.数字地球:全球化对民族化的挑战
3.太空联欢:远程文化对近程文化的挑战
(九)网络与艺术机制
1.“知识产权即盗窃”:自由软件模式对商业垄断模式的挑战
2.在线文学:通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挑战
3.数码时尚:形而下对形而上的挑战
附录:女蜗、维纳斯,抑或魔鬼终结者?——电脑、电脑艺术与电脑艺术学
前言
一、面对历史的变革
(一)网络与艺术主体
1.与网络共生:后人对今人的挑战
2.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角色飘移对社会分工的挑战
3.我变故我在:流动自我对定型自我的挑战
(二)网络与艺术对象
1.崭新的生活:网络视野对传统视野的挑战
2.情有所钟:个人定向对公众定向的挑战
3.知也无涯:无师自通对“学有常师”的挑战
(三)网络与艺术伴侣
1.作者涅槃:合作模式对分离模式的挑战
2.中间商的惶惑:网上直销对传统出版的挑战
3.鉴赏者的沉思:高科技对于人文精神的挑战
二、追踪现实的脚步
(四)网络与艺术手段
1.与机共舞:联网电脑对传统工具的挑战
2.在屏幕上欣赏: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3.再建通天塔:电子语对书面语的挑战
(五)网络与艺术内容
1.穿过界面:虚拟现实对传统艺术的挑战
2.两难处境:信息自由对于社会约束的挑战
3.拥有生命:动态艺术对静态艺术的挑战
(六)网络与艺术本体
1.常见常新:网页对书页的挑战
2.玩味链接:超文本对传统文本的挑战
3.信息集成:超媒体对门类分割的挑战
三、托起明天的太阳
(七)网络与艺术方式
1.销魂此时:游戏对教化的挑战
2.漫游世界:广度文化对深度文化的挑战
3.信手拈来:数据库艺术对叙事艺术的挑战
(八)网络与艺术环境
1.电子家园:空间文化对时间文化的挑战
2.数字地球:全球化对民族化的挑战
3.太空联欢:远程文化对近程文化的挑战
(九)网络与艺术机制
1.“知识产权即盗窃”:自由软件模式对商业垄断模式的挑战
2.在线文学:通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挑战
3.数码时尚:形而下对形而上的挑战
附录:女蜗、维纳斯,抑或魔鬼终结者?——电脑、电脑艺术与电脑艺术学
网络与艺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