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射珊瑚

副标题:无

作   者:齐文同著

分类号:

ISBN:978703000167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六射珊瑚的形态构造、发展变化、生态环境、成礁作用、系统分类和453个属和59个亚属的特征,附插图373幅及较全面的文献资料。

目录

目录
一、 前言
二、 六射珊瑚的研究简史
(一) 早期认识
(二) 内部构造分类阶段
(三) 骨骼微细构造研究阶段
(四) 系统总结阶段
(五) 国际动态
(六) 我国研究简史
三、 六射珊瑚的软体
(一) 总貌
(二) 体层
(三) 隔膜
1. 性质和种类
2. 定向
3. 发育顺序
(四) 口道
(五) 触手
(六) 刺细胞
(七) 边缘带和共体
四、 六射珊瑚的形态
(一) 单体珊瑚
(二) 复体珊瑚
五、 六射珊瑚的繁殖和再生
(一) 有性繁殖
(二) 无性繁殖
1. 触手环内出芽
2. 触手环外出芽
3. 横裂繁殖
(三) 再生
六、 六射珊瑚的骨骼
(一) 骨骼的种类
(二) 骨骼的构造
(三) 隔壁
1. 隔壁的微细构造
2. 隔壁的边缘
3. 隔壁的发育
(四) 隔壁柱和隔壁柱状裂片
(五) 中轴
(六) 横刺
(七) 其它骨骼
1. 底板
2. 外壁
3. 小根
4. 鳞板和床板
5. 钙质加厚
6. 共骨
7. 外壁和拟壁
七、 六射珊瑚的分类
(一) 分类依据
(二) 属以上的分类
1. Vaughan的分类
2. Alloiteau的分类
3. Wells的分类
4. БеИДУКИДЗe和ЧИKOBaHИ的分类
(三) 六射珊瑚科和亚科以上特征检索表
八、 六射珊瑚的属特征
珊瑚纲
六射珊瑚亚纲
石珊瑚目
星腔珊瑚亚目
星腔珊瑚科
牌珊瑚亚科
星腔珊瑚亚科
互通星珊瑚科
杯孔珊瑚科
顶孔珊瑚科
柱珊瑚科
杯珊瑚亚科
柱珊瑚亚科
美日珊瑚亚科
石芝珊瑚亚目
菌珊瑚超科
原环珊瑚科
芦珊瑚科
菌珊瑚科
星珊瑚科
石芝珊瑚超科
共星珊瑚科
环石珊瑚科
单薄壁珊瑚科
石芝珊瑚科
微杆珊瑚科
孔珊瑚超科
微孔珊瑚科
珠尖珊瑚科
孔珊瑚科
小巢珊瑚亚目
笔珊瑚超科
笔珊瑚科
两星珊瑚科
小巢珊瑚超科
高壁珊瑚科
高壁珊瑚亚科
盘剑珊瑚亚科
小巢珊瑚科
小巢珊瑚亚科
丘星珊瑚亚科
团珊瑚亚科
粗珊瑚亚科
似根珊瑚科
枇杷珊瑚科
枇杷珊瑚亚科
乳珊瑚亚科
纵合珊瑚科
纵合珊瑚亚科
双分骨珊瑚亚科
裸肋珊瑚科
褶叶珊瑚科
梳珊瑚科
花叶珊瑚科
丁香珊瑚亚目
丁香珊瑚超科
丁香珊瑚科
壁环珊瑚亚科
丁香珊瑚亚科
陀螺珊瑚亚科
束珊瑚亚科
拟剑珊瑚亚科
真剑珊瑚亚科
扇环珊瑚科
单剑珊瑚类
扇环珊瑚类
羽扇珊瑚超科
羽扇珊瑚科
盖尼亚珊瑚科
枝珊瑚亚目
枝珊瑚科
九、 六射珊瑚的成礁作用
(一) 珊瑚礁的概况
1. 种类
2. 形成条件
(二) 成礁作用的发展
1. 三叠纪
2. 侏罗纪
3. 白垩纪
4. 第三纪
5. 第四纪和现代
十、 六射珊瑚的演化
(一) 起源
(二) 演化的依据
(三) 主要演化趋向
1. 隔壁紧密程度的变化
2. 原生外壁的消失
3. 隔壁外脊的退化
4. 复体构成方式的发展
(四) 我国六射珊瑚的时代分布
十一、 六射珊瑚的生态
(一) 与动物黄藻共生
(二) 生态因素
1. 温度
2. 盐度
3. 深度
4. 光线
5. 混浊度
6. 底质
7. 海水的扰动
8. 洋流
(三) 现代六射珊瑚的生长
1. 生长速度
2. 复体形态和大小
3. 深度分带
4. 寿命
(四) 六射珊瑚的移动
1. 被动翻转
2. 拖动
3. 自主移动
(五) 古生态
(六) 古生物钟的研究
参考文献
属名索引
(一) 拉丁文属名索引
(二) 汉文属名索引
英汉名词术语对照表
/,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六射珊瑚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