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编

副标题:无

作   者:郑爱玲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261728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全书分化学基础和分析检验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所涉及的无机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等。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基础
第一章 摩尔及摩尔质量
第一节 摩尔
第二节 摩尔质量及其计算
第二章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浓度
一 质量分数与质量浓度
二 物质的量浓度
三 溶液的稀释和浓度的换算
第二节 溶液的类型
一 分子或离子分散系(真溶液)
二 胶体分散系(胶体溶液)
三 粗分散系
四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一 水的电离
二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
一 酸碱指示剂
二 酸碱滴定
第四节 缓冲溶液
一 缓冲作用和缓冲溶液
二 缓冲溶液的组成
三 缓冲作用的原理
第四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 溶度积
一 溶度积
二 溶度积规则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
第三节 沉淀的溶解
一 生成弱电解质
二 氧化还原反应
三 生成配合物
第四节 沉淀的转化
第五节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第五章 配合物
第一节 配合物的概念
第二节 配合物的组成
第三节 配合物的命名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 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 几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结构及其分类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八章 醇、醛、酮、醚
第一节 醇
一 醇的结构
二 几种常见的醇
第二节 醛和酮
一 醛和酮的结构
二 醛和酮的氧化反应
三 几种常见的醛和酮
第三节 醚
一 醚的结构
二 乙醚
第九章 羧酸、羟基酸和酮酸
第一节 羧酸
一 羧酸的分类
二 羧酸的化学性质
三 几种常见的羧酸
第二节 羟基酸和酮酸
一 羟基酸、酮酸的结构
二 几种常见的羟基酸和酮酸
第十章 酯和脂
第一节 酯
一 酯的结构
二 酯的性质
第二节 油脂
一 油脂的组成
二 油脂的性质
三 油脂的乳化
第十一章 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单糖
一 葡萄糖
二 果糖
第二节 双糖
一 蔗糖
二 麦芽糖
三 乳糖
第三节 多糖
一 淀粉
二 纤维素
第十二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
一 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二 氨基酸的性质
第二节 蛋白质
一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二 蛋白质的性质
第二部分 分析检验
第十三章 数据处理及分析天平
第一节 分析结果的表示与数据处理
一 有效数字及数字修约规则
二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判定方法
三 误差、准确度、精密度及极差
第二节 分析天平的类型和构造
一 电光天平
二 电子天平
第三节 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一 天平零点和平衡点的测定
二 灵敏度的测定
三 称量方法
四 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
第十四章 容量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 容量分析的实质
二 容量分析的类型
三 容量分析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标准溶液及其浓度表示法
一 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 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及计算
第十五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第二节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一 强碱滴定强酸(强酸滴定强碱)
二 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
三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第三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
一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二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第十六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银量法
一 摩尔法——用铬酸钾作指示剂
二 佛尔哈德法——用铁铵钒作指示剂
第二节 标准溶液
一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二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三节 银量法的应用示例——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第十七章 络合滴定法
第一节 EDTA络合滴定
一 氨羧络合剂——EDTA
二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特点
三 pH对EDTA络合滴定的影响
第二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
一 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三 几种常见的金属指示剂
第三节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四节 EDTA滴定法的应用示例——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一 水的硬度分类及表示方法
二 总硬度的测定步骤
第十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高锰酸钾法
一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二节 碘量法
一 直接碘量法
二 间接碘量法
三 标准溶液
四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示例——植物油中碘价的测定
第十九章 称量分析法
第一节 挥发法
第二节 萃取法
第三节 沉淀法
一 沉淀剂的选择与用量
二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和灼烧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应用示例
一 全脂乳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二 求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第二十章 电化学分析法
第一节 原电池、标准电极电位
一 原电池
二 标准电极电位
第二节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一 电极电位
二 指示电极
三 参比电极
第三节 电位法测定pH
一 甘汞电极
二 玻璃电极
三 酸度计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
第五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
第六节 酸度计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 操作步骤
二 注意事项
第二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
第一节 光的吸收定律
第二节 目视比色法
第三节 光度计比色法
一 光度计的构造
二 分光光度计
三 应用实例——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第二十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一 仪器的构成
二 定量分析方法
第三节 应用实例——饮用水中钙的测定
第二十三章 色谱法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
一 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二 气相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
三 色谱柱效能
四 气相色谱分析流程
五 气相色谱检测器
六 气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
七 应用实例——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量的分析测定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 高效液相色谱仪
二 液相色谱分析原理
三 液相色谱分析
第二十四章 检测实验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则
一 实验规则
二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三 化学试剂使用规则
第二节 实验室技术
实验一 天平称量练习和容量仪器的洗涤与滴定练习
实验二 乳粉中水分的测定
实验三 0.1mol/L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四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五 银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六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七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八 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实验九 电位法测定汽水的pH
实验十 罐头食品中锡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一 矿泉水中微量元素锌的测定
实验十二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附录
附录1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2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附录3 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
附录4 常用指示剂
附录5 几种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6 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7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量与单位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