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这是一部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伊达写给年轻电影人的拍片指南。瓦伊达凭借数十年创作经验,通过梳理一部影片从无到有的过程,提炼出极具操作性的实战心得,诸如在剧本阶段发掘故事、构建情节、使人物可信的要领,在拍摄时调度演员、协调服装摄影、指挥团队的方法,以及在后期阶段为影片增色的关键,甚至失去灵感时的应对方式。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大师的导演理念,体会影像与声音背后的深层逻辑,同时也能收获一种适合起步阶段低成本作品的创作模式。
这同样是一部充满激情的导演自述与精神自传,清晰彰显了瓦伊达作为一名“作者”的独创性及在艰难环境下维护尊严的个人抗争——他坚持“艺术为公众服务”的理念,致力于用虚构的故事传达历史真相。鉴于波兰当时的局势,这也是一本勇敢的书,一种付诸行动的信念,字里行间凝结着艺术家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目录
推荐语
1 本书为谁而写
2 构想本身*为困难
3 构想广存于生活中
4 主题在哪里
5 剧本中的种种陷阱
6 对话的艺术
7 分镜剧本的过去与现在
8 电视,*富原创性的奇观
9 选角出自灵感
10 你必须信任你的演员
11 行动比台词更能体现表演的真实性
12 试镜是不可或缺的
13 拍摄日程表也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
14 正式拍摄:重要的先拍,次要的后拍
15 布景师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者
16 是戏服,还是衣服?
17 一帮朋友来拍一部电影
18 我们的片子,也是我的片子
19 *常见的一些误解
20 在片场
21 胶片感光度与摄影风格
22 导演的双眼
23 如何将一段喋喋不休的对话呈现在银幕上
24 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25 神奇之事:在光影的国度
26 别忘了给眼睛打光
27 上头写着“导演”两字的那张没用的椅子
28 导演永远在寻求确保影片成功的法则
29 艺术如何存在于这一切之间
30 是醉?是醒?
31 我曾是康托的副导
32 剪辑的两难:是剪?是留?
33 声音的真实促成影片的真实
34 是音乐,不是音乐插画
35 为什么我会导演戏剧
36 两种审查系统
37 艺术家与权力的对弈
38 伤心之日:首映
本书提及的人物
参考文献
重要作品及主要获奖情况
出版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