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33 项 “���������������������������,2007” 相关结果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作者: 柯平,高洁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7
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2版)(附光盘)》是关于信息管理的一部概论性著作。作者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总结信息管理的发展成就,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21世纪信息管理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全书分基础、技术、应用、理论四篇共17章,全面、深入地阐明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内容涉及信息环境、信息媒介、信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信息采集与组织、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检索与服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与市场、信息文化、信息政策与法律、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关于企业信息管理和政府信息管理有较详细的描述,对于知识管理、电子政务、内容产业、网络信息管理、个人信息管理、信息构建、信息安全、战略信息管理等问题也有充分的讨论。使《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2版)(附光盘)》不仅具有系统性、新颖性和学术性,而且还具有前瞻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2版)(附光盘)》为教育部确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2002年版《信息管理概论》(“21世纪信息管理丛书”之一)基础上重新设计教材体系并修订完成的,并附有课件光盘。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2版)(附光盘)》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亦是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管理工作者的必备读物,还可作为各类读者学习信息管理的参考书。
SolidWorks有限元分析实例解析
作者: 江洪,陈燎,王智等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以多个具体实例详细讲解了嵌入在SolidWorks 2006中的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Works的主要功能和实现过程。主要内容包括SolidWorks环境下的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变形分析、热力分析、设计优化、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等。使用COSMOSWorks,工程师们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测试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那些有分析需求但又缺乏有限元知识的工程师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地掌握分析的方法。 本书附有配套光盘,读者可以边看边操作,加深记忆和理解,快速掌握COSMOSWorks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专业CAD/CAM/CAE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或参考书。
实用工程测量[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陈学平主编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简介:测量学是一门极其实用的工程技术,本教材涵盖测量学的全部内容,并把测量学中的一般工程测量加以扩充,以适应众多专业的需要。 本书不仅介绍了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也讲述了各种专业测量,并对当前测绘的新仪器、新技术进行了阐述。本书最后实训篇有测量实习指导书。 本教材光盘内容特色明显,主要包括教学课件、实习表格、测量学试题库及测绘资料等,便于教师教学、学生自学。 本教材适用于环境资源、城镇规划、土地规划、工民建、水利工程、公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林学、园林绿化等专业,也可作为工程测量自学考试的参考教材,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板金展开计算与应用
作者: 高文君编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简介:前言 光盘使用说明 1 弯头 1.1 等径弯头 1.2 变径弯头 1.3 方矩管弯头 2 三通 2.1 正交90度等径三通 2.2 正交90度异径三通 2.3 一般位置的偏心直交三通 2.4 一边平齐的偏心直交三通 2.5 斜交等径三通 2.6 斜交异径三通 2.7 Y形等径三通 2.8 Y形渐缩三通 2.9 两端面平行的Y形渐缩三通 2.10 不对称Y形等径三通 2.11 裤衩形等径三通 2.12 裤衩形渐缩三通 2.13 上小下大圆锥管正交圆柱管 2.14 上大下小圆锥管正交圆柱管 2.15 圆锥管斜交圆柱管 2.16 圆柱管斜交圆锥管(H1=0时) 2.17 圆柱管斜交圆锥管(H1>0时) 2.18 圆柱管斜交圆锥管(H1 2.19 带补料的正交90度等径三通 2.20 Y形带补料的等径三通 3 椭圆构件 3.1 椭圆参数方程作图和周长计算 3.2 用标准方程作椭圆和周长计算 3.3 椭圆管周长展开计算 3.4 平面斜切椭圆管 3.5 圆管正交椭圆管 3.6 圆管斜交椭圆管 3.7 圆管偏心直交椭圆管 3.8 两端口平行的椭圆管 3.9 正椭圆锥 3.10 斜椭圆锥 4 圆锥和圆锥管 5 棱锥、棱锥台和矩形棱锥管 6 异形多面体构件 7 天圆地方接头 8 螺旋 9 球面构件 10 大圆弧计算作图 11 常用几何作图和计算公式 12 正投影原理及三视图 13 画展开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 应用软件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仿真
作者: 北京意达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选取典型实例,将冲压材料、制件、成形工艺、成形设备、模具设 计的相关制造环节设计成多媒体动画,用光盘形象地展现了冲压模具设计、 安装、装配的全过程。读者可以方便地以演示光盘为学习工具,通过动画模 拟模具机构的工作过程,理解冲压模具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书中详细 阐明了冲压成形工艺及其模具设计、制造和操作的相关基础知识、工艺参数 和设计要点,方便读者对照使用。 本书和演示光盘可供模具制造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阅读,也 可供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学生参考。
Mastercam X加工应用技术
作者: 康鹏工作室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以mastercam x为蓝本,介绍mastercam 软件的二维绘图、三维图素的创建和编辑,以及实体建筑二维加工和三维加工方法的实例实用。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工作、教学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和经验的结晶。通过书中大量典型的造型和加工实例,使读者直观、快捷地掌握该软件最新版本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全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mastercam x的基础环境;第2章介绍各种参数的意义和设置方法;第3、4章通过实例介绍二维、三维图形的绘制及参数修改;第5章讨论mastercam数控加工的公用设置与操作流程的基本概念,比如刀具的设置和管理、毛坯的设置以及刀具路径的模拟和后处理等;第6章介绍以实例加工为基础的二维加工操作,包括外形铣削、挖槽铣削、面铣削加工等;第7章介绍取实例加工为基础的三维粗、加工操作,包括平行铣削、放射铣削、流线加工等;第8章以综合三维加工实例为载体,从模型的分析,确定毛坯和对刀点到详细介绍刀路的规划和加工思路,直至实体加工模拟和生成后处理。全书以详尽的笔触,引领读者了解和掌握cam加工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可作为实用培训教程,也可作为机械制造类专业大专、本科的cad/cam课程教材及自学参考用书,还适合作为机械行业设计人员自学软件的辅导用书。
SolidWorks 2007产品模具设计入门一点通:中文版
作者: 吴柳机,杜智敏,何华妹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详细说明SolidWorks 2007应用入门知识,接着以范例结合功能的 方式进行功能演练和解析。范例采用由浅入深、前后呼应的安排原则。本书 作者根据多年使用SolidWorks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按照人性化的学习方 式,从易于上手、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方面全面剖析基础功能应用和产品 设计的全过程,并以详尽的步骤指导和丰富的实用技巧及技术要点准确地指 明如何去做,同时在每章后面附有相关的练习题。 本书选例典型,针对性强,通俗易懂,详略得当,可作为各类培训学校 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及中专、中技、高职高专、本科院校相关专 业师生的自学参考书。
Mastercam数控加工应用技术实用教程
作者: 许承东主编;魏峥,王好臣,李家鹏编著
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应用:Mastercam数控加工应用技术实用教程(附光盘)》是“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应用”丛书中的一本。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了Mastertcam软件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全书内容分为:Mastercam X使用基础、软件的系统配置、二维绘图方法、三维实体的曲面与实体的创建方法、数控加工基础、二维铣削加工方法、三维铣削加工方法和车削加工方法。 《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应用:Mastercam数控加工应用技术实用教程(附光盘)》文字简洁,图文并茂,实例内容由浅入深,同时还通过习题辅助读者进行学习。它是一本针对性、使用性较强的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应用:Mastercam数控加工应用技术实用教程(附光盘)》可作为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大中专实习教材,也可作为从事CAD、CAM和数控编程与加工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作为Mastercam培训教材。
Mastercam X2完全学习手册
作者: 莫善畅等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简介: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一线设计工作经验,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详 细介绍了Mastercam X2各种基本操作、技巧、常用功能,以及综合应用实 例。全书共包括17章,分为Mastercam X2基础、Mastercam CAD、astercam CAM以及综合实例4部分,主要内容包括:Mastercam X2 工作环境、 Mastercam X2二维基本绘图、编辑和转换几何图形、曲面曲线设计、三维 实体设计、图形标注、属性修改及图层管理、图形分析、二维刀具路径、 三维刀具路径、其他专业加工,以及2个综合应用实例。 本书语言通俗、层次清晰,从零开始,基础知识与应用实例相结合, 边讲边练。实例安排众多实用,全部来自工程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指导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附书书光盘内容包括书中所有范例源文件、视 频演示以及练习题答案。 本书适合Mastercam初中级读者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 业学生,以及社会相关培训班学员的教材。
冲压模具设计基础
作者: 二代龙震工作室编著
简介: 本书是传统长者经验和现代论著表达的结合,传统的专业技术融入现 代专业的CAD/CAM/CAE软件的应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全书共10 章,内容包括冲压加工概论、冲压加工机械、冲剪加工、弯曲加工、引伸 加工、压缩加工和特殊成形法、连续模具、冲压加工的安全与管理、冲压 加工和冲压模具用材、Pro/E冲压模具设计实例等内容;在附录中还介绍了 本书范例光盘文件和服务,供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于从事冲压加工的设计人员、制图人员和加工人员阅读,还 可作为有关专业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培训教材。
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
作者: 詹才浩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是进一步学习SolidWorks产品设计的范例教程,选用了35个范例,覆盖了汽车、机械、电子、玩具、日用消费品等诸多行业。通过学习《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可以使读者更快、更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软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命令和功能并掌握各种产品的建模技巧,它是SolidWorks初级读者迈向产品设计高手的良师益友。《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以SolidWorks 2007中文版为蓝本进行编写。 《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CAD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工程专业人员的SolidWorks自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附光盘一张,光盘中制作了《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的同步视频录像文件(近7个小时),另外,光盘还包含《SolidWorks产品设计范例》所有的教案文件、范例文件等。更多>>
SolidWorks工程制图与管路实例解析
作者: 江洪,陆利锋,李茳淼等编著
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在SolidWorks下如何生成符合我国国标的二维工程图; 如何解决筋等有特殊国标规定的零件的二维工程图问题;如何生成旋转剖切 的局部视图;如何添加剖面线和线形等内容。 本书还详细介绍了SolidWorks Routing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讲 解了管路(即管道、管筒及电力电缆)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讲解 了管路建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还特别介绍了Routing的实现原理,比较了 管路零件和其他普通零件之间的区别,使读者能从底层了解Routing模块的 机理,更好地进行管道设计。此外,本书还以较大的篇幅讲解Routing电力 电缆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建立电缆的三维模型:如何进行设计变更以及排 除错误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CAD/CAM/AE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工 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和参考用书。
Analysis methods in materials science: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n materials science
作者: 周玉,武高辉编著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介绍了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技术分析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原理、设备及试验方法。内容包括:X射线衍射方向与强度、多晶体分析方法及X射线衍射仪、物相分析、宏观应力测定、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多晶体织构分析、透射电镜结构与原理、复型技术、电子衍射、衍衬成像、扫描电镜结构与原理、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同时,简要介绍了离子探针、低能电子衍射、俄歇电子能谱仪、扫描隧道与原子力显微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显微分析方法,书末配有实验指导和附录。书中的实例分析注重引入了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方面的新成果。 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材料研究及分析检测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工程光学基础教程
作者: 郁道银,谈恒英主编
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审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原 《工程光学(第2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少学时版本,书中内容既注重论 述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又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并力求反映 现代光学的发展和应用。本书侧重于光学物理现象的描述,尽量减少数学理 论的推导。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下篇为物理光学。上 篇分8章,主要介绍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特性、理想光学系统的光学 参数和成像关系、平面与平面镜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光度 学和色度学的基本原理、光学系统的光路计算和像差理论、典型光学系统的 成像特性和设计要求、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评价和像差公差。下篇分4章, 主要介绍光的电磁性质、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的传播规律、光波的叠加 与分析、光波的干涉和典型干涉装置与应用、光波的衍射原理与应用(其中 融入了傅里叶光学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光的偏振及其在晶体中的传播等, 还涵盖了近场光学、二元光学、光调制、光波导、液晶、光学信息处理和光 学全息等现代光学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及其 相近专业的教材。
Creativity in China
作者: 王弦文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
简介: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动漫、网游等产业可能会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切入点,成为中国各大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突破口。而影视、广播、出版等在内的传媒产业也开始有新的突破。剧院、音乐厅、画廊、演出等艺术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交易、展示、旅游等行业也焕发了活力,日益活跃。一批新队伍在众多的技术研发、广告策划、文化演出等领域崛起,他们适应市场快,战略灵活,是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主力军。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创意产业迅速增长,这些城市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发展重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机遇,中国有望借此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
Engineering cybernetics
作者: 钱学森著;戴汝为,何善堉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的目的是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一个全面的探讨。它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这门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指出这门新学科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 《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最初是用英文写的。现在的汉文版是在钱学森先生的指导下,翻译英文版并且参照俄文译本略加修改和补充而成。 《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曾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一等科学奖金。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
作者: 陈阳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如果把1982年北京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看成是传播学正式引进中国的话,到今年正好25年。如果把1997年传播学和新闻学一起被教育部列为国家一级学科看成是传播学的重要性被正式承认的标志的话,到今年正好是10年。在很短的时间里,传播学在中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国内近年来发展相当快的学科。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正是我们盘点和思考中国传播学发展的良机。 从教材建设方面看,传播学的引进,有赖国外(主要是美国)教材的移译。大量具有一定学术品牌的外国传播学教材的译介对促进中国传播学教学和研究功不可没,可是另一方面,中国传播学研究和教学面临的问题和环境有一定特殊性,国外成果的引进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课程和教学体系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重新引进至今的这20多年中,国内的传播学教材出版从无到有,从1983年一本薄薄的《传播学(简介)》到现在书店里满满几书架的传播学教材,在教材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更多>>
编著者还有:李以农、徐培民、韩清凯
作者: 闻邦椿[等]编著
简介: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研究非线性振动问题的工程意义 1.2 工程非线性振动实例 1.3 一些典型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 1.4 研究非线性振动问题的常用解析方法与数值方法 1.5 研究工程中非线性振动问题的实验方法与动态仿真 计算与思考 第2章 等价线性化法与谐波平衡法 2.1 等价线性化法 2.2 谐波平衡法 计算与思考 第3章 传统小参数法与多尺度法 3.1 传统小参数法 3.2 多尺度法 计算与思考 第4章 平均法与渐近法 4.1 平均法 4.2 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渐近法 4.3 弱非线性多自由度系统的渐近法 计算与思考 第5章 图解方法与数值方法 5.1 相平面作图法 5.2 李纳(Lienard)作图法 5.3 数值解法 计算与思考 第6章 点映射法与胞映射法 6.1 点映射法 6.2 胞映射法 计算与思考 第7章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稳定振动与不稳定振动 7.1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方法 7.2 常系数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7.3 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一次近似判别法 7.4 线性周期系数系统的稳定性 7.5 李雅普诺夫直接方法 7.6 中心流形判别法 7.7 应用举例 计算与思考 第8章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近共振与非共振 8.1 概述 8.2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幅频曲线及其特点 8.3 近共振情况下振动的计算 8.4 非共振隋况下振动的计算 8.5 非共振近共振一非共振的慢变过渡过程 计算与思考 第9章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慢变与突变 9.1 研究非线性振动系统慢变与突变的意义 9.2 慢变参数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渐近方法 9.3 转子系统的慢变过程与分段慢变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 9.4 双参数慢变的故障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 9.5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突变 计算与思考 第10章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频率俘获与振动同步 10.1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频率俘获 10.2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振动同步及其应用 计算与思考 第11章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 11.1 分岔概述 11.2 静态分岔与动态分岔 11.3 分岔问题的研究方法 11.4 分岔的应用举例 11.5 混沌概述 11.6 耗散系统及奇怪吸引子 11.7 分析混沌的方法 11.8 混沌的应用举例 计算与思考 第12章 光滑非线性振动系统与分段线性非线性振动系统 12.1 光滑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利用 12.2 分段线性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工程应用 计算与思考 第13章 滞回非线性振动系统与时滞非线性振动系统 13.1 工程中滞回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13.2 振动压实过程不对称滞回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分析 13.3 带有间隙的滞回系统 13.4 时滞系统非线性振动 计算与思考 第14章 自激振动系统与带有冲击的非线性振动系统 14.1 自激振动系统的应用 14.2 转子一轴承系统的油膜振荡 14.3 转子系统油膜失稳的振动实验 14.4 机床切削颤振的非线性振动分析 14.5 带有冲击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工程应用 计算与思考 第15章 非线性波及波能的传递理论及应用 15.1 振动采油工程中应力波的传递 15.2 结构健康诊断中应力波的传递 15.3 声波利用中的非线性问题 15.4 超声波利用中的非线性问题 计算与思考 第16章 非线性振动的利用与控制 16.1 非线性振动利用举例 16.2 非线性振动控制举例 计算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非线性动力系统数值分析演示程序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作者: (美)Larry A. Samovar,(美)Richard E. Porter编;颜静兰导读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经济全球化使跨文化交际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21 世纪人文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此已经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并有所建树。由萨莫瓦和波特汇编的《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即集中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书共收集40 余篇文章,对各国文化特点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以各自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交际与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以及跨文化交际的伦理道德等问题,提出了不少颇具挑战性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为我们勾画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清晰轮廓。它可以: 帮助研究人员拓宽视野,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以便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帮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跨文化交际问题,学习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交际的技巧。 无论你是谁,都将从中获益匪浅。
Raman spectroscopy in carbons:from nanotubes to diamond
作者: (英)安德里亚·卡罗·费拉里(Ferrari, Andrea C.),(英)约翰·罗伯逊(Robertson, John)编;谭平恒,李峰,成会明译
简介: 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等碳材料一经发现就迅速地成为当前材料科学和凝 聚态物理领域最有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本书系34位来自多国的著名拉曼 光谱学专家在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下所撰写的关于各种碳材料性质研究的权 威性专著。本书共十二章,涉及了石墨,非平面石墨材料,碳纳米管,富 勒烯,富勒烯/碳纳米管复合物,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碳共轭分子材料 ,碳氢化合物,类金刚石碳材料,纳米金刚石,金刚石和掺杂金刚石等众 多碳材料拉曼光谱学的研究进展。本书既覆盖了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又 突出了已被公认的研究成果和目前仍然存在的争议观点。 本书适合从事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凝聚态物理和相关 领域的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
科学出版社,2007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