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内地与香港媒体诽谤问题比较研究》讲述了中国关于保护名誉的立法相对较短,至今不到30年。一个是普通法系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诽谤法,一个是较年轻的带有明显大陆法系特征的名誉权法,两种不同的诽谤法并存在一个国家的母体之内,从保护名誉的角度双方拥有共同的目标,但在具体规则方面,又有诸多不同,这是《中国内地与香港媒体诽谤问题比较研究》比较的基础。
目录
总序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理论与概念
一、比较法
二、一国两制
三、两个法系
四、侵权行为法
五、诽谤法
第二章 诽谤历史与诽谤法渊源比较
第一节 诽谤的历史
一、早期的诽谤是政治罪名
二、诽谤曾是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枷锁
三、民事诽谤逐渐取代刑事诽谤
四、当代中国诽谤立法与发展
第二节 名誉与诽谤概念比较
第三节 诽谤法的渊源比较
第三章 诽谤法实体问题比较
第一节 名誉权利主体
一、自然人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死者名誉
四、数据分析与比较
第二节 侵权责任主体
一、香港:谁是被告
二、中国内地:谁是被告
三、数据分析与比较
第三节 诽谤的认定与排除
一、香港法律:诽谤的起诉与抗辩
二、中国法律: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与排除
三、普通法抗辩原则对中国的影响
四、数据分析与比较
第四节 诽谤的救济
一、香港诽谤案件的救济情况
一、中国内地名誉权案件的救济情况
三、比较分析
第四章 诽谤诉讼程序比较
第一节 司法管辖比较
第二节 普通法的审前程序
第三节 快速解决机制和调解机制比较
第四节 举证责任比较
第五节 陪审团与人民陪审员制度比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1:中国名誉权案例300个
附录2:香港诽谤案例40个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理论与概念
一、比较法
二、一国两制
三、两个法系
四、侵权行为法
五、诽谤法
第二章 诽谤历史与诽谤法渊源比较
第一节 诽谤的历史
一、早期的诽谤是政治罪名
二、诽谤曾是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枷锁
三、民事诽谤逐渐取代刑事诽谤
四、当代中国诽谤立法与发展
第二节 名誉与诽谤概念比较
第三节 诽谤法的渊源比较
第三章 诽谤法实体问题比较
第一节 名誉权利主体
一、自然人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
三、死者名誉
四、数据分析与比较
第二节 侵权责任主体
一、香港:谁是被告
二、中国内地:谁是被告
三、数据分析与比较
第三节 诽谤的认定与排除
一、香港法律:诽谤的起诉与抗辩
二、中国法律: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与排除
三、普通法抗辩原则对中国的影响
四、数据分析与比较
第四节 诽谤的救济
一、香港诽谤案件的救济情况
一、中国内地名誉权案件的救济情况
三、比较分析
第四章 诽谤诉讼程序比较
第一节 司法管辖比较
第二节 普通法的审前程序
第三节 快速解决机制和调解机制比较
第四节 举证责任比较
第五节 陪审团与人民陪审员制度比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1:中国名誉权案例300个
附录2:香港诽谤案例40个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内地与香港媒体诽谤问题比较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