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itive religion of Yi nationality

副标题:无

作   者: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著

分类号:

ISBN:978753673863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详细论述了彝族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以及相关神职人员、祭祀的方法和手段等。

目录

绪论:彝族原始宗教的核心——彝族毕摩教与毕摩文化
一、彝族毕摩教的产生
二、彝族毕摩教信仰的性质和内容
三、彝族毕摩教信仰的特点
四、彝族毕摩教的演变和发展
五、彝族毕摩教信仰与社会生活
六、彝族毕摩文化的定义
七、彝族毕摩文化的内容
八、彝族毕摩文化的特点
九、彝族毕摩文化的价值
十、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章 自然崇拜(五行崇拜)——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研究之一
第一节 金石文化
第二节 树木文化
一、马缨花崇拜
二、松树崇拜
三、栗树崇拜
四、神树崇拜
第三节 水文化
第四节 火文化
第五节 天地崇拜
第二章 图腾崇拜——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研究之二
第一节 虎文化
一、神话:虎生宇宙说
二、人虎互变说
三、虎图腾
四、虎名号
五、崇虎祭虎
六、虎历和虎星占
第二节 龙文化
一、龙生夷(彝)说
二、龙生万物说
三、龙名号
四、祭拜龙神
五、祭龙节
第三节 葫芦文化
一、葫芦救人种和葫芦传人种
二、破葫芦成婚和亡魂入葫芦
三、葫芦驱邪避害
第四节 竹文化
一、竹生人说
二、竹崇拜
三、竹禁忌
四、竹制法器
第五节 鸟文化
一、仙鹤、鹰生彝说——彝族族源、语言、文字与鸟的关系
二、彝族氏族图腾与鸟的关系
三、彝族生活习俗与鸟的关系
四、彝族宗教活动占卜与鸟的关系
五、彝族服饰与鸟的关系
六、彝族等级的象征——鹤、雁、鹰
七、彝族古代行政区地名与鹤雁的关系
八、彝族文学艺术与鸟的关系
九、神鹰毕摩
十、其他鸟类
第三章 敬祖法天——彝族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研究
第一节 滇南彝族丧葬习俗
一、丧葬的起源
二、葬制种类和葬式
三、滇南丧葬习俗
第二节 滇北纳苏彝人丧葬习俗
一、停尸
二、入殓
三、家祭
四、场祭
五、指路
六、安葬
七、脱孝
第三节 祭祖
一、祭祖节
二、日常祭祖
第四节 超度
一、独特的祖先崇拜——彝族祭祖超度个案研究
二、祭祖盛典“耐姆”
三、彝族祭祖大典(超度)礼仪的宗教学意义和文化学内涵
四、祭祖大典所用经书系列及其用意
附:
一、神奇的祖灵筒——彝家的“祠堂”
二、寻甸彝族纳苏支系彝姓、祖宗山(箐)及汉姓字辈表
第四章 神灵信仰——彝族原始巫术与占卜研究
第一节 巫术
一、模拟巫术
二、接触巫术
三、交感巫术
四、盟誓巫术
五、禳解巫术
六、神判巫术
七、驱邪除祟巫术
第二节 占卜
一、鸡卜
二、蛋卜
三、星卜
四、草卜
五、灵物卜
六、月卜
七、签书卜
八、竹木卜
九、其他占卜
第五章 原始巫风——彝族原始宗教的巫师苏尼研究
第一节 “苏尼”的产生
第二节 “苏尼”的法器
第三节 “苏尼”的社会职能
一、占卜
二、送鬼
三、撵妖魔
四、送火神
五、会亡灵
六、请神鬼聚会
七、许愿和还愿
八、诅咒
九、监督结拜
十、求雨
十一、招魂
十二、看风水
十三、取名
十四、行仙医赐神药
十五、察病源病因
十六、凉山彝族苏尼职能简述
十七、苏尼的“特异技能”
第四节 “苏尼”的禁忌
第五节 “苏尼”的社会地位
第六节 对“苏尼”作用的认识
第六章 人神中介——彝族原始宗教的祭师毕摩研究
第一节 毕摩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毕摩的法器
第三节 毕摩的贡献
一、创造和规范彝族文字
二、规范彝族习俗及丧葬礼仪
三、发展彝族医药
四、编制天文历法
五、发展繁荣民族文化
六、总结占卜预测
第四节 毕摩的职能
一、古代毕摩的社会职能
二、近现代毕摩的社会职能
第五节 毕摩的禁忌
第六节 毕摩文化与毕摩文化的传承
一、毕摩文化
二、毕摩文化的传承
第七节 毕摩的谱系及其流派
第八节 毕摩的传说故事
一、图纳的故事
二、颂图纳及祭经
三、毕摩与神鹰
四、毕摩、法器、敬山神
五、子君毕摩与太上老君的传说
六、传说中的古代毕摩简介
第七章 神灵崇拜——彝族原始宗教的宇宙观
第一节 万物有灵观——与群神共舞
一、神有名次
二、神有住所
三、天神系统
四、地神系统
五、人神系统
六、神座系统
七、邪神系统
附:
神谱
一、天神系统神谱
二、地神系统神谱
三、人神系统神谱
第二节 阴阳观
附:彝文古籍哲学巨著——《阴阳百解经》简介
第三节 生死观
一、规律:万物有生死
二、神话:不死的烦恼
三、丧舞:豁达面对死亡
四、活送灵:笑谈死亡事
五、归宿:与祖先团聚
六、战斗:视死如归
第四节 灵魂观——灵魂不灭、事死如事生
一、挽魂
二、引魂
三、绕魂
四、招魂
第五节 天人合一观——与自然和谐
一、从“天人”产生的条件看“天人合一”观
二、从“人从水中出”看“天人合一观”
三、从“天象与人象相同论”看“天人合一”观
四、从“万物分雌雄”看“天人合一”观
五、从“自然崇拜”看彝族先民“天人合一”观
第八章 宗教文化论——彝族原始宗教祭仪祭经研究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经籍及经籍概述
一、彝文经籍载体形制
二、明清彝文经籍始多见
三、滇北彝文经籍内容和分类
第二节 滇南彝族原始宗教祭仪祭经概述
一、祭祀类
二、献祭类
三、招魂保福类
四、丧葬类
五、颂赞类
六、驱除类
第三节 农业祭祀
一、迎谷魂(祭谷神)仪式和祭词
二、昆明官渡子间(子君)彝族的“求雨”习俗和“求雨歌”
三、昆明官渡阿拉乡撒梅彝族祭虫王
第四节 滇中禄丰高峰火把节驱邪
第五节 峨山彝文祭神历算书
一、择祭神日书
二、看做祭伤毕摩的日子
三、重丧日
四、生儿育女不吉利时辰
附:丧葬记录片——罗平彝族谷氏丧葬纪实
第九章 百花齐放——彝族原始宗教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同源异流——彝族原始宗教与古代汉文化的关系
一、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
二、彝汉二十八宿比较表
三、禄劝、宁蒗彝文记载二十八宿对照表
四、彝汉文古籍二十八宿占比较表
五、秦简日书二十八宿占
六、秦简“日书”与彝文“日书”关于“盗者”记录的比较
七、秦简占人生育图
八、彝文羊胛骨卜与殷商甲骨卜比较
第二节 以仁为本——从彝文《劝善经》看彝人伦理道德观
一、彝文《劝善经》简介
二、《劝善经》的核心
三、彝文《劝善经》与道教的关系
四、彝文《劝善经》的价值
五、从彝文《劝善经》看彝族伦理道德观
六、从《劝善经》列举的行善行恶事例看彝人道德观
第三节 百家论坛——彝族原始宗教的祭坛
一、祭坛是画坛——彝族原始宗教与工艺美术的关系
二、雕刻
三、铜器
四、服饰
五、剪纸刺绣
六、竹木草藤编扎
第四节 祭坛是歌坛、舞坛——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与音乐舞蹈的关系
一、原始宗教音乐
二、原始宗教舞蹈
第五节 巫医结合的神坛——彝族原始宗教与医学的关系
一、查时辰书测病法
第六节 祭坛是史坛——彝族原始宗教与历史的关系
第七节 祭坛是文坛——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学的关系
一、婚礼歌
二、天地通婚经
三、酒礼歌
四、招谷魂歌
五、《祭祖献牲经》
六、彝族经籍与文学的关系
第十章 文化传承——彝族原始宗教部分研究队伍
第一节 彝鹰——毕摩群(滇川黔部分彝族毕摩简介)
一、红河州近现代、当代彝族毕摩
二、玉溪市在世知名毕摩
三、昆明市毕摩
四、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毕摩群
五、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毕摩群
六、四川其他县毕摩
七、贵州彝族毕摩群
第二节 国外研究彝族毕摩文化的部分学者
第三节 国内研究彝族毕摩文化的部分学者
附录
一、彝语六大方言语音对照表
二、彝族原始宗教节日一览表
三、彝族原始宗教经籍分类表
四、彝族原始宗教部分祭经书目
一、滇东昭通原乌蒙部遗留部分彝文书目提要
二、滇北原罗婺部遗存部分彝文书目提要
三、滇中楚雄州彝文祭经书目
四、四川美姑彝文祭经书目
五、贵州彝族宗教用书
国家社会科学专家对本书的评审意见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Primitive religion of Yi nationalit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