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行政区域
第一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建置
附:诸暨县名考
第二节 境域
第三节 区划
第四节 县(市)治
第二章 界线勘定
第一节 边界线
第二节 三交点
第三章 乡镇(街道)概况
第四章 地名管理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地名普查
第三节 地名命名、更名与地名标志设置
第四节 地名文献编纂
第二篇 基层政权及自治组织第一章 基层政权
第一节 清及其前基层组织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基层政权
附:日伪政权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基层民主政权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层政权
第二章 自治组织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
附:枫桥镇枫溪村村民自治章程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第三章 社区建设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发展
第四章 基层选举
第一节 清代基层选举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基层选举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层选举
第五章 基层干部培训与任用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基层干部培训与任用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层干部培训与任用
第三篇 拥军优属
第一章 拥军支前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劳军活动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拥军支前活动
附:诸暨县拥军优属公约
诸暨县人民政府致云南前线的诸暨籍指战员的慰问信
诸暨市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若干规定
第二章 优待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军人优待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人优待
附:诸暨市兵役义务费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费社会统筹办法
第三章 抚恤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军人抚恤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人抚恤
第四篇 烈士褒扬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忠烈”褒扬
附:傅国英小传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烈士褒扬
第一节 褒扬概况
第二节 烈士概况
第三节 烈士传略
第四节 烈士纪念馆
第五节 烈士纪念建筑及陵墓
第六节 纪念活动
第五篇 复退军人、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第一章 安置机构
第二章 复员转业军人安置
第三章 退伍军人安置
附:诸暨市退伍义务兵安置实施办法
诸暨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若干规定
第四章 军地两用人才开发使用
第五章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附:诸暨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第六章 军队其他复退人员安置
第一节 军队复员干部安置
第二节 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
第六篇 救灾救济
第一章 灾荒救济
第一节 历代灾荒救济
第二节 当代灾荒救济
第三节 社会捐助和境外捐赠
第四节 灾情减免
第五节 救灾体制改革
附:灾情简录
第二章 社会救济
第一节 城镇困难救济
第二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节 家庭财产保险
第四节 精简退职职工救济(安置)
第五节 退休金发放
第六节 贫病救济
第七节 特种救济(安置)
附:诸暨市自然灾害救助暂行办法
诸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
第七篇 扶持贫困地区第一章 扶贫机构
第一节 市级机构
第二节 镇乡机构
第二章 扶贫帮困
第一节 扶持贫困户
第二节 全面扶贫
第三节 结对扶贫
第四节 扶百村脱贫
第五节 开发扶贫
第六节 扶持欠发达镇乡
第八篇 社会福利
第一章 中华民国及其前养济事业
第一节 宋至清养济事业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养济事业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福利事业
第一节 弃婴收养
第二节 收容遣送
第三节 福利生产
第四节 社会福利有奖募捐
第五节 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第三章 慈善事业
第一节 慈善组织
第二节 慈善募捐
第三节 慈善救助
附:诸暨市慈善总会章程
诸暨市慈善总会注册登记会员名录
第九篇 社会事务
第一章 婚姻管理
第一节 中华民国及其前的婚姻礼制
附:婚姻旧俗
夫概乡婚制改良民约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姻管理
附:南山乡婚姻管理的乡规民约
三都镇29对夫妇向育龄夫妇提出的倡议书
诸暨市婚姻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第二章 收养登记管理
第一节 收养登记机构
第二节 公民收养登记
第三章 殡葬管理
第一节 中华民国及其前的丧葬礼制
附:丧葬旧俗
夫概乡丧制改良民约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殡葬管理
附:诸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殡葬管理的通告
诸暨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第四章 其他社会事务
第一节 户政管理
附:土地改革概况
第二节 地政管理
第三节 宗教事务管理
附:宗教概况
第十篇 老年人事业
第一章 老龄工作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日常工作
第二章 老人赡养
第一节 “五保”供养
第二节 敬老院
第三节 光荣院
第四节 康乐中心
第三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实施办法
第三节 实施状况
第四章 老人社会活动
第一节 继续教育活动
第二节 关心下一代活动
第三节 强体健身活动
第五章 百岁老人
第一节 历代敬老法规
第二节 当代百岁老人
附:部分百岁老人生活、健康简况
百岁老人简介
第十一篇 残疾人事业第一章 管理机构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第二节 市残疾人联合会历任领导人
第三节 党群组织
第二章 教育
第一节 残废军人速成中学
第二节 聋哑学校
第三节 弱智学校
第四节 特殊教育学校
第五节 就业培训
第三章 救济与就业
第一节 救济
第二节 就业
第四章 调查与康复
第一节 调查
第二节 康复事业
第三节 康复成果
附:地方性甲状腺病防治
第五章 助残
第一节 助残活动
第二节 助残设施
第三节 文化体育动态
第十二篇 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第一章 机构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社团登记管理
第一节 登记
第二节 管理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团登记管理
第一节 登记
第二节 管理
第三节 镇乡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
第十三篇 革命老区建设第一章 革命老区史略
第二章 革命老区界定
第一节 老区标准和审批权限
第二节 老区概况
第三章 扶持革命老区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措施
第四章 在乡“三老”人员生活补助
第十四篇 移民
第一章 水库移民
第一节 高湖分洪水库
第二节 安华滞洪水库
第三节 石壁水库
第四节 陈蔡水库
第五节 征天水库
第六节 青山水库
第七节 五泄水库
附:水库移民新建村
第二章 支宁
第一节 动迁
第二节 安置
第三节 停迁
附:支内蒙
第三章 支农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上山下乡
第三节 回城就业
第四节 养老保险
附:诸暨市知识青年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第四章 其他移民
第一节 历代迁徙
第二节 城镇移民安置
第十五篇 部门行政建设第一章 本级机构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机构及职能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构及职能
第三节 机构建设
第四节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第五节 网络建设
第二章 本系统机构
第一节 内设机构
第二节 事业单位
第三节 党群组织
第四节 非常设机构办公室
第五节 基层民政组织
第三章 民政法制建设
第一节 建立责任制
第二节 监督考核
第四章 民政财务
第五章 信访 信息
第一节 信访工作
第二节 信息宣传工作
第六章 档案管理
第一节 立卷
第二节 管理
第三节 利用
附:省、部级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录
市(地)、省厅级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录
诸暨市级、绍兴市局级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录
诸暨县烈军属、伤残、复员(退伍)军人代表会授奖情况
附录
一、基层政权及主要任职人员情况
(一)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乡镇机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主政权机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层政权机构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
(二)土地革命时期
(三)抗日战争时期
(四)解放战争时期
(五)社会主义建设前期
(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社会福利企业选介
索引
一、目与子目索引
二、表格索引
三、图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诸暨民政志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