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副标题:无

作   者:杨继国

分类号:

ISBN:978756155182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原理)/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系列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作为“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通用教材。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历来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也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世纪之交,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接受了教育部下达的“面向21世纪经济学类专业人才素质及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同时,也为了适应我系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的需要,编写出版了一系列相关教材。其中,涉及“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教材出版了两本:一本是刘熙均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至2003年共修订出版了三版;另一本是由李秉溶教授主编的《马克思经济学》,2001年出版以来使用至今。  这两本教材各有特色。前一本遵循通常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编写体例,是以马克思《资本论》和列宁《帝国主义论》为蓝本编写的。后一本则以《马克思经济学》命名,内容以《资本论》的原理为基础,将“帝国主义”的相关内容分散到相关各处,不单独成章。具体说,是在资本积累、资本集中章节去谈论生产集中和垄断;在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章节中去讨论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在借贷资本章节的银行资本理论中讨论银行集中、银行垄断和金融资本;从国家的经济职能及其总资本家性质去研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另外,将马克思“六册计划”中的第五、六册两部分内容合并,作为该书最后一章,定题为“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  以《马克思经济学》命名“政治经济学”教材,是厦门大学经济学系的首创。之所以要以《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书名,是要避免“寻章摘句式地随意引述马克思语录以佐证编著者自由发挥的观点”的偏向,完整地遵循马克思的思路和逻辑,依循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和预示,沿其思想轨迹和逻辑去概括其经济理论体系。即传达马克思原本的思想。对于马克思没有述及或来不及述及的资本主义新问题,也尽量沿其相关结论去继续,而不是无限延伸。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任务
 第四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第五节 价值规律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商品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第四章 资本积累和资本的再生产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第七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三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四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第八章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
 第二节 商业利润
 第三节 商业流通费用
第九章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借贷利息
 第二节 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形式
 第三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第四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第十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第二节 级差地租
 第三节 绝对地租
 第四节 其他地租和土地价格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新特点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政治经济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