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甘至纯:甘草新论

副标题:无

作   者:主编 杨柏灿

分类号:

ISBN:978754782805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通过查阅古今本草、方剂专著中有关甘草的文献,甘草的现代应用与实验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有关资料,着重从文献、临床与实验研究的角度,总结甘草的古今应用规律。内容包括甘草的本草沿革、功用特性与产地、功用发微、古今应用规律、应用禁忌与用药安全性、现代实验研究与现代应用研究。本书的撰写能填补甘草出版的空白,也有利于纠正目前对甘草认识上的误区,有利于甘草的合理应用,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实用性。

目录

序言
前言 8
第一章 甘草的沿革 9
第一节 甘草的本草沿革 9
一、甘草实名考证 9
二、甘草产地变迁 9
三、甘草品种考证 10
四、甘草炮制方法 10
五、甘草的性能 11
第二节 甘草的功效运用沿革 11
一、先秦两汉时期 12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12
三、隋唐五代时期 12
四、宋金元时期 12
五、明清时期 13
六、近现代 13

第二章 甘草的文化属性 15
第一节 甘草的药名文化 15
一、“甘”与甘草 15
二、“国老”与甘草 16
三、文学作品与甘草 17
第二节 甘草的哲学思想 18
一、正名与甘草药名 18
二、阴阳学说与甘草 19
三、五行学说与甘草 19
四、中和之道与甘草 21
第三节 甘草的饮食文化 21
一、维生文化与甘草 22
二、养生文化与甘草 25
三、区域饮食文化与甘草 28

第三章 甘草的功效发微(一) 29
第一节 补益 29
一、补心 29
二、补肺 30
三、补脾 30
四、补肝 31
五、补肾 31
六、助阳化阴 31
第二节 解毒 33
一、解热毒 33
二、解食毒 35
三、解药毒 36
四、解胎毒 37
五、解蛇毒和蛊毒 37
六、解癌毒 37
第三节 止咳 38
一、祛痰止咳 38
二、利咽止咳 38
三、清肺止咳 39
四、补肺止咳 39
五、散寒止咳 39
第四节 缓急 40
一、缓急止痛 40
二、缓急舒筋 41
三、缓急安神 41
四、缓急解热 41
第五节 调和 42

第四章 甘草的功效发微(二) 43
第一节 甘草调和的含义 43
一、调和的含义 43
二、甘草“调和”的名称 43
三、甘草调和的实质 43
第二节 甘草对药物性能的调和 44
一、调和药性 44
二、调和药味 44
三、调和升降浮沉 45
四、调和归经 46
五、调和润燥 46
第三节 甘草对药物功效的调和 46
一、增效 46
二、缓效 47
第四节 甘草调和的影响因素 48
一、甘草的性能与调和 48
二、甘草的功用与调和 49
三、甘草的应用与调和 49
四、甘草的生物特性、产地与调和 51

第五章 甘草古今应用规律 52
第一节 甘草剂的分布规律 52
一、历代甘草剂的比例 52
二、甘草剂的分布规律 53
第二节 剂型规律 54
一、剂型与朝代的关系 55
二、剂型规律探讨 55
第三节 炮制规律 56
一、炮制与朝代的关系 57
二、炮制规律探讨 57
第四节 用量规律 57
一、用量与朝代的关系 58
二、用量规律探讨 59
第五节 配伍规律 60
一、配伍与朝代的关系 61
二、配伍规律探讨 61
第六节 病证规律 62
一、病证分布与朝代的关系 62
二、病证规律探讨 63

第六章 甘草应用禁忌 65
第一节 甘草的病证禁忌 65
一、中满忌甘草 65
二、呕家酒家忌甘草 67
三、痰饮水湿忌甘草 68
四、下焦病证慎用甘草 69
第二节 甘草的配伍禁忌 70
一、十八反之反甘草 70
二、海藻反甘草 72
三、大戟反甘草 75
四、甘遂反甘草 77
五、芫花反甘草 80
六、结语 82
第三节 甘草制剂的使用禁忌 83
一、临床常用的甘草制剂 83
二、单用甘草制剂禁忌 84
三、甘草制剂联合西药禁忌 86
四、合理使用甘草制剂的建议 87
五、结语
87
第七章 甘草的现代实验研究 89
第一节 甘草的主要成分研究 89
一、三萜皂苷类 89
二、黄酮类 89
三、其他 89
第二节 甘草的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 90
一、抗病毒 90
二、抗菌 91
三、抗炎 91
四、消化系统作用 92
五、免疫调节作用 93
六、心血管系统作用 95
七、抗肿瘤、抗突变 95
八、祛痰止咳平喘 96
九、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97
十、解毒 97
第三节 甘草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97
一、吸收 97
二、分布 98
三、代谢与排泄 98
第四节 甘草的安全性研究 98
一、急性毒性 99
二、慢性毒性 99

第八章 甘草的现代临床应用 101
第一节 甘草汤剂及其提取物制剂的临床应用 101
一、甘草汤剂的临床应用 101
二、甘草提取物制剂的临床应用 101
第二节 甘草复方的临床应用 105
一、炙甘草汤 106
二、芍药甘草汤 107
三、甘草泻心汤 109
四、甘麦大枣汤 111
五、大黄甘草汤 111
六、甘草附子汤 112
七、甘草干姜汤 113
八、桂枝甘草汤 114
九、桔梗汤 114
后记 116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至甘至纯:甘草新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