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包括“诗学审美意象论”、“论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哲学探究”、“杂剧起源新论”、“古代长篇小说章回体制形成原因及过程新探”等。
目录
目录
诗学审美篇
“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刘晓明
诗学审美意象论&吴晟
寄托与象征辨析&吴晟
论中国古代意象诗的价值取向&吴晟
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哲学探究&吴晟
白居易《琵琶行》的创作过程及其败笔&曾大兴
柳永以赋为词论&曾大兴
词的产生及早期的词论&段晓华
浅析龙榆生的词学观&段晓华
论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词学&段晓华
戏剧新论篇
杂剧起源新论&刘晓明
“入末”新解与戏剧末脚的起源&刘晓明
我国戏剧早萌晚熟原因探赜&吴晟
我国古代成熟的戏剧形式的主要标志&吴晟
“书会”补说与“才人”辨正&吴晟
戏文、元剧情节长度差异及其成因&吴晟
戏曲“蒙太奇”手法浅论&唐湘芸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矛盾冲突的独特性表现看戏曲的审美特性&唐湘芸
小说探赜篇
古代长篇小说章回体制形成原因及过程新探&纪德君
古代小说中元宵灯节描写的文学意义及民俗价值&纪德君
《水浒传》悲剧的文化解读&纪德君
“替天行道”与北宋军事人才悲剧——换一个角度解读《水浒传》&曾大兴
宋元以来市井间官名滥称风习探赜&纪德君
明代历史演义小说生成论&纪德君
落魄文人的佳人梦——明末清初戏曲小说中的佳人形象&纪德君
男权主义土壤上萌生的“恶之花”——明清小说中的“恶妇”形象&纪德君
论林纾对中西小说的比较研究及其价值&纪德君
谈明清情爱小说的女性意义&罗嘉慧
侠义的蜕变及历史定位——谈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罗嘉慧
试论近代商品经济演化与近代小说的繁荣&罗嘉慧
中国古代文学新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