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人们习惯以“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描述中国古典政治文化的类型特点。但是,伦理与政治的双向同化,是由哪些思想家完成的,又围绕哪些思想主题展开,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如何发挥巨大影响,今天它的处境又如何呢?这些问题长时期没有得到解释。本书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儒家伦理政治的丰富内涵。全书分析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的思想,勾画出一个由天人合一、人性善恶、内圣外王、德主刑辅支撑起的伦理王国的历史画面。对你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政治文化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目录
目录
原道文丛·总序
绪言
一 早期儒家思想类型的定位
二 在多重背景下的观照
三 解释:在历史与逻辑之间
第一章 解读伦理政治:一种尝试性的伦理政治理论阐释
一 主题确立:伦理政治何以需要研究
二 切入视角:伦理政治如何得以研究
三 背景鸟瞰:伦理政治怎样能够生成
四 分析架构:伦理政治特质怎么凸显
第二章 思想关联:伦理、政治的逻辑同构
一 历史觉解: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
(一) 面向历史:沿伦理与政治的相关线索求解上古政治史秘密
(二) 疏解问题:以仁礼结构确认伦理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三) 表达理想:在秩序重建中构想政治应当状态
二 凸显崇高:给政治以伦理化解释
(一) 心性之学:将人的抉择安置于可靠的伦理基石之上
(二) 仁心仁政:作为伦理抉择的政治治理
(三) 仁人无敌:揭破伦理规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双重功能
三 凸出效用:予伦理以政治化定位
(一) 性恶善伪:为政治控制必要性提供人性根据
(二) 隆礼重法:把人伦关系格式化为政治关系
(三) 维齐非齐:以不平等的政治安排达到平等的伦理目标
四 历史对接:伦理与政治的双向涵摄
(一) 诠释《春秋》:以微言大义凸显混乱时世中伦理政治的意义
(二) 法天而治:将伦理、政治融摄、序定于天的保障与格局之中
(三) 贤良对策:寻求伦理政治由理论构想到政治介入的现实途径
第三章 理论结构:伦理、政治的互动机制
一 天人之际:政治根据的终极追问
(一) 天人合一于天:伦理政治的价值根源与功能保障
(二) 天人合一于人:伦理政治的人学指向与人道蕴含
(三) 天人合一于宜:为伦理政治实施的确当性树立标准
二 人性善恶:政治抉择的德性凭借
(一) 以善通约:伦理政治的现实起点是对人的高度信赖
(二) 向善之路:伦理政治依托于善性的两种方式
(三) 善恶之间:人性辩难对伦理政治理论建构意义何在
三 内圣外王:伦理政治的理想境界
(一) 圣、王分解:内圣外王代表着伦理政治的两种状态
(二) 从内到外:内圣外王讲的是伦理政治的创生与推展逻辑
(三) 政伦双修:内圣外王解决的是伦理政治的政道问题
四 德主刑辅:伦理政治的治道致思
(一) 德治指向:将伦理感召与道德震撼作为治道
(二) 德刑构成:以伦理引导和法律震慑塑造德治运作模式
(三) 治道底蕴:伦理政治的成败系于明君贤相之身
第四章 功能诠解:儒家视域的社会景观
一 精神气质:神人揖别的世俗化倾向
(一) 神人揖别:伦理政治构思奠立了“因人而议”的思想品格
(二) 面向俗世:伦理政治理论确立了日常生活的实用理性
(三) 社会心态:伦理政治观念培育了当下即是的通泰心理
二 社会模式:维护现实的保守性质
(一) 推崇传统:以消逝历史的挖掘组成伦理政治的原型
(二) 道法自然:遵循宗法血缘的自然秩序建构伦理政治秩序
(三) 二元社会:精英与大众隔离情况下的伦理政治局面
三 政治效用:社会控制的直贯系统
(一) 伦理泛化:伦理善性及其多方呵护之作为政治精神
(二) 礼法合一:伦理与政治的同构同化之作为制度理念
(三) 庶人不议:真命天子的行为适切之作为统治效能
四 人生指向:消解罪愆的理想主义
(一) 尊严所在:人之为人的纯粹伦理定位
(二) 境界为尚:营造一个伦理至上的生存氛围
(三) 德性制导:排除恶的作用直抵道德理想
第五章 比较视境:伦理、政治的中西取向
一 一个概观:伦理政治的理论范型
(一) 理论构成:以价值合理性为特质的政伦同构体系
(二) 行动类型:合乎德性在行为抉择中的绝对优先性
(三) 目的寄寓:寻求稳态伦理结构的连续性复制
二 共同视点:中西政治构想中的伦理际遇
(一) 古典状态:伦理王国与理想国
(二) 近代境况:民本观念与人民主权
(三) 现代情形:均平主张与正义理论
三 理论二型:伦理政治与法理政治
(一) 构成差异:一维线性结构与三维立体结构
(二) 致思区别:伦理通贯与权力制衡
(三) 效能不同:臣民国家与公民社会
四 现代走势:健全政治的构思取径
(一) 缺失互见:理论思虑与行动类型的双线考察
(二) 前提批判:在思想的理想类型之外审视
(三) 祈求健全:寻求中西政治思想资源的互用
第六章 问题延伸:伦理政治的历史命运
一 史论互动:伦理政治的文化霸权
二 政治史命运: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三 思想史命运:在建构与解构之间
四 伦理政治复苏:一个面向未来的预期
附录一 近期相关研究观点摘录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改版后记
?=B
原道文丛·总序
绪言
一 早期儒家思想类型的定位
二 在多重背景下的观照
三 解释:在历史与逻辑之间
第一章 解读伦理政治:一种尝试性的伦理政治理论阐释
一 主题确立:伦理政治何以需要研究
二 切入视角:伦理政治如何得以研究
三 背景鸟瞰:伦理政治怎样能够生成
四 分析架构:伦理政治特质怎么凸显
第二章 思想关联:伦理、政治的逻辑同构
一 历史觉解: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
(一) 面向历史:沿伦理与政治的相关线索求解上古政治史秘密
(二) 疏解问题:以仁礼结构确认伦理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三) 表达理想:在秩序重建中构想政治应当状态
二 凸显崇高:给政治以伦理化解释
(一) 心性之学:将人的抉择安置于可靠的伦理基石之上
(二) 仁心仁政:作为伦理抉择的政治治理
(三) 仁人无敌:揭破伦理规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双重功能
三 凸出效用:予伦理以政治化定位
(一) 性恶善伪:为政治控制必要性提供人性根据
(二) 隆礼重法:把人伦关系格式化为政治关系
(三) 维齐非齐:以不平等的政治安排达到平等的伦理目标
四 历史对接:伦理与政治的双向涵摄
(一) 诠释《春秋》:以微言大义凸显混乱时世中伦理政治的意义
(二) 法天而治:将伦理、政治融摄、序定于天的保障与格局之中
(三) 贤良对策:寻求伦理政治由理论构想到政治介入的现实途径
第三章 理论结构:伦理、政治的互动机制
一 天人之际:政治根据的终极追问
(一) 天人合一于天:伦理政治的价值根源与功能保障
(二) 天人合一于人:伦理政治的人学指向与人道蕴含
(三) 天人合一于宜:为伦理政治实施的确当性树立标准
二 人性善恶:政治抉择的德性凭借
(一) 以善通约:伦理政治的现实起点是对人的高度信赖
(二) 向善之路:伦理政治依托于善性的两种方式
(三) 善恶之间:人性辩难对伦理政治理论建构意义何在
三 内圣外王:伦理政治的理想境界
(一) 圣、王分解:内圣外王代表着伦理政治的两种状态
(二) 从内到外:内圣外王讲的是伦理政治的创生与推展逻辑
(三) 政伦双修:内圣外王解决的是伦理政治的政道问题
四 德主刑辅:伦理政治的治道致思
(一) 德治指向:将伦理感召与道德震撼作为治道
(二) 德刑构成:以伦理引导和法律震慑塑造德治运作模式
(三) 治道底蕴:伦理政治的成败系于明君贤相之身
第四章 功能诠解:儒家视域的社会景观
一 精神气质:神人揖别的世俗化倾向
(一) 神人揖别:伦理政治构思奠立了“因人而议”的思想品格
(二) 面向俗世:伦理政治理论确立了日常生活的实用理性
(三) 社会心态:伦理政治观念培育了当下即是的通泰心理
二 社会模式:维护现实的保守性质
(一) 推崇传统:以消逝历史的挖掘组成伦理政治的原型
(二) 道法自然:遵循宗法血缘的自然秩序建构伦理政治秩序
(三) 二元社会:精英与大众隔离情况下的伦理政治局面
三 政治效用:社会控制的直贯系统
(一) 伦理泛化:伦理善性及其多方呵护之作为政治精神
(二) 礼法合一:伦理与政治的同构同化之作为制度理念
(三) 庶人不议:真命天子的行为适切之作为统治效能
四 人生指向:消解罪愆的理想主义
(一) 尊严所在:人之为人的纯粹伦理定位
(二) 境界为尚:营造一个伦理至上的生存氛围
(三) 德性制导:排除恶的作用直抵道德理想
第五章 比较视境:伦理、政治的中西取向
一 一个概观:伦理政治的理论范型
(一) 理论构成:以价值合理性为特质的政伦同构体系
(二) 行动类型:合乎德性在行为抉择中的绝对优先性
(三) 目的寄寓:寻求稳态伦理结构的连续性复制
二 共同视点:中西政治构想中的伦理际遇
(一) 古典状态:伦理王国与理想国
(二) 近代境况:民本观念与人民主权
(三) 现代情形:均平主张与正义理论
三 理论二型:伦理政治与法理政治
(一) 构成差异:一维线性结构与三维立体结构
(二) 致思区别:伦理通贯与权力制衡
(三) 效能不同:臣民国家与公民社会
四 现代走势:健全政治的构思取径
(一) 缺失互见:理论思虑与行动类型的双线考察
(二) 前提批判:在思想的理想类型之外审视
(三) 祈求健全:寻求中西政治思想资源的互用
第六章 问题延伸:伦理政治的历史命运
一 史论互动:伦理政治的文化霸权
二 政治史命运: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三 思想史命运:在建构与解构之间
四 伦理政治复苏:一个面向未来的预期
附录一 近期相关研究观点摘录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改版后记
?=B
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