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文化的基础性与本源性。作者指出伦理与管理都有一个文化的基础与本源,而不同的伦理与管理也正反映出这个文化本源与基础的作用。作者指出此点的意旨是:作者们要把文化看成源头活水,而不必把它看成局限的与固定的形式与格局。基于世界化的需要,作者们要发展文化来充实作者们的伦理与管理,而不是把伦理与管理从文化中断绝出来,为作者们一时的需要与单一的目标服务。再说,伦理与管理可以作为发展文化价值与文化生活的助力,而不必成为阻力。它们可以面对世界与未来,却不可废弃文化传承的经验与生命价值根源的体验,最后失落社群认同与凝聚的能力与动力。人类要走向大同社会,却必然是以自身的价值的扩大与推己及人的努力作为起点的。作者这里说的文化,不但指实际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载体的价值理想,也指此一生活方式与价值理想的哲学思考与论述。
本书初版出版已有十九年之久,坊间早就买不到这本书了。许多读者向作者表示对此书的兴趣,问作者何时再版。初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也一再表示愿意再版。但经过作者的一再延宕,一直未能实现。这次由于东方出版社的积极要求?作者决定同意再版,但作者也要求作者自己完成一篇新的论文,来作为新版的献礼。作者的新论述名为“人类发展三层次:文化、伦理与管理”,将列为本书首篇,主旨在说明人类发展三层次的两个模型,个是康德模型,代表西方;一个是儒家模型,代表中国。这两个模型各有其内在的文化、伦理与管理三层次的结构与关联,如何理解两者的差异以及其个别的特点对作者们的自身个人与个别群体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两个认知与价值思考模型也各有其形上学的基础与根源,在当前的世界潮流中相互激荡,有如地球上的两个板块,随时导发地壳的震动。但两者?激荡也是需要的,如能造成新的相互学习与新的相互理解,如此也就必能导向一个更好的新的世界秩序与新的人类合作的景观。值得担忧的是,人们蔽于一曲一方,而不能通晓全局,也无雅量以他山之石,攻己之错,则人类前途确是堪忧了。作者在此鼓励新的一代必须对人性有信心,对人类文化有信心,对伦理道德有信心,对管理之道有信心,则此一时代也就成为人类文化、伦理与管理发展的最佳时机了。
目录
自序
人类发展三层次:文化、伦理与管理
一、三层次的关联问题
二、康德的道德形上学
三、儒家的伦理本体学
四、儒家忠恕之道的整体分析
五、从伦理到管理的转化
六、道德形上学与伦理本体学的关联
七、基于危机的管理发展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做一个现代中国文化人
一、一个简单明确的文化史观
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四、20世纪的文明的挑战
五、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论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的目标
自目的论与责任论分析与重建儒家道德哲学
一、亚氏目的论伦理学分析
二、康德责任论伦理学分析
三、自目的论与责任论相互比较与批评开拓儒家道德哲学
四、儒家的道德哲学定位:人、人生、人心、人性
五、结论:知识意志与本体理性
自孔子之知与朱子之理申论知识与道德之互基性
一、导论:理性之一元性与知识之多元性
二、孔子之“知”的分析
三、朱子之“理”的分析
四、结论:知识与道德的相互引发与互为基础
中国伦理体系及其现代化
一、两类伦理体系及其现代化
二、中国现代伦理体系的根源及其发展
论儒家孝的伦理及其现代化:责任、权利与德行
一、导言
二、传统儒家孝的伦理之分析
三、现代欧美父母子女间的权责伦理
四、结论:一个现代化的孝的伦理模型
现代化的儒家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现代化
一、宏观伦理和微观伦理
二、儒家伦理现代化的深层影响
儒家道德的辩证与人的形上学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三个发展阶段乃一理论架构之三次元(Dimensions)
三、儒家道德乃宗教意识的表露
四、与康德道德哲学的比较
五、与休谟道德哲学的比较
六、反驳萨特的批评
论孔孟的正义观
一、前言
二、中国儒家的正义观念――兼释“正义”一词
三、以“义”释正义
四、以“正”释正义
五、以“直”释正义
六、以“中”释正义
七、结论
伦理与管理
一、建立中国管理哲学
二、论工业化与伦理化的双管齐下
三、企业伦理的分析
四、战略的哲学基础分析
五、整体定位、应变创新的思考
人类发展三层次:文化、伦理与管理
一、三层次的关联问题
二、康德的道德形上学
三、儒家的伦理本体学
四、儒家忠恕之道的整体分析
五、从伦理到管理的转化
六、道德形上学与伦理本体学的关联
七、基于危机的管理发展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做一个现代中国文化人
一、一个简单明确的文化史观
二、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四、20世纪的文明的挑战
五、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论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的目标
自目的论与责任论分析与重建儒家道德哲学
一、亚氏目的论伦理学分析
二、康德责任论伦理学分析
三、自目的论与责任论相互比较与批评开拓儒家道德哲学
四、儒家的道德哲学定位:人、人生、人心、人性
五、结论:知识意志与本体理性
自孔子之知与朱子之理申论知识与道德之互基性
一、导论:理性之一元性与知识之多元性
二、孔子之“知”的分析
三、朱子之“理”的分析
四、结论:知识与道德的相互引发与互为基础
中国伦理体系及其现代化
一、两类伦理体系及其现代化
二、中国现代伦理体系的根源及其发展
论儒家孝的伦理及其现代化:责任、权利与德行
一、导言
二、传统儒家孝的伦理之分析
三、现代欧美父母子女间的权责伦理
四、结论:一个现代化的孝的伦理模型
现代化的儒家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现代化
一、宏观伦理和微观伦理
二、儒家伦理现代化的深层影响
儒家道德的辩证与人的形上学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三个发展阶段乃一理论架构之三次元(Dimensions)
三、儒家道德乃宗教意识的表露
四、与康德道德哲学的比较
五、与休谟道德哲学的比较
六、反驳萨特的批评
论孔孟的正义观
一、前言
二、中国儒家的正义观念――兼释“正义”一词
三、以“义”释正义
四、以“正”释正义
五、以“直”释正义
六、以“中”释正义
七、结论
伦理与管理
一、建立中国管理哲学
二、论工业化与伦理化的双管齐下
三、企业伦理的分析
四、战略的哲学基础分析
五、整体定位、应变创新的思考
文化·伦理与管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