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的制度性质

副标题:无

作   者:崔宝敏 著

分类号:

ISBN:978750964348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三农”问题尽管涉及面广且复杂,但其制度根源则是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安排不合理,因为产权制度影响着人们的基本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和行为方式。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经济类:中国农村土地的制度性质》旨在研究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结构及其权利配置,为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寻求更合理的权利配置道路。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国家、农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农户四个不同的土地产权主体所拥有的权利及其在农地产权制度中不同的地位、权利的大小及相互关系的分析,清晰再现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中的权利误配和利益重叠关系,并通过主体权利的重叠和权责不一致揭示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性质,并从中得出改革和调整的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导论
1.1 研究的问题和背景
1.2 研究方法、思路和结构
1.3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权利冲突
2.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综述
2.2 产权理论
2.3 国家权力与产权
2.4 我国农地的多元产权主体
2.5 产权冲突与制度变迁
第3章国家在农地上的权利
3.1 国家管理权在农地产权中的扩张
3.2 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与农地产权的残缺
3.3 国家征地制度中的法律冲突及其对农地转让权的限制
3.4 基于地方政府的间接控制
第4章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
4.1 现实经济中的集体:范围和类型
4.2 我国农民集体产生的历史渊源
4.3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集体替代传统基层组织
4.4 现行集体产权结构及其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第5章集体产权执行主体及其拥有的权利
5.1 集体产权执行主体界定
5.2 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
5.3 村民委员会的权利及其行为特征
第6章作为农地产权主体的个体农户
6.1 农户作为农地产权主体的必要性
6.2 兼业性劳动力转移:农户家庭经营的新特点
6.3 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需要与困难
6.4 个体农户产权的弱势与组织能力的缺失
第7章多元农地产权主体制度下的均衡分析
——基于土地流转交易合约的理论框架
7.1 模型假定与命题假说
7.2 理论框架
7.3 分析与思考
……
第8章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案例分析
第9章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性质和改革的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农村土地的制度性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