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潘于旭著” 相关结果
From "materialization" to "heterogeneity":a historical ana lysis of the logical transition of western marxist philosophy
作者: 潘于旭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从“物化”到“异质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向的历史分析》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阶段的卢卡奇和葛兰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批判领域所进行的开拓性工作;第二个阶段是法兰克福学派继卢卡奇后进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启蒙思想的批判,并通过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而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的要求,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内部所形成的对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践过程;第三个阶段是从阿尔都塞以来,伴随着德勒兹思想的丰富,通过德里达式的异质性观念,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经历法国“五月风暴”后,所遭遇到的历史转向的客观要求及其作为时代思想所包含着的内涵。《从“物化”到“异质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向的历史分析》并通过这三条不同的线索来把握处于异质性状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范式转换,然后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阶段中的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转移及其社会根源。
Broken time and the being of "heterogeneous":a 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Deleuze’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断裂的时间与"异质性"的存在: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文本解读》主要内容:德勒兹,20世纪在法国思想界产生震荡的哲学家。随着对西方后马克思思潮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他已经不陌生。按照国内学者对后马克思思潮的划界,德勒兹应该在思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与德勒兹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较,德勒兹的名声虽然响亮,其开创的差异与重复的文本阅读方法也已经广为人知,可是文本的内容研究却处于失语状态。与众所周知的福柯、德里达、李欧塔等法国当代思想家相比较,德勒兹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沉默的阶段。虽然国内已经翻译出版了德勒兹的部分作品,但就其整体研究来说,德勒兹的文本应该说处于一种被冷落的境地。《断裂的时间与"异质性"的存在: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文本解读》则试图改变这个局面,对其著作《差异与重复》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