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8 项 “叶渭渠著” 相关结果
日本文化通史
作者: 叶渭渠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本书首先详细论述日本先民在岛国的自然风土和生活实践中,自主生成的宗教、文学艺术和学术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凝聚而成的文化精神。同时,简明地叙说这些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历史的有机联系。其次,从比较的视角出发,论述日本千余年与中国交往和融合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近代以来百余年与西方交流调适西方文化的新鲜经验。还有在与对外文化交流中,出现过全盘“汉风化”和全盘“洋风化”的思潮,乃至曾一度陷入文化的黑暗时代,最后经过古代的文明开化和近代的文明启蒙,分别以“和魂汉才”、“和魂洋才”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指导思想,构建起“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创造了占据文化核心价值的日本独特的宗教、文学艺术和学术。
日本文化史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意在探寻日本文化的精神,追溯其发展的源流。首先考察大和民族在生活实践中自主生成的宗教、学术和艺术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凝聚而成的文化性格;其次研究了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具体地说,古代之与中国,近代以来之与西方——的交流,以及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日本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发展的自律性和外在交流的主体性。由此展开日本文化发展史的论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06重印)
简介:本书意在探寻日本文化的精神,展示其丰富的面向,追溯其发展的源流。首先考察大和民族在生活实践中自主生成的宗教、学术和艺术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凝聚而成的文化性格;其次研究了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具体地说,古代之与中国,近代以来之与西方——的交流,以及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日本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发展的自律性和外在交流的主体性。由此展开日本文化发展史的论述。
日本文学思潮史
简介: 本书对日本上古诸种文化混沌状态、原初文学意识的自力生成、写实 的“真实”、浪漫的“物哀”、象征的“空寂”和“闲寂”等观念做了梳 理和介绍,对日本近现代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 现代主义,以及具有日本特色的战后派文学思潮、无赖派文学思潮等主义 形态的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论述。《日本文学思潮史》深入分 析了各种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鼎盛、衰落的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因 素。同时探讨了日本文学思潮从观念形态到主义形态的演变中的对应性与 连续性,以凸现其民族的特色。
日本文学大花园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由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在不大的篇幅内,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大要和最值得读者欣赏的景点。以简约的叙说和精彩的选文与图片呈现出来,力求鲜明生动,可读可信。 “世界文学大花园”一次推出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语、意大利、西班牙、拉丁美洲、北欧、东欧、日本、印度、阿拉伯13册。 《日本文学大花园》把握日本文学杂种优生的特质,先以“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走向世界”为前导,分古代文学、近古文学和近现代文学三编,对日本古典诗歌、散文、小说经典和近代四大文豪、现代两大名家作了生动的展现。书中收入经典作品译文和文论、语录、轶闻68篇,图片156 幅。书后附日本经典作家作品一览。
日本小说史
简介: 本卷主要论述日本最初的小说,是在上古神话传说、原始歌谣和原初散文韵文文学的土壤滋润和中国文学的影响下,产生了最早的含日中神话传说故事和神仙谭因素的短篇物语,以上古和歌为母胎“歌物语”,古代长篇的王朝物语,到近古,问世战记物语,以及假名草子、浮世草子、双草子、黄表纸、洒落本、读本、滑稽本、人情本等各种类型的通俗小说,形成古代和近古日本小说的民族特色。近代以来,在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中,引进西方文学的理念和方法,从翻译小说到吸收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各种主义形态的小说,经过百余年从模仿到融合、创新,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最后总结日本小说走向世界的历史经验。
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简介: 川端康成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家的主动精神和创造力量,培育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气质,使之臻于日本化。在这方面,川端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表现了人文理想主义精神、现代人的理智和感觉,同时异入深层心理的分析,融汇贯通日本式的写实主义和东方的精神主义。二是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理刻画的融合,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把自身与自然合一,把自然契入人物的意识流中,起到了“融合物我”的作用。
谷崎润一郎传:插图珍藏本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2005
简介:《谷崎润一郎传(插图珍藏本)》从“异端的情感生活”、“在东西方文化摆渡中”、“寻回心中故乡的文学”等方面,描写了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生平。读者可以了解这位作家的写作成就和探索精神。谷崎润一郎的生与死,都奉献给艺术,究其一生,他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他说过:“艺术家无论怎样怯懦,但也要安于自己的天分,精益求精地研习艺术。这时候,就会产生为艺术而不惜舍生的勇气,不觉间对死就有了切实的觉悟。这才是艺术家的勇气!”
日本文学散论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11
简介:
雪国的诱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3
简介:一块高四十英寸的自然石,上面刻着“去来”两个字,简朴而素洁,比起那些皇帝的陵墓来,展现了俳人的俳格和人格力量。 绿色的亮度差、彩度差的变化,呈现出碧绿、深绿、墨绿、浅绿,还有其他说不出来是什么绿的绿。悠然地徘徊在绿色的世界,面对远方那朦胧的北国隧道口,看到了三国岭那方和这边遥远的世界的另一个“超人世的象征的”世界。 叶渭渠:1929年出生,广东东莞人。研究员,著名翻译家、作家和文化文学评论家。主要著作有《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文学史》、《樱园拾叶》等,译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睡美人》等。 本书是日本文学研究者、我国著名翻译家叶渭渠先生的回忆、随笔和散文之精选。分为“雪国的诱惑”,“我的求学之路”和“墨缘六记”三部分,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和学术之路,直抒胸怀,声情并茂,值得品味与深思。 本丛书是带有旧式学人色彩的文集,是作者多年的写作生活,随笔杂感类的文章,精心编辑而成。作者的平均年龄居已近八十岁,是可谓“空灵之人”了。“空灵而飘幻”却又实在而不虚。 本丛书对爱好文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更多>>
川端康成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简介:《川端康成》内容包括了:畸形的家境与孤儿的生活、走上文学之路、青年时代的感情生活、新感觉派的异端者、在战争年代、雪国、战后的岁月等。
川端康成传:插图珍藏本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2004
简介:他相信东方的古典,他盛赞东方的神秘色彩和高雅精神,他的根基是东方人,他的文学是日本的,同时也是东方的。他没有迷失自己的(这个)方向,并要努力寻找共同思考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或桥梁的位置…… 就川端康成来说,他所走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过全盘西化、认现代主义为父和全面继承传统、将传统绝对化的两种极端,最后在东方传统美的现代探索中确立了自己的文学方位,才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民族文学的辉煌。川端就其毕生的创作经验和教训问题,发表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议论。他从大约一千年前吸收中国文化的经验,谈到明治维新百年来吸收西方文化的经历,提出了一连串大问号:平安朝是否真正引进了中国庄重而伟大的文化呢?是否真正模仿了呢?明治百年的日本是否能够真正引进,是否能够真正模仿西方庄重而伟大的文化,特别是精神呢?难道不是值得怀疑吗?难道这还不应该从一开始就采取日本式的吸收法,按照日本式的爱好来学吗?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久,他在一次讲演中回答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同海外各国进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势必使本国文化立足其中。创造世界文化,也就是创造民族文化;创造民族文化,也应该是创造世界文化。” 体现川端康成伟大成就的《雪国》,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诞生了,可是时隔近半个世纪,它的中译本才在中华大地上艰难地问世。此后走过二十余年的风雨路,经过众多的学者、译者、编者的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今天的成就。目前国内出版对川端康成各类体裁的作品,囊括了《川端康成全集》中十之七八的作品。我国翻译出版工作虽然起步比其他国家晚得多,但是如今已经赶了上来。国内出版了多套川端康成文集、作品集,实现了系统化、套书化;出版掌小说全集、多卷散文集,还出版了多部中日学者著译的川端康成传、川端康成论集。台湾也大量引进内地的中译本。如此的出版规模,恐怕除了川端的母国之外,是迄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未见的。这一事实,充分证明在引进川端康成文学之初,那种所谓川端小说只有少数两三种可以介绍过来的武断,完全成了吃语。更令人振奋的是,二十多年前难产的《雪国》中译本,今天由教育部指定为我国大学生必读书之一。
Around the adream world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
简介: 这里有我在湄公河畔童年少年时代的回忆,有我多次历访香江和作客日本的记录,还有更多的是我游历美、加、英、法、意大利、梵蒂冈、瑞士、墨西哥等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乃至古玛雅文明的素描。无论是日本的以枯淡、纤细、幽玄为象征的枯山水,还是美国的壮伟、巨大和艳丽的大峡谷,以及加拿大的大瀑布;无论是英国的白金汉宫和法国卢浮宫及凡尔赛宫的辉煌,还是瑞士阿尔集斯山的高岭雄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及比萨的古老文明、威尼斯的水乡等等,虽然它们代表着不同的人文景观,反映东方与西方两种审美和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然而,它们都是我心灵深处的亲切风景,都是造物主给人类创造出来的美景和文明。
出版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扶桑掇琐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 本书是有关日本文化和文学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多次赴日和几十年从事日本语言文学翻译,这些散文随笔既有作者探索岛国古今文学踪迹或耳闻目睹日本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之感受,也有作者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或对自己所事翻译进行理性思考和感情抒发的随想。
Japan a cultural history
出版社: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中华民国101年)
叶渭渠(1929- ),广东东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学术委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简介: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书汇集和论及川端的重要作品,是他的全部生涯的评传。
樱园拾叶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简介: 本书是谈日本文学的随笔。“寻访”部分以饱含诗意的笔调描绘了日本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产生的背景;“对谈”和“评介”部分侧重介绍了现、当代日本文学的走向和特点,对了解日本文化和文学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06重印)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新世界出版社,2005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11
东方出版社,2003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新世界出版社,2004
上海三联书店,2006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