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经济史论述中国经济千百年的变迁。中国经济曾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远古的农业经济时代,中国经济规模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了近2000年。现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渐加深。本书为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理论与方法》二十节公开课的讲稿合集,包括李伯重、葛金芳、杨宇勋、仲伟民等经济史名家,对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资本主义萌芽”范式与明清经济史研究
●财政、经济与社会:中国财政史的研究路径
●宋代财政史研究的取径与方法
●中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以宋代造船业为中心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以傅衣凌先生为例
●史料、方法与理论:冀朝鼎先生的中国水利史研究
●区位、交通与南宋空间经济
●金元之际“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的确立
●明清山西商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创新及启示
●分工论与先秦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理论体系
●“农商社会说”的学术背景与理论资源
●史料与量化:量化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讨论之一
●量化与比较:量化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讨论之二
●大数据时代与经济史计量研究
●地权市场与农户经营:制度经济学的考察
●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消费研究
●唐宋变革论与宋代经济史研究
●王朝贡赋体系与经济史
●部分目录
目录
●“资本主义萌芽”范式与明清经济史研究
●财政、经济与社会:中国财政史的研究路径
●宋代财政史研究的取径与方法
●中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以宋代造船业为中心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以傅衣凌先生为例
●史料、方法与理论:冀朝鼎先生的中国水利史研究
●区位、交通与南宋空间经济
●金元之际“银钞相权”货币流通格局的确立
●明清山西商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创新及启示
●分工论与先秦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理论体系
●“农商社会说”的学术背景与理论资源
●史料与量化:量化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讨论之一
●量化与比较:量化方法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讨论之二
●大数据时代与经济史计量研究
●地权市场与农户经营:制度经济学的考察
●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消费研究
●唐宋变革论与宋代经济史研究
●王朝贡赋体系与经济史
●部分目录
【作者简介】
林文勋,男,汉族,1966年3月生,毕业于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党员,1991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云南大学校长、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黄纯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