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2001年度文艺评论奖获奖文集

副标题:无

作   者: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编

分类号:

ISBN:978710401535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谭余门下女须生剧坛英华》:剧苑英华丛书。曾复第一次见到则昭同志是她拜刘砚芳先牛为师后,在北京演出《空城计》的那一天。听完这出《空城计》(带斩谡)之后,我的一个特殊的印象是她有一个唱京剧老生的天赋好嗓子。她的唱腔,完全遵循谭鑫培和余叔岩的演唱法则。 嗣后,我又看了她书演的《四进士》毛朋一角,那就更显示出她的好嗓子了。此时她之所以能够规规矩矩学唱谭、余派腔调,跟她曾经受过许多位名家的教导直接有关,教过她的人,刘砚芳先生之外,还有韩富信、艾连奎、谭小培、张伯驹和其他许多位名家。她唱得好,除了天赋之外,她的文化修养使她具有高雅的文化思想,要算一个重要原因。

目录

引言
A.豫剧的渊源及衍变
一、豫剧河南梆子土梆戏
(一)产生年代与地点
(二)河南梆子出生地的几种说法
(三)河南梆子的母体及其他构成因素
二、分支与流派
(一)豫剧的地域分支
(二)豫剧的个人流派
三、豫剧的三次改革
(一)豫剧的第一次改革
1.行政力量介入梆剧改革,戏剧改良形成声势
2.镶以时代思想,教化育人、启迪心智
3.提高文学品位,力求通俗又不失雅致
4.兼容并蓄,发挥唱念做舞综合优势
5.改革旧曲、合流腔调,创立新腔新韵
(二)豫剧的第二次改革
1.关于“三改”
2.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
3.追求表演艺术的精致优美
4.推进戏曲音乐的现代发展
(三)豫剧的第三次改革
1.在把握戏剧节奏时注入当代人的心理节奏
2.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注重人物塑造的真实性
3.在革新舞台演出形式的同时深化主题意蕴
4.在强化艺术个性方面寻找深层的戏曲化
5.在丰富戏剧内涵中重视人物的心理开掘
B.豫剧的美学品格
一、“激进”的善恶观念和政治倾向性
二、激昂豪放的阳刚美
三、通俗自然的质朴美
四、强烈鲜明的节奏美
C.豫剧的艺术形态
一、豫剧音乐
(一)豫剧传统唱腔板类
(二)豫剧唱词格律
(三)豫剧音乐与中州音韵
(四)豫剧的打击乐、文场器乐与曲牌音乐
(五)豫剧音乐表现特征
二、豫剧表演
(一)豫剧的脚色行当
(二)豫剧脚色行当特性
(三)豫剧表演特色
三、豫剧剧目
(一)豫剧剧目的题材类型
(二)豫剧剧目的结构样式
(三)豫剧剧目的艺术特色
四、豫剧现代戏
(一)在民族解放运动中诞生
(二)随着戏曲改革的深入而成熟
1.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2.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时代特色
3.追求现代戏的戏曲化
(三)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1.题材和人物的丰富多彩
2.风格样式的多样化
3.开掘深层的文化内涵
(四)占据了戏曲的“半壁江山”
D.人才教育与理论建设
一、人才与教育
(一)民国时期的班社与演员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才队伍状况
(三)新时期以来人才队伍的蓬勃壮大
(四)清末民国年间的科班教育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才培养
二、豫剧的理论建设
(一)民国年间的理论概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豫剧理论的建设
(三)新时期豫剧理论的发展
E.豫剧的现状与未来
一、困境中的生机
二、不能回避的存在问题
三、瞻望:豫剧拥有美好的未来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文联2001年度文艺评论奖获奖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