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陈岱孙等著

分类号:

ISBN:978730102074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收入冯友兰先生纪念文章40余篇,包括:《冯友兰与西方》、《冯友兰与禅宗哲学》、《略论冯友兰的文化观》等。

目录

序(陈岱孙)
生命不息 睿思不止——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季羡林)
融贯中西 通释今古——纪念冯友兰先生(李慎之)
冯友兰与西方(〔美〕D.卜德)
悼念冯友兰先生(李泽厚)
哲人其萎——忆冯友兰先生(钟肇鹏)
旧邦新命 真火无疆——悼念冯友兰先生(萧萐父 田文军)
敬悼冯友兰先生(韦君宜)
超越死生的人——悼先师冯友兰先生(涂又光)
一段回忆 一篇书评(牟钟鉴)
心怀四化 意寄三松——忆芝生师(刘鄂培)
丰厚的遗产 永恒的怀念——忆导师冯友兰先生(李中华)
三松堂断忆(宗璞)
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的历史意义(张岱年)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领域里的贡献(任继愈)
冯友兰的《新知言》的“知言”(汤一介)
冯先生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启示——兼论哲学与哲学史(金春峰)
简析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一般与特殊(张学智)
“照着讲”和“接着讲”——芝生先生治学方法浅谈之一(朱伯崑)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的近代化(涂继国)
冯友兰与近代以来的哲学变革——新理学的基本精神及其限制(郑家栋)
熊、冯、金、贺合论(郭齐勇)
“新理学”的理性精神(冯契)
理学的演变与理学的超越(张立文)
简议“新理学”的形上学系统(景海峰)
“新理学”形上学之检讨(陈来)
新理学的形成——冯友兰和新实在论(〔日〕吾妻 重二)
新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李耀仙)
评冯友兰的境界说(蒙培元)
评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吕希晨)
冯友兰早期人生哲学简论(钱耕森 李仁群)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冯友兰哲学的终极关怀(王中江)
新理学人生哲学的内在逻辑(范鹏)
人生境界说:新理学的逻辑终点(杨国荣)
冯友兰与禅宗哲学(〔美〕郑学礼)
禅宗在新理学中的地位及其方法论意义(陈继东)
冯友兰先生论中国佛学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许抗生)
冯友兰先生道家观举隅(罗炽)
“抽象继承法”研究(高秀昌)
冯友兰及其“抽象继承法”(羊涤生)
冯友兰文化哲学述要(李文良)
略论冯友兰的文化观(武东生)
新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全兴)
冯友兰先生年表(蔡仲德)
冯友兰教授著作目录(1919—1990)(苏爱荣)
“冯友兰哲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实(田文军)
编后记(李中华)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