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 项 “���������������������������,2013” 相关结果
Time and free will
作者: (法)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冯怀信译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我们今天处在来自过去而又常常是相互敌意的各种各样倾向的包围中,这些倾向构成了历史遗产以及几千年来流传给我们的劳动负担。因此,事实上我们今天的生活被各种矛盾所缠绕,尤其是受到与简单条件下古代世界相区别的近代文化的影响。如果能从一本书中获得些启示,未尝不是人类思想发展之福。 本书在国内尚未有非常权威的译本,值得译介并加以宣传。
On truth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著;罗若蘋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3
简介: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心灵导师、给一代又一代大师级人物以灵感源泉的思想者——克里希那穆提,经典系列文集重装推出!《论真理》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克里希那穆提探索真理的集大成之作!“真理是无路可循的,一旦你追随某人,你就远离了真理。”
生死书
作者: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2013-10-1
简介:“死亡”的概念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生死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涵意,不仅仅表达我们通常所说的肉体的死亡。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前一个瞬间对于下一个瞬间来说就是死去的,不再是当下的事实,而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东西,或者说是知识,已知的事物,因此会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在这里毋宁说是一种消逝和变化。在这本书里面,死亡不仅作为一种客观的事实,还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当我们执著于某种事物或某个理念,或者有所依赖,我们就会产生恐惧和痛苦,这时我们就要抛下这些执著,割断这些依赖,与那些过去的事物和已知的事物挥手告别,抛弃理念、图像、幻象以及未来等等在思想中反映出来的现象,这些现象全部属于思想,而思想属于时间,时间又为了延续,如此就陷入了恐惧和痛苦之中。人最大的恐惧是死亡,最痛苦的是生命无法延续,而死亡并不需要解脱,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解脱的是对死亡的恐惧,要解脱这种恐惧,就要理解死亡的意义,知道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思考过去,构想未来,却从未活在当下,从未活在此时此刻,我们承载着那么多时间,因此心灵就永远活在记忆和理念当中,永不更新,只有当心灵将这一切全部抛弃,它才会变得新鲜,于是也就摆脱了痛苦和恐惧的阴影。因此死亡是必要的,死亡就是将这一切旧事物和幻象全部抛弃,让这一切全部死去。克里希那穆提所谓的“死亡”,除了那不可避免的肉体的死亡和事物的消逝,还是一种心灵的觉醒,这里以及下文中的“让某种事物死去”,也就是这种心灵的觉醒。
Logical basis of metaphysics
作者: (英)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著;任晓明,李国山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中文修订版)》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在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
形而上学的基石
作者: 王路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是什么?”——形而上学永恒的提问。“是真的。”——哲学不朽的追求。不管是对自然界或社会,还是对上帝或人,都少不了这样的思考和求索,引申出无数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什么是人?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真?无论是在哲学孕育着众学科的古希腊,还是在各学科独立门庭的现代,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康德,直至海德格尔,哲学大师们不断重复着这同样的主题。求是,求真,不仅是西方哲学史的主线,而且是理性与智慧的集中体现。研究西方哲学,理解“是”与“真”最是关键。 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中西比较而推陈出新,理解“是”与“真”无疑也是一个极佳的角度。
Where will we go:pursuing universal value and humanism
作者: 吴祚来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13
简介:《我们要往何处去:价值主义与人文关怀》是被誉为“时政博王”、“学术直尺”的吴祚来的最新一部文集,收录各类文章近五十篇,涉及价值关怀、文化追求、网络规范、文明传承、经典解析、外国经验等相当广阔的内容。这些文章看似散乱,实则都紧紧围绕着“自由、民主”这一核心价值观。书中汇集了作为中国思想“解冻者”的吴祚来对于制度、秩序、传统、灵魂的思考与探究,蕴涵着价值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哲思。而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则是作者深切关注的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2辑·2012
作者: 谢地坤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简介: 谢地坤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第2辑2012)》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的成果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主要收录2011年度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文章,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具代表性、前沿性、权威性的成果。
Letters to a young friend
作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著;蒲雯玥译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2013
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最正能量的作品 风靡全球数十载,终于来到中国 在《关于生命的一切》里,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与读者朋友们谈论了 “爱”“自由”“意志”“教育”“心灵”“自我“欲望”“专注”“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话题,娓娓道来,朴素而深刻。
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中信出版社,2013
万卷出版公司 2013-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人民出版社,2013
新星出版社,201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万卷出版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