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汇集高等院校近百名教师撰写的优秀教学论文。内容分五个部分:(1) 教学是教书育人交融的活动;(2) 教学是交际活动;(3) 教学是科学活动;(4) 教学是艺术活动;(5) 教学是自我完善活动。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研究教学,探讨教学的原则、过程和方法等问题,揭示了教育教学的原理和规律,体现了较高较新的教育理念。本书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部分 教学是教书育人交融的活动 0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徐匡迪 0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陈竺 0
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曹建明 0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邓景发 0
教师移情换位面面观&於世成 0
浅谈教书育人与素质教育&黄清云 0
第二部分 教学是交际活动 0
平等与诚信:师生交际合力效应的源泉&白骅 0
间接暗示法的力量&丁以中 0
名字的神奇作用&雷赋 0
忠言未必逆耳&闻修 0
期望的神力&裔春 0
多出善言、不吐恶语是教师的基本功&杨权斌 0
避免“灰色”的气氛&鲍日新 0
课堂教学中目光的运用&冯思齐 0
微笑的威力&王红丽 0
激励与赞美——教学活动中的润滑剂&徐秀姿 0
情感共鸣,教学互动&吴慧 0
大学课堂里的问题行为&苏海 0
教师权威浅说&詹廷 0
教师权威性与学生自主性——大学新生英语教学刍议&郭勤 0
“大学生照样踊跃举手”的启示&林驰 0
把握课堂心理&陈炳权 0
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陈强努 0
青年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微妙的距离&王大亮 0
注意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何雪英 0
课堂教学与文化因素&童剑平 0
第三部分 教学是科学活动 0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真虹 0
信息差与课堂教学&左飚 0
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白骅 0
教圃初耕——和青年教师谈备课&吴国瑞 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调控&俞宏生 0
教师与学生,究竟谁是主体&黎铿 0
在教学中注入创新活力&舒真 0
浅议创新人才的培养&程景云 0
接受型学习的必要性——从否定“满堂灌”说起&林驰 0
开发“启发式”教学&李连寿 0
以启发式教学和立体化考试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闻武 0
教学模式初探&苏海 0
借助答疑和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王菊泉 0
浅谈质疑&沈关生 0
说写互动、思维激励教学法——高校语文课教改新实践&谈大正 0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和改革之我见&王勇 0
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吴小琴 0
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陈春宝 0
输入与输出&麦惠珏 0
模仿与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过程&蔡凤鸣 0
讨论法——如切如磋&王晓惠 0
教学相长——ADIDAS&俞宏生 0
阶段性与连贯性&曹红奋 0
以教材编写促进艺术教学与科研&曹树钧 0
如何处理好教材与讲授的关系&黄向辉 0
提问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陈国权 0
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合理使用&余思勤 0
实验课与动手能力&施伟锋 0
如何让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陈黄骞 0
多媒体教学质量研究&上海海运学院教学质量督导组 0
第四部分 教学是艺术活动 0
教师的讲台艺术&王世远 0
珠落玉盘——也谈教学语言优化表达&吴国瑞 0
讲课的思路设计&鱼行洲 0
大学教学的课堂组织艺术&左飚 0
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裔春 0
浅谈高校“两课”教学艺术&陈金华 0
美学课的教学美探索&吴旭光 0
何谓“精讲”&吴兴东 0
“空手道”断想&乐英 0
教是为了不教&杨鸿 0
怎样的课算是上得好的课&白骅 0
朗默精泛——阅读训练的辩证法&闻修 0
授课技巧探讨&陈炳权 0
新颖别致地导入新课&顾彩香 0
扬长避短,创造特色&陈海龙 0
营造追问的风气&许曹华 0
因课而异讲方式,情理交融求共鸣&汪梅全 0
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胡永芳 0
多渠道输入信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郭忠才 0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创新&吴旭光 0
结课艺术刍议&紫藤 0
第五部分 教学是自我完善活动 0
身教重于言传——成功实践教学的关键&金永兴 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蔡存 0
完善、优化知识结构&许开宇 0
在教学工作中把握好“度”&詹廷 0
教师要有人文精神&方晓 0
教师的换位思维&叶银忠 0
更多地关心后进学生&张佐 0
当教书匠,还是教学专家&杨鸿 0
“一碗水”与“一桶水”——教师角色思辨&王建开 0
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王云松 0
坚韧助志行&王毓敏 0
教师角色的多重转换&赵晓明 0
教师——传递信息的使者&吴孟余 0
浅谈教师的角色&张慧芳 0
耐得寂寞终身学习&章季亮 0
师生关系应平等和谐&盛子宁 0
“师爱”的教育效能&程祖德 0
严而不厉,慈而不纵&张惠雯 0
爱心的力量&刘大镕 0
教师的仪表不可忽视&月异 0
决不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旷丽贞 0
勤照镜子&严南南 0
变压力为动力&黄允千 0
超越传统,超越平凡——谈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刘向前 0
编后语 0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徐匡迪 0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陈竺 0
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曹建明 0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邓景发 0
教师移情换位面面观&於世成 0
浅谈教书育人与素质教育&黄清云 0
第二部分 教学是交际活动 0
平等与诚信:师生交际合力效应的源泉&白骅 0
间接暗示法的力量&丁以中 0
名字的神奇作用&雷赋 0
忠言未必逆耳&闻修 0
期望的神力&裔春 0
多出善言、不吐恶语是教师的基本功&杨权斌 0
避免“灰色”的气氛&鲍日新 0
课堂教学中目光的运用&冯思齐 0
微笑的威力&王红丽 0
激励与赞美——教学活动中的润滑剂&徐秀姿 0
情感共鸣,教学互动&吴慧 0
大学课堂里的问题行为&苏海 0
教师权威浅说&詹廷 0
教师权威性与学生自主性——大学新生英语教学刍议&郭勤 0
“大学生照样踊跃举手”的启示&林驰 0
把握课堂心理&陈炳权 0
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陈强努 0
青年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微妙的距离&王大亮 0
注意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何雪英 0
课堂教学与文化因素&童剑平 0
第三部分 教学是科学活动 0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真虹 0
信息差与课堂教学&左飚 0
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白骅 0
教圃初耕——和青年教师谈备课&吴国瑞 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调控&俞宏生 0
教师与学生,究竟谁是主体&黎铿 0
在教学中注入创新活力&舒真 0
浅议创新人才的培养&程景云 0
接受型学习的必要性——从否定“满堂灌”说起&林驰 0
开发“启发式”教学&李连寿 0
以启发式教学和立体化考试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闻武 0
教学模式初探&苏海 0
借助答疑和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王菊泉 0
浅谈质疑&沈关生 0
说写互动、思维激励教学法——高校语文课教改新实践&谈大正 0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和改革之我见&王勇 0
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吴小琴 0
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陈春宝 0
输入与输出&麦惠珏 0
模仿与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过程&蔡凤鸣 0
讨论法——如切如磋&王晓惠 0
教学相长——ADIDAS&俞宏生 0
阶段性与连贯性&曹红奋 0
以教材编写促进艺术教学与科研&曹树钧 0
如何处理好教材与讲授的关系&黄向辉 0
提问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陈国权 0
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合理使用&余思勤 0
实验课与动手能力&施伟锋 0
如何让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陈黄骞 0
多媒体教学质量研究&上海海运学院教学质量督导组 0
第四部分 教学是艺术活动 0
教师的讲台艺术&王世远 0
珠落玉盘——也谈教学语言优化表达&吴国瑞 0
讲课的思路设计&鱼行洲 0
大学教学的课堂组织艺术&左飚 0
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裔春 0
浅谈高校“两课”教学艺术&陈金华 0
美学课的教学美探索&吴旭光 0
何谓“精讲”&吴兴东 0
“空手道”断想&乐英 0
教是为了不教&杨鸿 0
怎样的课算是上得好的课&白骅 0
朗默精泛——阅读训练的辩证法&闻修 0
授课技巧探讨&陈炳权 0
新颖别致地导入新课&顾彩香 0
扬长避短,创造特色&陈海龙 0
营造追问的风气&许曹华 0
因课而异讲方式,情理交融求共鸣&汪梅全 0
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胡永芳 0
多渠道输入信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郭忠才 0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创新&吴旭光 0
结课艺术刍议&紫藤 0
第五部分 教学是自我完善活动 0
身教重于言传——成功实践教学的关键&金永兴 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蔡存 0
完善、优化知识结构&许开宇 0
在教学工作中把握好“度”&詹廷 0
教师要有人文精神&方晓 0
教师的换位思维&叶银忠 0
更多地关心后进学生&张佐 0
当教书匠,还是教学专家&杨鸿 0
“一碗水”与“一桶水”——教师角色思辨&王建开 0
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王云松 0
坚韧助志行&王毓敏 0
教师角色的多重转换&赵晓明 0
教师——传递信息的使者&吴孟余 0
浅谈教师的角色&张慧芳 0
耐得寂寞终身学习&章季亮 0
师生关系应平等和谐&盛子宁 0
“师爱”的教育效能&程祖德 0
严而不厉,慈而不纵&张惠雯 0
爱心的力量&刘大镕 0
教师的仪表不可忽视&月异 0
决不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旷丽贞 0
勤照镜子&严南南 0
变压力为动力&黄允千 0
超越传统,超越平凡——谈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刘向前 0
编后语 0
百名教师谈教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