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供配电技术简明手册》是为适应我国电力工业大发展,满足广大供电技术人员工作需要而编写的一本实用技术简明手册。内容包括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供配电系统负荷及短路电流计算,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供配电系统的接线、结构及导线电缆的选择,供配电系统的保护、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与计划用电等。 本手册力求全面准确地贯彻我国最新的标准规范,并采用了新型先进的产品资料,内容新颖实用,简明便查。不仅可供供配电技术人员工作参考,对大、中专供配电专业的师生也有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供配电技术基础知识1.1 电力及供配电系统简介1.1.1 电力系统1.1.2 供配电系统1.2 电力系统的电压1.2.1 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1.2.2 电压的分类及高低电压的划分1.2.3 供配电系统电压的选择1.3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1.3.1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1.3.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1.3.3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的电力系统1.3.4 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的比较和应用1.4 供电系统的质量指标1.4.1 电压的稳定性要求1.4.2 频率的稳定性要求1.4.3 供电的可靠性要求1.5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1.6 电力系统图的阅读第2章 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2.1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2.1.1 用电设备容量的确定2.1.2 负荷曲线2.2 计算负荷的确定2.2.1 单个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2.2.2 用电设备组的负荷计算2.2.3 单相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2.3 变配电所总计算负荷的确定2.3.1 供配电系统的功率损耗2.3.2 车间或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2.3.3 工厂的无功功率补偿2.4 尖峰电流的计算2.4.1 单台用电设备尖峰电流的计算2.4.2 多台用电设备尖峰电流的计算第3章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3.1 短路的一般概念3.2 供配电网络中各元件的电抗3.3 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3.3.1 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3.3.2 短路电流计算3.4 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3.5 低压电网短路电流计算3.5.1 低压电网元件阻抗计算3.5.2 低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3.6 短路效应和稳定度校验3.6.1 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效应和动稳定度3.6.2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热稳定度第4章 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4.1 电弧的产生与灭弧方法4.1.1 电弧的产生4.1.2 电弧的熄灭4.1.3 开关电器中常用的灭弧方法4.2 电力变压器及其选择4.2.1 电力变压器的分类和联结4.2.2 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和型号4.2.3 电力变压器的容量和过负荷能力4.2.4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4.2.5 电力变压器的并列运行条件4.3 互感器4.3.1 电流互感器4.3.2 电压互感器4.4 高低压开关设备4.4.1 高压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4.4.2 高压断路器4.4.3 低压刀开关和负荷开关4.4.4 低压断路器4.5 熔断器和避雷器4.5.1 高压熔断器4.5.2 低压熔断器4.5.3 高低压避雷器4.6 无功补偿设备4.6.1 稳态无功补偿设备4.6.2 动态无功补偿设备4.7 成套配电装置4.7.1 高压开关柜4.7.2 低压配电屏4.7.3 动力和照明配电箱4.8 高压一次设备的选择第5章 高低压供配电一次系统5.1 电力线路的结线方式5.1.1 高压线路的结线方式5.1.2 低压线路的结线方式5.1.3 变电所主接线5.1.4 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5.1.5 独立变电所主接线5.1.6 车间变电所主接线5.1.7 配电所主接线5.2 变电所的布置和结构5.2.1 变电所的布置5.2.2 变电所的结构5.3 架空线路的结构和敷设5.3.1 架空线路的结构5.3.2 架空线路的敷设5.3.3 架空导线截面的选择5.4 电缆线路的结构和敷设5.4.1 电缆线路的结构5.4.2 电缆线路的敷设5.5 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置5.5.1 车间动力电气平面布置图5.5.2 典型的企业供电系统5.5.3 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5.5.4 环网供电单元第6章 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6.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6.1.1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6.1.2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6.2 常用的保护继电器6.2.1 电磁式继电器6.2.2 感应式电流继电器6.3 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6.3.1 保护装置的接线方式6.3.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6.3.3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6.3.4 电流速断保护6.3.5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保护6.4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6.4.1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6.4.2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6.4.3 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6.4.4 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6.4.5 变压器低压侧的单相短路保护6.4.6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6.5 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6.5.1 高压电动机相间短路保护6.5.2 高压电动机过负荷保护6.5.3 高压电动机单相接地保护6.5.4 高压电动机低电压保护6.6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6.6.1 故障的特点及其保护6.6.2 电力电容器保护的构成6.7 低压供配电系统的保护6.7.1 熔断器保护6.7.2 低压断路器保护6.7.3 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在低压电网保护中的配合6.8 供配电系统的微机保护6.8.1 配电系统微机保护的功能6.8.2 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6.8.3 微机保护装置的软件系统第7章 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7.1 二次回路安装接线图7.1.1 二次回路的编号7.1.2 项目代号7.1.3 安装单位和屏内设备7.1.4 屏面布置图7.1.5 接线端子排图7.1.6 屏后接线图7.1.7 二次回路接线表示方式7.1.8 二次回路接线图实例7.1.9 二次回路的接线要求7.2 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7.2.1 直流操作电源7.2.2 交流操作电源7.3 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7.3.1 高压断路控制回路的要求7.3.2 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7.4 中央信号回路7.4.1 对中央信号回路的要求7.4.2 中央事故信号回路7.4.3 中央预告信号回路7.5 测量和绝缘监视回路7.5.1 测量仪表配置7.5.2 直流绝缘监视回路7.6 自动重合闸装置7.6.1 对自动重合闸的要求7.6.2 电气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7.6.3 ARD与继电保护的配合方式7.7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7.7.1 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要求7.7.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接线第8章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技术8.1 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8.1.1 触电对人体的危害8.1.2 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8.2 过电压与防雷8.2.1 过电压的形式8.2.2 防雷设备8.2.3 防雷措施8.3 供配电系统的接地8.3.1 接地的作用及概念8.3.2 接地的类型8.3.3 电气装置的接地与接地电阻的要求8.3.4 接地电阻的装设8.3.5 接地电阻的计算8.3.6 接地装置平面布置图示例8.4 低压配电系统的等电位联结与漏电保护8.4.1 低压配电系统的等电位联结8.4.2 低压配电系统的漏电保护8.5 触电的急救处理参考文献
供配电技术简明手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