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修订版序 新形势下的中国模式 / IX
前 言 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 / XXIII
第一章
全球化与国家的转型:西方、亚洲和中国 / 001
全球化与中国 / 003
资本、国家与全球化:简单的历史 / 006
全球化与经济活动的“去主权化” / 008
金融资本主义及其全球化 / 013
全球化与弱政府 / 015
全球化中的东亚模式 / 020
全球化与中国模式 / 024
中国模式的未来 / 029
经济结构内部的平衡 / 031
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平衡 / 039
国家和社会的平衡 / 044
第二章
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 / 051
不能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 / 053
社会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 055
通过政治与行政手段保护产权 / 055
社会正义是持续发展的前提 / 057
社会多元促进政制改革 / 058
第三章
中国的政治创新试验及其世界意义 / 061
当今西方民主危机背后的原因 / 063
中国的政治体制为何屹立不倒 / 066
开放性正逐渐成为中国政党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 069
制度创新保证权力的和平更替 / 072
相对集权确立政治责任制度 / 075
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 / 078
第四章
人本社会主义、政党的转型和中国模式 / 081
政党、国家建设和民主 / 084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转型 / 090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与党的第二次转型 / 103
第五章
民主化的中国模式 / 109
民主的普世性和特殊性 / 111
国家制度建设在先,民主化在后 / 114
中国的渐进民主化 / 119
第六章
国家权力的中央性和人民性: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 123
中央地方关系问题 / 125
现象的根源 / 129
现代国家权力的集中性和人民性 / 131
国家权力的中央性的流失 / 136
选择性集权、国家权力的人民性和中央性 / 141
第七章
放权改革:中国的中央、地方与公民社会 / 145
两种分权概念 / 147
政府间放权如何造就经济的高速增长 / 150
政府间放权的负面结果与重新收权 / 154
国家—社会放权的举步维艰 / 158
公民政治参与和非政府组织 / 164
进一步实行国家—社会分权 / 167
第八章
国家与市场之间:中国社会政策改革的政治逻辑 / 171
比较视角下的社会政策 / 174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政策 / 179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政策 / 180
第一*时期的社会政策改革 / 185
小结 / 191
第九章
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兴起 / 195
为什么要讨论毛泽东与中国市场经济的问题 / 197
国家与市场经济:西方经验 / 203
国家与市场经济:非西方经验 / 209
国家与市场经济:中国经验 / 214
改革开放与中国市场经济 / 218
中国市场经济的前途 / 223
第十章
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 / 229
余英时vs姜义华 / 231
西方民族主义和民主政治 /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演变及其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 237
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设 / 244
中国民族主义的未来 / 248
第十一章
乡村民主和中国政治进程 / 251
农民与民主 / 253
中国农民的新特质 / 256
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形式 / 258
乡村民主与民族国家的建设 / 260
简短的结论 / 264
第十二章
中国要从新加坡模式学习些什么 / 267
新加坡能不能学 / 269
权力的有效集中 / 270
融政党于社会 / 272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 275
反对党并不是民主政治的第一标志 / 277
领袖的作用 / 280
新加坡模式与中国政改前景 / 281
结语 中国模式与思想解放 / 285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