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白门柳》提出了许多不仅是17世纪而且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需要选择的问题。如义、利之间的选择,钱谦益因为利欲的膨胀而导致精神的滑坡,当代知识分子中又何尝没有新的钱谦益?知识分子的位置的哪里?参政还是请议?在参政中如何保持知识分子独立不阿的品质?在清议中又如何避免空谈而发挥真正效用?这些不仅是困惑当时陈贞慧、黄宗羲的问题,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面对的难题。还有,是重是非,还是重利害?是坚定地追求真理,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是安全第一,明哲保身?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问题。
《白门柳》探讨了这些问题,但不是论文式的探讨,而是艺术性的探讨,不是要给出一个明确无误的结论,而是让这种辨论从古人一直传递到今天的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白门柳》成功地沟通了历史与现实。
目录
目录
第二章 叙事范式
一、 艰难的改写:人民群众与帝王将相的较量
1、 “人民群众登上历史舞台”
2、 “保卫帝王将相,保卫封建王朝”
3、 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冲突
二、 外面的世界:新史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1、 总体的历史
2、 结构决定论的历史
3、 走向深层的历史
三、 范式的探索:《白门柳》的“心态史写作”
第一章 历史与叙事
1、 崭新的风貌
2、 精神的资源
3、 心态史写作的完成
第三章 视点与人物
一、 视点的功能
1、 概念的界定
2、 人物塑造的多种可能
二、 名士与名妓
1、 钱谦益与柳如是:“伪名儒”与“真名妓”
2、 冒襄与董小宛:才子佳人故事的另一种讲法
一、 叙事:古老心灵的激活
三、 “君子”与“小人”
1、 叙述与再叙述
2、 黄宗羲:是非与利害之间的选择
3、 史可法与洪承畴,一种文化熏陶,两种人格形态
4、 史可法:杀身成仁与当断不断
5、 洪承畴及其他降官:耻辱的身份与不自觉的文化承载
6、 马士英与阮大铖:沆瀣一气又微妙复杂
第四章 情节与结构
一、 材料的处理
1、 微观放大与宏观虚化
1、 历史、历史小说与叙事
2、 百科全书的内容
二、 情节与情绪
1、 情绪的主导作用
2、 疏密有致的节奏
3、 中心扭结的设置
三、 结构:突出人物的手段
1、 时间控制与场景变幻
2、 对史诗结构的追求和对英雄传奇的放弃
3、 对照与反衬的人物结构
4、 隐喻的引子和流向未来的结尾
2、 神游冥想真了解
第五章 叙述语言
一、 杂语现象:复合型审美结晶体
1、 开放性文本对语言的涵容力
2、 语言杂多的美学——文化意义
二、 文体相互借鉴与语言的多极参照
1、 史才、诗笔与议论
2、 音乐性、画面感及语言的质地
第六章 叙述主旨
一、 言说的主体: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描述
1、 文人与知识分子
二、 价值凝定:客观叙事统摄下的多维审美空间
2、 精神的配角
3、 主体精神的弘扬
二、 思辨的力量:《白门柳》的各种话题
1、 知识分子何为
2、 审视欲望
3、 文化思考
三、 对话的喧声:《白门柳》中的复调特征
1、 独白与复调
2、 对话的喧声
3、 作者的作用
1、 与文学史进行反思性“对话”
结语: 历史·文人·心灵
2、 多维度、立体化的观照视角
3、 综合与提升中完成的叙事突破
第二章 叙事范式
一、 艰难的改写:人民群众与帝王将相的较量
1、 “人民群众登上历史舞台”
2、 “保卫帝王将相,保卫封建王朝”
3、 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的冲突
二、 外面的世界:新史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1、 总体的历史
2、 结构决定论的历史
3、 走向深层的历史
三、 范式的探索:《白门柳》的“心态史写作”
第一章 历史与叙事
1、 崭新的风貌
2、 精神的资源
3、 心态史写作的完成
第三章 视点与人物
一、 视点的功能
1、 概念的界定
2、 人物塑造的多种可能
二、 名士与名妓
1、 钱谦益与柳如是:“伪名儒”与“真名妓”
2、 冒襄与董小宛:才子佳人故事的另一种讲法
一、 叙事:古老心灵的激活
三、 “君子”与“小人”
1、 叙述与再叙述
2、 黄宗羲:是非与利害之间的选择
3、 史可法与洪承畴,一种文化熏陶,两种人格形态
4、 史可法:杀身成仁与当断不断
5、 洪承畴及其他降官:耻辱的身份与不自觉的文化承载
6、 马士英与阮大铖:沆瀣一气又微妙复杂
第四章 情节与结构
一、 材料的处理
1、 微观放大与宏观虚化
1、 历史、历史小说与叙事
2、 百科全书的内容
二、 情节与情绪
1、 情绪的主导作用
2、 疏密有致的节奏
3、 中心扭结的设置
三、 结构:突出人物的手段
1、 时间控制与场景变幻
2、 对史诗结构的追求和对英雄传奇的放弃
3、 对照与反衬的人物结构
4、 隐喻的引子和流向未来的结尾
2、 神游冥想真了解
第五章 叙述语言
一、 杂语现象:复合型审美结晶体
1、 开放性文本对语言的涵容力
2、 语言杂多的美学——文化意义
二、 文体相互借鉴与语言的多极参照
1、 史才、诗笔与议论
2、 音乐性、画面感及语言的质地
第六章 叙述主旨
一、 言说的主体: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描述
1、 文人与知识分子
二、 价值凝定:客观叙事统摄下的多维审美空间
2、 精神的配角
3、 主体精神的弘扬
二、 思辨的力量:《白门柳》的各种话题
1、 知识分子何为
2、 审视欲望
3、 文化思考
三、 对话的喧声:《白门柳》中的复调特征
1、 独白与复调
2、 对话的喧声
3、 作者的作用
1、 与文学史进行反思性“对话”
结语: 历史·文人·心灵
2、 多维度、立体化的观照视角
3、 综合与提升中完成的叙事突破
白门柳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