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中译本先在台湾时报出版有限公司出繁体版(1993年),后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简体版(1997年)。原来的翻译是根据德文单行本(1986年版)进行的。近几年来,译者断断续续地在电脑里根据全集版(1985年版)对译文进行修订加工。这次得以集中一段时间,对译本作了全面的整理,不少地方几近重译。.
在修订过程中,译者也新增了不少译注,希望对读者的理解有所帮助。此外,原译本正文中有过多的译名附文,如:“大道”(er-eignis)、“道说”(sage)等,此次校译时本着节约原则作了处理,或部分删除,或部分纳入译注中,为的是让读者在阅读时不至于遇到太多的磕磕碰碰。但有必要的附文仍予以保留,少数地方甚至作了增加。凡此种种,同样也是为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书中出现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词语ereignis,我原译之为“大道”,在其他几个译本中现已统一改译为“本有”(如译者所译的海德格尔的《路标》、《尼采》等书)。此次修订时译者犹豫再三,最后仍旧无法割舍,保留了原来的“大道”译名。关于这个译名的基本理由可参看中译本第一版“译后记”;另外也可参看译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发表的“大道与本有”一文,其中道出了我对ereignis的中文翻译的最新考虑。...
目录
语言
诗歌中的语言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
语言的本质
词语
走向语言之途
说明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语言
该演讲于1950年10月7日在布勒霍(Buhlerhohe)为纪念马克斯?科默雷尔(Marx Kommerell)而作;1951年2月14日在斯图加特的符腾堡图书协会重作。这个迄今未曾付印出版的演讲已经以多种抄件和笔记的形式流传。
?诗歌中的语言
该文最初以《乔治?特拉克尔――对其诗歌的探讨》发表于《水星》杂志,1953年,第61期,第226―258页。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
本文迄今未曾付印,作于1953年至1954年间,系因东京帝国大学的手冢富雄(Tezuka)教授的一次来访而作。
为反驳世面上一再扩散的不正确的断言,在此要作一个明确的说明:这个对话文本提到的《存在与时间》的献辞(见本书第92页),在该书的第四版(1935年)中也还是保留在卷首的。1941年出第五版时,出版者看到了印刷此书的危险,也即看到了对此书的禁令,于是,最后应尼迈尔出版社的建议和愿望,约定在这一版中删去那个献辞;但我提出的条件是,即使现在仍得保留原书第38页上的注释,而该注释根本上是对那个献辞的确证,其内容如下:“如果下面的探索能在‘事情本身’的开展方面前进几步,那么笔者首先应当感谢的是埃?胡塞尔。笔者就学于弗莱堡时期,胡塞尔曾给予笔者以深入的亲自指导,并允许笔者最为自由地阅读他尚未发表的手稿,从而使笔者得以熟悉至为多样化的现象学研究领域”。
关于在对话中指出的“二重性”(Zwiefalt),同样地,关于在演讲《语言》中所探讨的“区分”(Unterschied),可参阅《何谓思?》(尼迈尔出版社,杜宾根,1954年)和《同一与差异》(纳斯克出版社,弗林根,1957年)。
?语言的本质
这三个演讲是1957年12月4日、18日和1958年2月7日在弗莱堡大学的普通研究班上做的。
?词语
眼下这个文本最初作于1958年3月11日,是在维也纳城堡剧院黎明庆祝日上做的演讲,题为《诗与思――关于斯退芬?格奥尔格的〈词语〉一诗》。
?走向语言之途
1959年1月,巴伐利亚美学艺术协会和柏林艺术协会举办了题为《语言》的系列演讲。本文即为这个系列演讲之一。
本文付印时,作者重新审阅了原稿,某些地方作了扩充。最初发表在《形态和思想》1959年第6期上,编辑:克莱门斯?格拉夫?珀德维尔斯(Clemens Graf Podewils)。
诗歌中的语言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
语言的本质
词语
走向语言之途
说明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语言
该演讲于1950年10月7日在布勒霍(Buhlerhohe)为纪念马克斯?科默雷尔(Marx Kommerell)而作;1951年2月14日在斯图加特的符腾堡图书协会重作。这个迄今未曾付印出版的演讲已经以多种抄件和笔记的形式流传。
?诗歌中的语言
该文最初以《乔治?特拉克尔――对其诗歌的探讨》发表于《水星》杂志,1953年,第61期,第226―258页。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
本文迄今未曾付印,作于1953年至1954年间,系因东京帝国大学的手冢富雄(Tezuka)教授的一次来访而作。
为反驳世面上一再扩散的不正确的断言,在此要作一个明确的说明:这个对话文本提到的《存在与时间》的献辞(见本书第92页),在该书的第四版(1935年)中也还是保留在卷首的。1941年出第五版时,出版者看到了印刷此书的危险,也即看到了对此书的禁令,于是,最后应尼迈尔出版社的建议和愿望,约定在这一版中删去那个献辞;但我提出的条件是,即使现在仍得保留原书第38页上的注释,而该注释根本上是对那个献辞的确证,其内容如下:“如果下面的探索能在‘事情本身’的开展方面前进几步,那么笔者首先应当感谢的是埃?胡塞尔。笔者就学于弗莱堡时期,胡塞尔曾给予笔者以深入的亲自指导,并允许笔者最为自由地阅读他尚未发表的手稿,从而使笔者得以熟悉至为多样化的现象学研究领域”。
关于在对话中指出的“二重性”(Zwiefalt),同样地,关于在演讲《语言》中所探讨的“区分”(Unterschied),可参阅《何谓思?》(尼迈尔出版社,杜宾根,1954年)和《同一与差异》(纳斯克出版社,弗林根,1957年)。
?语言的本质
这三个演讲是1957年12月4日、18日和1958年2月7日在弗莱堡大学的普通研究班上做的。
?词语
眼下这个文本最初作于1958年3月11日,是在维也纳城堡剧院黎明庆祝日上做的演讲,题为《诗与思――关于斯退芬?格奥尔格的〈词语〉一诗》。
?走向语言之途
1959年1月,巴伐利亚美学艺术协会和柏林艺术协会举办了题为《语言》的系列演讲。本文即为这个系列演讲之一。
本文付印时,作者重新审阅了原稿,某些地方作了扩充。最初发表在《形态和思想》1959年第6期上,编辑:克莱门斯?格拉夫?珀德维尔斯(Clemens Graf Podewils)。
Unterwegs Zur Sprache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