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怎样的课是好课学生的反映是评课的出发点,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表现评课呢?一节好课上,学生的表现应该是:①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无论优等生,还是差生,内驱力都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关于兴趣,我们已经说得很多了,还想请大家注意:首先,这个热情是学生的,如果教师很积极,热情高涨,学生却漫不经心,不行。其次,“自始至终”不易做到,需要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引领学生前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最后,是“学习的”热情,而不是跑前跑后、做游戏、得奖品的热情。②密度合适。教育的密度描述教学活动的紧张程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逐渐培养学生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劳动习惯,并赋予这种紧张感以积极的性质。密度强的学习活动,应当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感觉一一学习成功的满足感和“健康的疲劳感”。有些课为了显示成效,教师把教学目标定得很低,教学内容设立得很少,学生围绕十来个字、一段话,读读唱唱画画,40分钟内热闹、轻松,但是教学密度很小。这样的课不能算好课,因为学生没有体会紧张学习和探究的快感,收获太小。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学密度:第一,乐观的教育信念。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潜能,坚信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可以调动并发挥,因而坚持不懈地、竭尽全力地启发、激发、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完整的教育目标。{课标}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语文教育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语文教育目标,那种唯书、唯智、唯分数的教育只能培养单向度的人,必须终止。就一节课来说,完整的教育目标能使学生各种器官积极地活跃起来,承担适宜的负P298荷,教师要力求提高40分钟教育的饱和度。单调乏味的重复性练习不可能激发学习的愉悦。只能抑制智力的发展。第三,精当的教学内容。精讲细讲并不能使学生爱学会学,教师的功夫在于能够适时点拨,画龙点睛。第四,简捷的教学程序。前面曾详细说明了奧卡姆剃刀的价值,凡是妨碍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多余东西,都应当用这把剃刀剃掉。我们主张优化教学,“优化”的本质就是筛选。“把那些费时较多而效益不高的方案逐一淘汰,以便选出最佳方案。”(钱梦龙语)第五,综合性的教育手段。这一点前面说得不少了,不再赘述。第六,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指表层的教学设施,还指混形的制度环境(如守则、公约等)对师生产生的约束力,更指隐形的精神环境一一班风、教风、学风等体现的价值观念。不妨用文后附的表格记录教学密度的状况。任意选取四名学生,跟踪他们一节课的表现。你会发现,表面看着很热闹的一节课,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实际动起来、学起来的时间常常少得可怜。③全员参与。我们要关注一切孩子,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但是这种理念实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许多班级五十人、六十人,甚至有的班七十人、八十人,教师要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难。我们还是要提“全员”的原则,因为现实中确有教师嫌弃某些学生,放弃某些学生;也确有教师心目中老是想着念着自己班内的少数“明星”学生而置大多数于不顾。课堂教学应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即使不能全员,也要大多数;即使此环节不能全员,也要力求各环节相加做到全员;即使教师不能照顾全员,也要组织学生实现全员……只有少数学生活动的课堂,绝不能算好课。④有创造的火花。创造性应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双方。普通的教师只做讲解,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去理解,真正的教师能点燃受教育者的心。我们追求的评优课,应当“能点燃受教育者的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的阀门一经打开,情感、文思、办法汩汩而来。⑤其他。如果评的课是任课教师自己的学生上课,还应能看出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会学习语文,遇到困难有独立自己解决的办法;学生能紧张而有秩序地交流、讨论;每个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密切融洽;课后学生不需P299要或者很少需要花费时间重复学习本课内容……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密度合适、全员参与、有创造的火花这几条,彼此相辅相成: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可能是教学密度太低,也可能是太高;不能全员参与,势必有相当多的学生丧失学习热情;教学密度不合适,就会有学生兴趣索然,出现程度不等的涣散;没有旺盛的学习热情、合适的密度,也就不可能激发创造的激情……必须说明,上面说的“好课”,只有以真实为前提才能评出。虚假的课,教师在做秀,学生的热情是表面的,几乎谈不上密度,全员性也无从论起……而且负面效果很大。
目录
[总 论]
刻舟求剑者,殆矣/3
说“基础”/7
这工具不是那工具/10
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13
仍然要提倡科学精神/17
用模糊学看语文/22
学知 习行 养性/26
直面大语文/30
“为主”和“为本”/34
把兴趣看作目标/37
“灌水”和“引水”/40
质疑“循序渐进”/43
眼前是个螺旋/46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50
“因材施教”新解/53
语文教学的宽带现象/56
负担辩证/60
走进课本,走出课本/64
人机对话的空间有多大/68
也是木桶的一片/71
珍惜汉语文教学的遗产/74
首要的任务是学习/78
苦练内功/82
[识字与写字]
《课标》对拼音的要求与1992年大纲相比,有哪些不同/89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最好/91
汉语拼音的学习如何体现在过程中/93
如何使学生学会拼音节/96
教材中拼音的练习少怎么办/97
如何把学习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98
学习普通话与学习汉语拼音之间有什么关系/99
根据什么确定学生的识字量/1O1
常用的识字教学法有哪些/103
怎样选择合适的识字教学法/106
看拼音识字是唯一的识字方法吗/108
什么是听读识字?怎样进行听读识字教学/109
指读是否必要/111
怎样进行字理识字教学/112
怎样指导学生猜字/114
为什么应当特别重视查字典/115
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各适合在什么阶段学习/116
怎样使学生学会查字典,爱查字典,并且查得快/118
怎样使学生能“独立识字”/120
怎样扩大识字途径/122
识字为什么要实行“认写分流”/123
“会写”的含义是什么/125
如何培养学生把字“写好”/126
如何理解写字“严而不死”的要求/127
如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129
应该怎样认识错别字现象/130
如何防止错别字,降低错别字率/132
怎样组织识字游戏/134
关于写字的几点个人想法/136
[阅读]
新教材的阅读量是不是太大了/143
为什么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144
阅读不设“标准答案”,是不是怎么理解都行/146
为什么要提倡“整体”把握课文/148
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149
整体把握课文是否意味着不需要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了/151
“语感”是怎么回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153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155
是否所有的课文都需要朗读/157
提倡学生的个性体验,老师还要不要范读/158
怎么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0
怎样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162
给词语做注释有哪些利和弊/163
怎样培养学习词语的能力?怎样评价学生学习词语的情况/165
为什么要重视培养略读能力/167
怎样指导学生浏览/169
怎样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170
预习好不好?有没有必要进行预习提示/172
自读笔记有哪几种?怎样培养学生记笔记/173
怎样培养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175
怎样组织阅读的交流讨论/178
怎样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180
怎样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方法/183
怎样指导小学生阅读古诗文/185
学生应当培养哪些阅读习惯/187
[写作]
阅读和写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91
以写作知识或写作能力作为写作教学的序列好不好/193
学生为什么觉得写作难/195
怎样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199
指导在先,还是写在先/202
写作教学要不要范文/204
为什么做了很多观察的练习,学生还是没的写/206
怎样看待写想像和写真实/208
怎样使学生“会写”/210
仿写、补写和续写有什么好处?怎样指导学生仿写和续写/211
修改在写作中占怎样的地位/214
学生不愿意修改怎么办/216
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习作/218
学生应该掌握怎样的标准修改作文/220
写记叙文是写作的基础吗/223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实用文/225
学生开始写话、习作时,不会写的字很多怎么办/226
是否应该要求学生习作写提纲/228
要不要设作文课/230
怎样看命题作文/232
[口语交际]
《课标》提“口语交际”,与原大纲提“听话、说话”两者有什么不同/235
为什么不少人轻视口语交际教学/237
口语交际是否不需要指导/239
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247
怎样让不爱张口的学生积极起来/244
如何实现听与说双方的互动/246
怎样看待“语霸”现象/248
学生交流时,老师如何发挥组织引导作用/250
[综合性学习]
为什么《课标》单设综合性学习目标/255
如何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257
如何扶学生一把/259
怎样在综合性学习中实行各学科的渗透/262
[评价]
防止评价走回头路/267
如何使语文评价具有可操作性/270
如何看待赛课、评优课/273
评价学生要考试吗?考什么/275
怎样改革评价的方式和方法/277
计分制、等级制哪个好/279
如何在评价中照顾学生的差异/287
识字的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评价/283
阅读评价评什么/285
如何改进作文批改/287
为什么要培养内省能力?怎样使学生学会自检/289
家长怎样参与评价/297
[课堂教学]
根据什么评价课堂教学/295
怎样的课是好课/298
课堂教学要不要有一个模式/302
预设,还是生成/304
怎么看“零教案”/307
如何确定教学目的/310
从改变人称做起/313
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课堂常规?怎样建立/316
怎样进行课堂评价/320
[后记]
刻舟求剑者,殆矣/3
说“基础”/7
这工具不是那工具/10
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13
仍然要提倡科学精神/17
用模糊学看语文/22
学知 习行 养性/26
直面大语文/30
“为主”和“为本”/34
把兴趣看作目标/37
“灌水”和“引水”/40
质疑“循序渐进”/43
眼前是个螺旋/46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50
“因材施教”新解/53
语文教学的宽带现象/56
负担辩证/60
走进课本,走出课本/64
人机对话的空间有多大/68
也是木桶的一片/71
珍惜汉语文教学的遗产/74
首要的任务是学习/78
苦练内功/82
[识字与写字]
《课标》对拼音的要求与1992年大纲相比,有哪些不同/89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最好/91
汉语拼音的学习如何体现在过程中/93
如何使学生学会拼音节/96
教材中拼音的练习少怎么办/97
如何把学习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98
学习普通话与学习汉语拼音之间有什么关系/99
根据什么确定学生的识字量/1O1
常用的识字教学法有哪些/103
怎样选择合适的识字教学法/106
看拼音识字是唯一的识字方法吗/108
什么是听读识字?怎样进行听读识字教学/109
指读是否必要/111
怎样进行字理识字教学/112
怎样指导学生猜字/114
为什么应当特别重视查字典/115
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各适合在什么阶段学习/116
怎样使学生学会查字典,爱查字典,并且查得快/118
怎样使学生能“独立识字”/120
怎样扩大识字途径/122
识字为什么要实行“认写分流”/123
“会写”的含义是什么/125
如何培养学生把字“写好”/126
如何理解写字“严而不死”的要求/127
如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129
应该怎样认识错别字现象/130
如何防止错别字,降低错别字率/132
怎样组织识字游戏/134
关于写字的几点个人想法/136
[阅读]
新教材的阅读量是不是太大了/143
为什么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144
阅读不设“标准答案”,是不是怎么理解都行/146
为什么要提倡“整体”把握课文/148
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149
整体把握课文是否意味着不需要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了/151
“语感”是怎么回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153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155
是否所有的课文都需要朗读/157
提倡学生的个性体验,老师还要不要范读/158
怎么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0
怎样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162
给词语做注释有哪些利和弊/163
怎样培养学习词语的能力?怎样评价学生学习词语的情况/165
为什么要重视培养略读能力/167
怎样指导学生浏览/169
怎样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170
预习好不好?有没有必要进行预习提示/172
自读笔记有哪几种?怎样培养学生记笔记/173
怎样培养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175
怎样组织阅读的交流讨论/178
怎样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180
怎样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方法/183
怎样指导小学生阅读古诗文/185
学生应当培养哪些阅读习惯/187
[写作]
阅读和写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91
以写作知识或写作能力作为写作教学的序列好不好/193
学生为什么觉得写作难/195
怎样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199
指导在先,还是写在先/202
写作教学要不要范文/204
为什么做了很多观察的练习,学生还是没的写/206
怎样看待写想像和写真实/208
怎样使学生“会写”/210
仿写、补写和续写有什么好处?怎样指导学生仿写和续写/211
修改在写作中占怎样的地位/214
学生不愿意修改怎么办/216
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习作/218
学生应该掌握怎样的标准修改作文/220
写记叙文是写作的基础吗/223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实用文/225
学生开始写话、习作时,不会写的字很多怎么办/226
是否应该要求学生习作写提纲/228
要不要设作文课/230
怎样看命题作文/232
[口语交际]
《课标》提“口语交际”,与原大纲提“听话、说话”两者有什么不同/235
为什么不少人轻视口语交际教学/237
口语交际是否不需要指导/239
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247
怎样让不爱张口的学生积极起来/244
如何实现听与说双方的互动/246
怎样看待“语霸”现象/248
学生交流时,老师如何发挥组织引导作用/250
[综合性学习]
为什么《课标》单设综合性学习目标/255
如何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257
如何扶学生一把/259
怎样在综合性学习中实行各学科的渗透/262
[评价]
防止评价走回头路/267
如何使语文评价具有可操作性/270
如何看待赛课、评优课/273
评价学生要考试吗?考什么/275
怎样改革评价的方式和方法/277
计分制、等级制哪个好/279
如何在评价中照顾学生的差异/287
识字的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进行评价/283
阅读评价评什么/285
如何改进作文批改/287
为什么要培养内省能力?怎样使学生学会自检/289
家长怎样参与评价/297
[课堂教学]
根据什么评价课堂教学/295
怎样的课是好课/298
课堂教学要不要有一个模式/302
预设,还是生成/304
怎么看“零教案”/307
如何确定教学目的/310
从改变人称做起/313
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课堂常规?怎样建立/316
怎样进行课堂评价/320
[后记]
语文新课程百问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