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心理学[海外中文图书]:写在晤谈椅上四十年之后,理论篇

副标题:无

作   者:柯永河著

分类号:

ISBN:978957693143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書為柯永河教授繼《心理治療與衛生──我在晤談椅上四十年》之後的心理學巨著。全書以『習慣』為關鍵概念,探討心理治療的相關工作與理論,擬藉此整合各心理治療學派內容與精髓,並建立一套層次較高的心理治療理論與體系,並經由對習慣的重新定義,將心理治療的實過程詮釋得更為具體,容易了解、學習及傳授。 作者柯永河教授首先將『習慣』重新定義為『刺激與反應間的稱定連結或關係』,然後賦予心理健康如下一個簡明的意義;稱良好習慣多,不良好習慣少的心態為健康;良好習慣少,不良好習慣多的心態為不健康。柯永河教授透過如此簡單的重界定,結果就成功地賦予一個人人熟悉、極為平凡的名詞,極為豐富的意義空間,合乎邏輯地將所有心理學課題,在同一系統內有條理地逐一加以重新解釋。 心理現象的複雜程度絕不遜於宇宙萬般現象;它的無常程度也不低於自然現象的千變萬化,但心理現象也有其不變的因果律,也有常變與不常變,較穩定的層次;你看到的是無常的還是僵化不變的,端視你從那一層次觀察心理現象而定。如果你從低層次著眼,觀察的單位又是小的單位,則你只能觀察到瞬息無常、多端的變化;但如果你放眼於高層次,又採用大的觀察單位,則你可觀察到頗為穩定,或甚到好似永遠不變,你希望它變但它卻似乎故意不變的心理現象。 自古迄今,心理學的研究陣容一直旗色分明地分為兩個。 其一將個人視為唯一觀察或研究對象,其二是把個人和與個人有關的外界環境視為一體,認為那才是一個完整的研究單位,認為只顧個體,而忽略有關環境是殘缺不全的研究方法,由此來的智識與『現象的其所以然』無緣,只能在『知其然』的層次上做知識遊戲而已。 在心理學圈內與圈外早已有了一個世界性,也是歷史性概念,它是完全符合上述研究需要的;它的名字叫做『習慣』。作者則認為,若賦與『習慣』概念更大的功能,借以擴大其應用範圍,故而不但能它為最基本的心理學概念來來解釋各種正常心理現象,也能以它來解釋不正常或偏差的心理現象,則習慣概念應受重新界定的處置,這種處置如果做得好,它的應用範圍就可以大量拓寬了。 < TOP>

目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习惯心理学[海外中文图书]:写在晤谈椅上四十年之后,理论篇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