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十五讲

副标题:无

作   者:徐葆耕著

分类号:

ISBN:978730106069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西方文学十五讲》内容纵横上下三千年,横跨欧美两大洲,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今西方文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及各个时期最具经典性的作家和作品,从心灵深层揭示了西方文学生生不息的运动历程。行文生动活泼,富于哲理,读者能从愉快的阅读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对于当代人生存环境和意义的思考。《西方文学十五讲》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西方文学十五讲》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前 言

第一讲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摘要] 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兴起——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欧洲的启明星: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启蒙思想的闪电——浪漫运动编织的灿烂星空——名作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奇观——小结: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

第二讲 古希腊神话及其现代性

[摘要] 童年何以是美丽的——希腊神话的起源——十二主神——中国何以没有酒神与爱神——斯芬克斯之谜:认识你自己——俄狄浦斯:人和命运——美狄亚:女人和爱——荷马史诗——阿喀琉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西方人的民族自省意识——返回神话

第三讲 中世纪的基督文化与骑士浪漫主义

[摘要] 十字架上的耶稣揭示了基督教的要义——《圣经》文化与希腊文化是既对立又互补的——谦卑的英雄摩西——参孙:民族意识与个人欲念的对立——罪感意识造就了欧洲文学的灿烂——原罪说与中国传统的“精神快乐法”——原罪说提升了人又压抑了人——阿伯拉与爱洛绮丝的悲剧——骑士浪漫主义:欧洲骑士与中国侠客——中世纪的二元对抗反映了人类的恒久矛盾——当代罪感的消亡

第四讲 但丁和《神.曲》

[摘要] 但丁及《神曲》是两条文化河流相激相荡而产生的壮丽图景——但丁生活中的两个重要事件——“地狱”:但丁的伟大偷换——炼狱的新观念:人如何达到至善至美——《神曲》与《红楼梦》的比较——但丁的“多义说”,读者的神圣解释权

第五讲 文艺复兴概说

[摘要] 蒙娜丽莎:文艺复兴的意象——意大利何以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彼特拉克及其奇喻——泼皮卜伽丘——巨人拉伯雷——唱低调的智者蒙田——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与桑丘:过去与未来

第六讲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摘要l 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分期——近代伊甸园和爱情树——人类的高峰体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月夜幽会——莎氏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的第一段独白: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哈姆雷特命题:活还是不活——“莎士比亚化”的现代意义——假如没有莎士比亚

第七讲 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文学

[摘要] 太阳王路易十四和新古典主义——带着锁链跳舞的艺术——高乃依和《熙德》——启蒙思想的诞生及其文学表现——狄德罗:诗和善良的分离——卢梭《忏悔录》——卢梭的现代意义

第八讲 歌德与《浮士德》

[摘要] 西方文学的第四里程碑——歌德的伟大与怯懦——少年维特之烦恼——宗白华论《浮士德》——浮士德:渴望获得生命最高限值的痛苦——浮土德的生命里程——冯至认为《浮士德》的主题在于自强不息——浮士德的两难命题

第九讲 19世纪的浪漫运动..

[摘要] 浪漫运动的缘起——浪漫运动和古典主义的对抗——浪漫运动在德国——浪漫运动在英国——湖畔派与恶魔派——恶的自由批判精神与恶魔派坛主拜伦——曼弗雷德:自己成为自己的地狱——浪漫派在法国——青年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及《巴黎圣母院》——波德莱尔:在欲海中沉自己的船

.第十讲 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与《简·爱》

[摘要] 现实主义的崛起是悄然的——现实主义同浪漫主义的边界是模糊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三大矛盾心态——讲现实主义应该从英国说起——勃朗特姐妹的性格和命运——幼年的简:金钱与尊严的对抗——筒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依赖尊严而结合——理想的生活是尊严加爱,当然还要加上金钱——《简·爱》纤细的心理描写

第十一讲 司汤达与巴尔扎克

[摘要] 司汤达:拿破仑的崇拜者与追随者——《红与黑》在中国的命运一于连的自尊与自卑的心理来复线——于连:爱情就是征服——于连:世界就是一根竹竿,看谁能爬到顶端——巴尔扎克:文学实业家——《人间喜剧》:辉煌的现实主义大厦——《高老头》:金钱怎样取代门第——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最没有用的是温情和眼泪

第十二讲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摘要] 伍尔夫论俄国文学——我本人的感受——东正教与启蒙思想是俄国文学的两大源泉——俄国文学区别于西欧文学的四个特征——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给精神贵族一记耳光——果戈理:自然派与宗教思想的矛盾——灵魂的拷问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白银时代”的艺术奇观

第十三讲 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摘要] 托尔斯泰的性格特征——托尔斯秦的罪感及忏悔意识——托尔斯泰的“蝎子”式的追问与出走——中国传统中罪感的匮乏——《安娜·卡列尼娜》引发的争论——安娜与潘金莲——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几个细节的分析——托尔斯秦认为对人的分析应以瞬间为单位——托尔斯泰对小说叙事的革新

第十四讲 现代主义与艾略特、卡夫卡、海明威

[摘要] 用象征阐释思想的可能性——现代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荒原》与《神曲》的比较——卡夫卡:现代神话体系的创造者——变形记:现代审美情感的移入过程——海明威:强者的风度——语言反叛逻辑的奇观

第十五讲 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

[摘要]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垮掉的一代:用嚎叫踩碎痛苦——荒诞的发现和荒诞剧——新小说派:心灵的迷宫——绞刑架下的幽默——索尔贝娄:寻找新的上帝——杜拉斯:西方女人的东方情人——心灵的炼狱是漫长的,但总要找出些许微光

[附录] 属下能说话吗?——底层文学与肖洛霍夫

后 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西方文学十五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