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精选了2000年发表的中国文论佳作三十余篇,反映了2000年文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对20世纪文论创作的整体思索,对文学全球化的哲学思辨等。
目录
目录
20世纪文论的历史呼唤——走辩证整合研究之路
回应当下性——关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形式与内容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
社会文化秩序与文学活动的价值
“文学是人学”的再探讨——在生态文艺学的语境中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学术
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
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
略论何其芳的文学理论遗产
关于鲁迅研究
谈文学的经典性
重新审视5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几种倾向
1958:“文艺大跃进”的战略
黑夜深处的火光: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的启蒙主题
对“文革”文学的文化反思
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中国文学
文学备忘录:质疑“全球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一个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自在的九十年代:历史终结之后的虚空
90年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新变动
小说进入新世纪
90年代文学批评的回顾与检讨
90年代诗歌主潮
中国诗歌:世纪末论争与反思
女性话语与身份书写在中国
女性文学与“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的讨论
个人化写作与公共性
橄榄枝下“幸运”的一代
资本神话时代的无产者写作
民间与启蒙——关于九十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
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思考
跨学科视域中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研讨会综述
当代文学:敞开的空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述要
I
_
20世纪文论的历史呼唤——走辩证整合研究之路
回应当下性——关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形式与内容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
社会文化秩序与文学活动的价值
“文学是人学”的再探讨——在生态文艺学的语境中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学术
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
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
略论何其芳的文学理论遗产
关于鲁迅研究
谈文学的经典性
重新审视5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几种倾向
1958:“文艺大跃进”的战略
黑夜深处的火光: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的启蒙主题
对“文革”文学的文化反思
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中国文学
文学备忘录:质疑“全球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一个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自在的九十年代:历史终结之后的虚空
90年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新变动
小说进入新世纪
90年代文学批评的回顾与检讨
90年代诗歌主潮
中国诗歌:世纪末论争与反思
女性话语与身份书写在中国
女性文学与“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的讨论
个人化写作与公共性
橄榄枝下“幸运”的一代
资本神话时代的无产者写作
民间与启蒙——关于九十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
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思考
跨学科视域中的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研讨会综述
当代文学:敞开的空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学术年会述要
I
_
2000中国年度文论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