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刘海峰 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6155272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鉴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第六届“两岸四地”教育史论坛文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明代书院教育制度四记、清代书院“课试”的现代启示、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综论、组织的力量:近代大学生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动因分析(1927-1949)、台湾教育史上私校技职大学教师角色转变之探究等。

目录

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的古为今用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
 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
 明代书院教育制度四记
 清代书院“课试”的现代启示
 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综论
 拓展与提升大学社会教育效能——我国近代大学兼办社会教育的本土经验
 组织的力量:近代大学生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动因分析(1927-1949)
 台湾教育史上私校技职大学教师角色转变之探究
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洋为中用
 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历史的考察
 试论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奥秘——以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四所大学为例
 住宿学院的理念与功能:历史与发展
 欧克斯教育史学之探究
 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视域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近代莱顿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特点与启示
 19世纪美国公共学校教改的本土化与普鲁士化之辩证
 英国地方院校是如何走向世界的——英国城市学院初创时期的办学经验及启示
科举考试史研究中的鉴古知今
 科举兴起的价值反思
 科举评价中的社会归因偏差与矫正
 科举制:客家传统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科举制兴起的深层逻辑
 明清科举考生数与录取人数失衡问题的因应对策之分析
 科场人生:《儒林外史》之周进
 《汉阳会馆题名匾录》的社会史价值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寄籍应试政策——关于流动人口“就地考试”规定的一种历史考察
 清代殿试军事类策问探析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另一类解读——《朱峙三日记(1893-1919)》阅读札记
 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
 195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
 台湾的大学入学制度论述之发展:
 公平性、机会选择、卓越性之探讨
其他教育史专题研究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鉴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