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共同需要理论为主线,从人类社会再生产发展的历史全过程这个广阔视野出发,对财政运行的一般规律及各个历史阶段上的财政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探索。具体内容由导言、财政本质论篇、财政分配客观数量界限论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篇及财政效果研究篇等组成。导言及第一篇,主要是对财政基础理论的各个主要范畴,进行了全新的再探索;第二篇,系统地剖析了财政分配存在客观数量界限的因由,并从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上,具体地研究了财政分配总量与个量的客观数量界限;第三篇,对财政分配及宏观调节两大职能的运行规律及其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第四篇,对财政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探索,并给出一系列评价方式和方法。
目录
导言(1)
第一篇财政本质论
第一章财政起源与发展(27)
第一节 社会共同需要产生与财政形成(27)
第二节 农村公社时期财政的发展(35)
第三节 原始财政向国家财政的演变(40)
第二章经济运行方式与财政(46)
第一节 自然经济与财政(46)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财政(49)
第三节 计划经济与财政(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60)
第三章财政分配客体辨析(67)
第一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属性(68)
第二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形态(73)
第三节 财政分配客体不同形态的作用(80)
第二篇财政分配客观数量界限论
第四章 财政分配的数量关系(87)
第一节 财政分配量的客观性(87)
第二节 财政分配的客观层次性(93)
第五章 财政收支总量的客观界限(98)
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量的客观界限(98)
第二节 财政支出总量的客观界限(111)
第六章 财政支出基础性结构的数量界限(119)
第一节 维持性支出的数量界限(120)
第二节 发展性支出的数量界限(125)
第三节 财政的积累与消费支出的客观数量界限(130)
第七章财政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数量关系(132)
第一节 财政与企业分配的数量关系一"(132)
第二节 国家与个人之间财政分配的客观数量界限(138)
第八章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集中与分散的数量界限(144)
第一节 财政分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必要性(144)
第二节 集中与分散的度与量(148)
第三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
(上篇)分配职能实现形态
第九章财政收入取得形式(155)
第一节 财政收入取得形式的历史变迁(155)
第二节 泛税论辨析(165)
第十章税收范畴及其运行机理(171)
第一节 税收概念(171)
第二节 税收职能及作用(176)
第三节 税负转嫁问题析疑(180)
第十一章国家机关收费和国有财产收益(186)
第一节 国家机关收费原理(186)
第二节 政府的准收费制(190)
第三节 国有财产收益(193)
第四节 国有财产与财政关系(195)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实现方式(199)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念(199)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204)
第三节 财政支出实现方式(210)
第四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212)
第五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219)
第十三章财政收支实现的综合范畴(224)
第一节 公债(224)
第二节 国家预算(235)
第三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
(下篇)调节职能实现形态
第十四章调节职能实现原理(247)
第一节 财政调节的内涵及其机制(247)
第二节 不同经济形态下财政调节功能的实现(252)
第十五章财政政策(257)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念(257)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264)
第四篇财政效果研究
第十六章财政效果内涵及意义(271)
第一节 财政效果概念和特点(271)
第二节 讲求财政效果的意义(276)
第三节 提高财政效果的途径(280)
第十七章财政分配宏观效果的评价(284)
第一节 聚财效果的表现形式和评价方法(284)
第二节 财政资源配置效果的评价(290)
第十八章财政支出实现效果的评价(298)
第一节 支出实现效果涵义(298)
第二节 基本建设支出实现效果 (302)
第三节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实现效果研究(307)
第四节 行政管理支出效果(321)
第五节 国防事业支出实现效果(323)
第一篇财政本质论
第一章财政起源与发展(27)
第一节 社会共同需要产生与财政形成(27)
第二节 农村公社时期财政的发展(35)
第三节 原始财政向国家财政的演变(40)
第二章经济运行方式与财政(46)
第一节 自然经济与财政(46)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财政(49)
第三节 计划经济与财政(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60)
第三章财政分配客体辨析(67)
第一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属性(68)
第二节 财政分配客体的经济形态(73)
第三节 财政分配客体不同形态的作用(80)
第二篇财政分配客观数量界限论
第四章 财政分配的数量关系(87)
第一节 财政分配量的客观性(87)
第二节 财政分配的客观层次性(93)
第五章 财政收支总量的客观界限(98)
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量的客观界限(98)
第二节 财政支出总量的客观界限(111)
第六章 财政支出基础性结构的数量界限(119)
第一节 维持性支出的数量界限(120)
第二节 发展性支出的数量界限(125)
第三节 财政的积累与消费支出的客观数量界限(130)
第七章财政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数量关系(132)
第一节 财政与企业分配的数量关系一"(132)
第二节 国家与个人之间财政分配的客观数量界限(138)
第八章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集中与分散的数量界限(144)
第一节 财政分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必要性(144)
第二节 集中与分散的度与量(148)
第三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
(上篇)分配职能实现形态
第九章财政收入取得形式(155)
第一节 财政收入取得形式的历史变迁(155)
第二节 泛税论辨析(165)
第十章税收范畴及其运行机理(171)
第一节 税收概念(171)
第二节 税收职能及作用(176)
第三节 税负转嫁问题析疑(180)
第十一章国家机关收费和国有财产收益(186)
第一节 国家机关收费原理(186)
第二节 政府的准收费制(190)
第三节 国有财产收益(193)
第四节 国有财产与财政关系(195)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实现方式(199)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念(199)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204)
第三节 财政支出实现方式(210)
第四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212)
第五节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219)
第十三章财政收支实现的综合范畴(224)
第一节 公债(224)
第二节 国家预算(235)
第三篇财政职能实现形态研究
(下篇)调节职能实现形态
第十四章调节职能实现原理(247)
第一节 财政调节的内涵及其机制(247)
第二节 不同经济形态下财政调节功能的实现(252)
第十五章财政政策(257)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念(257)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264)
第四篇财政效果研究
第十六章财政效果内涵及意义(271)
第一节 财政效果概念和特点(271)
第二节 讲求财政效果的意义(276)
第三节 提高财政效果的途径(280)
第十七章财政分配宏观效果的评价(284)
第一节 聚财效果的表现形式和评价方法(284)
第二节 财政资源配置效果的评价(290)
第十八章财政支出实现效果的评价(298)
第一节 支出实现效果涵义(298)
第二节 基本建设支出实现效果 (302)
第三节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实现效果研究(307)
第四节 行政管理支出效果(321)
第五节 国防事业支出实现效果(323)
理论财政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