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微观经济学》的写作是在诸多师长、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在本人从事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担任教学任务的几位青年教师组成了一个教学科研小组,由著名经济学家张军教授担任组长,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在几次教学研讨会议中得到张军教授的多次指导,这对于加深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维森教授多年来也一直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对我诸多指点,特别是在我担任院长助理职务后,通过工作上的关系有了更多请教的机会,每次聆听经济学前沿动态时总是受益良多,在此谨表谢意。尹晨博士、翁恺宁博士、杨海燕博士等都对这本教材的初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的惠卉同学仔细细心地阅读了教材初稿,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研究生秦培景同学也协助认真校对了书稿并提出了不少重要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目录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分析基础
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资源配置
三、“经济思维”——以盗版现象的经济分析为例
第二节 经济学的内容与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
三、最优化分析与均衡分析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五、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一、需求和需求函数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四、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一、供给和供给函数
二、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四、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市场机制与价格管制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需求的其他弹性
四、供给的价格弹性
五、弹性与经济决策
第二部分 理想的世界——完全竞争下的经济运行
第三章 需求曲线的背后: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一、效用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四、需求规律与基数效用论
五、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一、序数效用与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及其移动
四、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
一、价格变化与消费者选择
二、收入变化与消费者选择
第四章 供给曲线的背后(上):厂商生产理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生产函数
一、生产的主体——企业
二、生产函数
三、短期与长期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二、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生产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一、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二、等产量曲线
三、等成本线
四、最优投入组合与扩展路线
第四节 规模报酬
第五章 供给曲线的背后(下):厂商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函数
一、识别成本——从会计恒等式说起
二、成本函数
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
一、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二、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第三节 长期成本理论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选择
三、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节 企业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企业收益
二、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简介
一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一、瞬时均衡
二、短期均衡
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四、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
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状态下的要素市场
一、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的性质
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四、产品分配净尽定理
五、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引入和消费者均衡的实现
一、一般均衡分析的引入
二、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生产者均衡、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一、生产者均衡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最优产品组合
三、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 社会福利和公平
一、效用可能性边界与社会福利边界
二、社会福利最大化分析
三、反思和质疑
第三部分 现实的世界——主体行为、市场结构与政府干预
第八章 现实世界中的经济主体行为特征:博弈、信息与理性
第一节 博弈论
一、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二、重复博弈与序列博弈
三、威胁与承诺
第二节 信息
一、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
二、逆向选择与信号发送
三、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
第三节 理性: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简介
一、“经济人”假设与完全理性
二、判断
三、选择
四、实验方法
第九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上):完全垄断
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成因及其市场均衡
一、垄断的形成原因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生产与定价决策
第二节 完全垄断的福利代价及其公共政策
一、垄断的福利代价
二、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第三节 价格歧视
一、价格歧视的前提
二、价格歧视的动力
三、价格歧视的种类
第四节 存在垄断时的要素市场
一、产品市场垄断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垄断
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垄断
第十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中):寡头垄断
第一节 寡头垄断概述
一、寡头垄断的定位
二、折拐的需求曲线
三、双寡头垄断模型
第二节 寡头间的竞争:静态到动态
一、静态 l——古诺模型
二、静态 2——伯特兰模型
三、动态——斯塔克伯格模型
第三节 寡头间的合作:卡特尔与囚徒困境
一、共谋的好处
二、崇高的卡特尔
第十一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下):垄断竞争
第一节 垄断竞争概述
一、垄断竞争的特征
二、产品差异化
第二节 垄断竞争企业的行为
一、短期均衡
二、长期均衡
三、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第三节 广告、品牌与信息
一、广告
二、品牌
第十二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与政府: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一节 外部经济效应
一、外部经济的含义及后果
二、外部性的分类讨论
第二节 产权与科斯定理
一、从产权说起
二、科斯定理
三、交易成本
第三节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一、干预的目标
二、庇古税和补贴
三、污染标准与可转让许可证
第四节 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一、不同类型的物品
二、公共物品和搭便车问题
三、公共物品的生产
四、公有资源
第五节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
一、偏好显示和偏好加总
二、投票悖论和阿罗不可能定理
三、政府失灵
参考书目
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资源配置
三、“经济思维”——以盗版现象的经济分析为例
第二节 经济学的内容与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
三、最优化分析与均衡分析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五、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一、需求和需求函数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四、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
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一、供给和供给函数
二、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四、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市场机制与价格管制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三、需求的其他弹性
四、供给的价格弹性
五、弹性与经济决策
第二部分 理想的世界——完全竞争下的经济运行
第三章 需求曲线的背后: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一、效用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四、需求规律与基数效用论
五、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
一、序数效用与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及其移动
四、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
一、价格变化与消费者选择
二、收入变化与消费者选择
第四章 供给曲线的背后(上):厂商生产理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生产函数
一、生产的主体——企业
二、生产函数
三、短期与长期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出、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二、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生产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一、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二、等产量曲线
三、等成本线
四、最优投入组合与扩展路线
第四节 规模报酬
第五章 供给曲线的背后(下):厂商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函数
一、识别成本——从会计恒等式说起
二、成本函数
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
一、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二、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第三节 长期成本理论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选择
三、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节 企业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企业收益
二、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简介
一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瞬时均衡和短期均衡
一、瞬时均衡
二、短期均衡
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四、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
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四节 完全竞争状态下的要素市场
一、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的性质
二、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行为
四、产品分配净尽定理
五、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引入和消费者均衡的实现
一、一般均衡分析的引入
二、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生产者均衡、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一、生产者均衡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最优产品组合
三、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 社会福利和公平
一、效用可能性边界与社会福利边界
二、社会福利最大化分析
三、反思和质疑
第三部分 现实的世界——主体行为、市场结构与政府干预
第八章 现实世界中的经济主体行为特征:博弈、信息与理性
第一节 博弈论
一、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二、重复博弈与序列博弈
三、威胁与承诺
第二节 信息
一、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
二、逆向选择与信号发送
三、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
第三节 理性: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简介
一、“经济人”假设与完全理性
二、判断
三、选择
四、实验方法
第九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上):完全垄断
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成因及其市场均衡
一、垄断的形成原因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生产与定价决策
第二节 完全垄断的福利代价及其公共政策
一、垄断的福利代价
二、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第三节 价格歧视
一、价格歧视的前提
二、价格歧视的动力
三、价格歧视的种类
第四节 存在垄断时的要素市场
一、产品市场垄断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垄断
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垄断
第十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中):寡头垄断
第一节 寡头垄断概述
一、寡头垄断的定位
二、折拐的需求曲线
三、双寡头垄断模型
第二节 寡头间的竞争:静态到动态
一、静态 l——古诺模型
二、静态 2——伯特兰模型
三、动态——斯塔克伯格模型
第三节 寡头间的合作:卡特尔与囚徒困境
一、共谋的好处
二、崇高的卡特尔
第十一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下):垄断竞争
第一节 垄断竞争概述
一、垄断竞争的特征
二、产品差异化
第二节 垄断竞争企业的行为
一、短期均衡
二、长期均衡
三、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第三节 广告、品牌与信息
一、广告
二、品牌
第十二章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与政府: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一节 外部经济效应
一、外部经济的含义及后果
二、外部性的分类讨论
第二节 产权与科斯定理
一、从产权说起
二、科斯定理
三、交易成本
第三节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一、干预的目标
二、庇古税和补贴
三、污染标准与可转让许可证
第四节 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一、不同类型的物品
二、公共物品和搭便车问题
三、公共物品的生产
四、公有资源
第五节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
一、偏好显示和偏好加总
二、投票悖论和阿罗不可能定理
三、政府失灵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