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3 项 “高鑫著” 相关结果
电视专题片创作
作者: 高鑫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998重印)
简介:
Theory of television arts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围绕广播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创作方式,广播电视艺术美学及广播电视艺术哲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电视艺术美学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简介:电视艺术美学,是电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当然也就构成了电视艺术理论的前沿科学。它是从美学的高度,对新兴的电视艺术,给予宏观的、本质的审视和把握,是从哲学的高度研究和探讨电视艺术的本质规律和美学特征,表现了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和驾友谊电视艺术的创造美学和接受美学的本质意向,以便更好地提高电视艺术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创造具有鲜明吕国特色的电视艺术理论和美学体系,使其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Family fostering: motivation and effect:an in-depth analysis of "Beijing model"
作者: 吴鲁平,韩小雷,高鑫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对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制度变迁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即“家庭寄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类型分析、情境分析、对应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多种质的和量的分析方法,深入地剖析了寄养家庭的寄养动机、寄养验、社会支持系统和收养意向,评估了家庭寄养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寄养家庭参与家庭寄养活动,是他们在有“闲”的情景下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他们是“理性的爱心行动者”,或“具有爱心的理性行动者”;家庭寄养基本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孤残儿童照顾理念,被寄养儿童在寄养家庭中得到了较好的照顾,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从政策的执行、绩效和需求评估看,该项政策执行较好,成绩比较显著,满足了国家、寄养家庭和被寄养儿童三方的需求,但其中也存在七大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九条对策性建议。
电视艺术学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简介: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电视艺术的学术论著。它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电视艺术的理论。结合我国电视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实际,对电视艺术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和分类;对电视艺术的语言、思维和审美的特征及其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电视文学、电视戏剧、电视艺术片、电视综艺节目等艺术样式的艺术特征、创作特色、发展规律、历史走向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电视艺术园地里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独到的论述和剖析。本书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故而无论是对电视艺术的理论研究,还是电视艺术和创作,均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
作者: 吴怀祺主编;汪高鑫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 中国传统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是民族文化特有的形态。这不仅仅 是图书目录的分类,更涉及对中国民族文化特点的思考,成为解读传统史 学意蕴的切入点。《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在中国学术发展 过程中,论说经史的联结,梳理几千年经史关系的变动。从历史观念、历 史编纂学和史学社会功能等方面,解析经史的因缘关系。《中国史学思想 通论(经史关系论卷)》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中国民族史学的特点和活力之所 在,一方面寻找发掘中国丰富的史学思想的路径,另一方面也看中西史学 相异与相诵处。本卷由汪高鑫教授撰写。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作者: 汪高鑫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深化,中外史学比较以及民族文化特点的理解,都要求我们把史学思想史的学科建设好。 “史学思想”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是什么,史学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这个问题,应当要有所说明。l992年,我在《宋代史学思想史》(黄山书社出版,23~24页)中提出过自己的想法。 我思考的要点是这样的。史学思想内容很丰富,归结起来是两个部分: 一是史家(包括思想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二是关于史学工作方面的认识。 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社会和历史过程的认识,二是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关于历史社会、历史过程有各种观点,如历史发展规律论,历史进化的观点,历史变化趋势、大势的论点,历史退化的观点,历史循环论、历史停滞论,还包括气运观点、文明形态运转等各种提法。 关于历史动力的见解,有天意史观,神权史观,重人事的史学思想,其中又有民本观,英雄史观等;还有经济史观、地理环境论等。今天我们又有新的视野和视角,诸如生态问题、疾病问题、金融问题、科技问题等都会涉及历史盛衰的认识。 关于史学工作的认识,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这涵盖史料学观点、历史编纂思想和主张、历史文学观点和历史研究方法论。 二是“为什么工作”,这一方面体现为史学价值论、史学功能的观点。史学家治史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对治史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思想家对史学工作的价值,对史学工作在学术中的地位,同样有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史学史上,就有诸如“垂训”的观点、“资鉴”的思想、史学“经世致用”的观点以及爱国主义史学思想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史家、思想家那里,即使是同一命题,却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高鑫文存.第九卷,电视艺术美学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09
简介:鲁迅先生说过:“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还没有听到过。”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推而广之,也可以说:“从‘电视剧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恐怕也不会产生。”由此,即可以判定这本《电视剧创作概论》的作用和价值了。但是,电视剧这种新兴的艺术样式,越来越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少业余作者和文学青年试图通过电视剧的创作,反映我们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沸腾生活,表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人新事,为繁荣电视剧的创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种形势下,介绍一些电视剧的基本知识,阐明一些电视剧的创作方法,探讨一些电视剧的基本规律,以便给从事电视剧创作的两志,特别是文学青年以参考和提示,恐怕还是不无意义的。学游泳,自然要下水;学写作,固然靠实践。但是,下水之前,讲授一些必要的游泳要领;下笔之前,介绍一些必要的写作常识,恐怕还是可以少喝几口水,或少走一些弯路的吧?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才不揣冒昧地将本书奉献于敬爱的读者面前。 本书是我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剧导演专业,讲授《电视剧剧作》时的讲稿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更多>>
电视纪实作品创作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2002
简介: 电视文化研究丛书。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电视纪实作品,内含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理论专著,集中论述了电视纪实作品的语言构成、思维方式、美学特征、结构形态、解说词写作,并分别阐述了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的现状、流派、走向以及创作方式。还对电视纪实作品的优秀创作者、对大量优秀电视纪实作品进行了深入细微的评价。是广大电视作者、电教人员以及传媒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用书。
电视艺术基础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高鑫自选集
作者: 高鑫[著]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简介:本文集分为电视剧艺术、电视文学艺术、电视纪实艺术、电视艺术论、电视文化论五部分,收录了《电视剧思维方式的探索》、《试论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等论文。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
出版社:黄山书社,2002
简介: 秦汉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史学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首先从史书撰述而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属於秦皇朝的,自《奏事》20篇;属於西汉人撰述的则有陆贾《楚汉春秋》、司马迁《太史公书》(即《史记》)等六家着作共343篇。而东汉时期的史书,根据清人的考证,总数不下於100部。以上统计只是就纯史书撰述而言,还不包括思想家的着作。这些史书绝大部分已经散佚,所幸的是,堪称为里程碑之作的《史记》和《汉书》,却被流传了下来。其次从历史编撰而言。这一时期历史编撰成就之最为重要的表现是西汉司马迁撰述《史记》,创立纪传体史书体裁。之後,东汉班固又撰述《汉书》,通过改通史纪传为断代纪传,又整齐划一纪传体为本纪、列传、志和表四种体例,从而对《史记》所创立的纪传体体裁作了进一步的发展。纪传体的创立,对於中国古代史学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历史编撰上所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苟悦《汉纪》对编年体的进一步完善。苟悦撰述《汉纪》,采用了连类列举的记载方法,不但使编年体的记述范围得到了扩充,而且还使记述内容更为集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以往编年体的记述缺陷。最後从史学思想而言。史学思想不仅是指史学家对客观历史和史学本身的认识,而且还包括思想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也就是说,秦汉时期的史学思想既包括如司马迁、刘向、班固、荀悦等史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认识,也包括如董仲舒、王充、何休等思想家对历史的认识。毫无疑问,秦汉是产生史学巨匠和思想巨人的时代,因而也是史学思想极为丰富的时代。而这些丰富的史学思想的产生,无疑是这一时期史学成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秦汉时期博大精深的史学思想,无疑是秦汉史学家和思想家们留给後人的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我们通过对於秦汉时期史学思想的研究,就对史学本身的认识而言,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和提高对秦汉乃至中国古代史学变化和发展的认识;就对客观历史的认识而言,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秦汉乃至中国古代历史变化和发展的认识。因此,重视对秦汉时期史学思想的研究,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告诉我们,作为社会意识的史学思想,自然小能脱离於社会的存在而产生。实际上,秦汉史学思想就是秦汉社会存在及其社会矛盾运动在史学领域里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秦汉史学思想时,一定不能脱离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我们不但要重视探讨秦汉的政治、经济之於秦汉史学思想的影响,而且还要重视作为两汉统治思想的经学之於史学的影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对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
高鑫电视艺术文集.三卷,理论与评论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简介:本书收录了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鑫近年来主要的电视艺术学术论文。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998重印)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九州出版社,2009
学苑出版社,2002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黄山书社,2002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