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三礼注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杨天宇著

分类号:

ISBN:978720105268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要对郑玄的《三礼注》作研究,首先必须对《三礼》进行通论性概述。众所周知,《三礼》历来被认为不仅是难读的书,而且又是争议最大的书。如认为《周礼》“其真伪亦纷如聚讼,不可缕举”(《四库全书总目》)。而本书作者对《三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书名、流传、篇次、内容及其价值等棘手问题都直抒己见,或申述,或辩驳,或补纠,或论定,新知迭出,颇多创获。 值得重视的是本书把郑学放在东汉后期的社会矛盾中,放在两汉经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是书认为“郑学的出现是两汉今古文经学从斗争走向融合的必然产物”,故列《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与郑学的出现》专章进行论辩。文中提出“两汉经今古文之争皆与当时统治集团的政治斗争无关”,而提出两汉性质不同说,即:西汉主要是利禄之争,东汉则主要是学术道统之争。无疑这一观点跳出了以往的学术模式,是会引起大家关注的。

目录

通论编
 第一章 郑玄生平事迹考略
 第二章 郑玄著述考
一、注释类
二、著作类
三、门弟子所辑类
 第三章 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与郑学的出现
一、西汉的今文经学博士
二、刘歆校书与古文经的发现
三、关于今古文之争
四、今古文经学的融合与郑学的出现
 第四章 略论“礼是郑学”
 第五章 《三礼》概述
一、《周礼》概述
  二、《仪礼》概述
  三、《礼记》概述
 第六章 论郑玄《三礼注》
一、引论
  二、《三礼注》的注经方法
  三、《三礼注》的注经体例
.  四、关于《三礼注》的考辨
校勘编
 第一章 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之条例考
一、从本字不从通假字(126例)
二、从本原字不从区别字(2例)
三、从本字不从后起之生僻字(1例)
四、从本字不从俗字(4例)
五、从本字不从义近字(1例)
六、从本字不从其义近字之通假字(1例)
七、从通假字不从本字(8例)
八、从通假字不从本字之义近字(1例)
九、从通假字不从通假字之通假字(8例)
一○、从通假字不从义异之字(1例)
一一、从区别字不从本原字(3例)
一二、从后起字不从通假字或假借字(2例)
一三、从易晓字不从义晦字(1例)
一四、从义训贴切之字不从易生歧义之字(1例)
一五、已通用的假借字之假借字则从之而不改(1例)
  一六、从通用字不从其训诂字(1例)
  一七、从正体字不从其异体字(1例)
  一八、同为假借字从其相承用久者(1例)
  一九、同为通假字从其于义切近者(6例)
  二○、同为假借字从其较古者(1例)
……
训诂篇
附录 引用书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郑玄三礼注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