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2 项 “���������������������������,2004” 相关结果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economic policy
作者: 孙允午,汤宏波著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阐述了研究背景与动机,并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2.按照研究可持续增长环境经济政策问题的理论基础,对现有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模型及可持续增长与政策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3.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1995—2004年的环境、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和2004年31年省市环境、经济的截面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 4.在一般现代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货币政策的效应与生活污染问题,建立环境经济现代增长模型,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环境质量的动态关系,探索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政策选择。 5.应用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结合“十一五”规划,以2004年为基准,以煤炭为例,对如何综合运用环境经济政策,实现可持续增长,做了模拟分析。 6.在对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现未来环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建议。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作者: 何强,井文涌,王翊亭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本版保留了第1版和第2版的特色,突出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特别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状况,同时增加了环境经济概论一章。全书共分5部分、20章,第1部分(第1、2章)论述人类的环境、当代世界环境问题、近代环境科学的内容与任务;第2部分(第3-7章)介绍生态学原理、人口增长情况和粮食生产引起的环境总是以及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和城市系统中的应用;第3部分(第8-10章)讨论能源、资源与环境总是的关系;第4部分(第11-19章)介绍环境污染的状况、成因、控制与发展趋势;第5部分(第20章)介绍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目前的各种学派。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用书,并供决策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各级人员参考。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李训贵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简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编写的教材。参编人员均为长期从事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公共课程教学的大学教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内容选择和结构编排上尽量体现高等公共环境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力图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配以详尽丰富的环境案例,较全面地向非环境专业学生展现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理、内容和实施影响。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生态学基本知识、环境与城市、环境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污染及防治、环境管理、环境伦理等。此外,还特地加入学校环境教育一章,回顾和介绍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高等公共环境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全书约40万字,即可满足36学时的教学要求,也可为学生的扩展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提供引导。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在职环境保护干部、经济管理干部,中学环境课教师等的参考书。
环境科学概论
作者: 杨志峰,刘静玲等编著
简介: 《环境科学概论》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组织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优秀教师,在继承刘培桐先生等老一辈环境地学思想和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编写而成。《环境科学概论》以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并深入剖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系统阐述了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结合学科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环境科学概论》共分为四篇:第一篇环境概述,主要论述了环境概念、类型及环境科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篇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第三篇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重点介绍了当今环境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环境管理与实践,针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介绍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学习,每一章节内附绿色卡片,后附小结、案例研究、问题与讨论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源栏目。 《环境科学概论》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生专业教材及非环境背景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的专业教材或参考书。此外,还可用于开展成人在职环境教育与培训的参考资料。
中国绿色发展报告.[NO.1]
作者: 本书主编王秋艳
出版社:
简介: 《中国绿色发展报告NO.1》内容为:绿色象征着生命,绿色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了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发表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中,首次提出在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不同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模式。2003年,在“绿色中国”首届论坛上,清华大学国情中心主任胡鞍钢提出,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尽快转型是中国的根本出路。2004年1月,在“绿色中国”第二届论坛上,胡鞍钢教授又提出了我国绿色发展之路的首要问题“绿色改革”。2004年4月,“绿色中国”第三届论坛上廖晓义提出了“复兴和谐文化,共建绿色中国”,这是第一次指出了“和谐文化”在我国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绿色GDP的提出,全国各地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都让我们看到了承载生命的“绿色”在中国的发展。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Series
作者: 王金南,田仁生,洪亚雄主编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简介: <div class=bbcontent>为了加强对国家环境政策、重要环境规划和重大环境工程决策的技术支持,让更多的环境政策研究制定人员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国环境规划院对这些专题研究报告进行整理,编辑成《中国环境政策》分卷,陆续出版。毫无疑问,这些报告凝聚了中国环境规划院年轻人对中国环境政策的思考,相信《中国环境政策》的出版对有关政府和研究部门研究制定环境政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div>
英文共同题名:China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review
作者: 郑易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是《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的第三卷。前两卷分别出版于2001年和2004年。本卷的38位作者来自27个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他们大都是长期从事环境与发展关系研究的专家。而在本书中展示的,则是他们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的深入分析和坦率的评论。众所周知,经济发展过程的环境问题涉及中国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的决策特别需要来自第三方的评论——不仅不回避存在的问题,还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客观、独立、着眼于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的研究和评价。这正是《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追求的目标,本书是该评论的最新一次尝试。
环境保护知识读本
作者: 张力军主编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包括;概述、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法规、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监督与管理、环境保护规划等13章。
小城镇环境问题及对策
作者: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
简介: 《小城镇环境问题及对策》内容涉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小城镇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典型经验、引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机食品开发等。所选文章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小城镇环境保护,是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既是保护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根本任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人居,提倡生态文明,更好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作者:
简介: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极为重要。长期以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使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进入“十五”,特别是最近3年来,由于部分行业出现了盲目扩张、发展过热,造成全国性能源、资源和原材料消耗迅速增长,so2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反弹,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 为了全面调查中国能源活动产生的大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分析“十五”能源环境相关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能源环境保护战略及政策。北京标环科技图书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转载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2004年8月,在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资助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担了“中国能源环境战略研究”项目。该项目拟用3年时间,分成3个阶段,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最终完成类似于蓝皮书性质的中国能源环境战略研究报告。 项目第一阶段侧重于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环保总局有关司局的工作,针对有重要环境影响的能源生产、加工转换和消费活动,开展深入的调查,了解“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活动相关的环境问题现状,初步分析现有法规、标准、税收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能源部门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建议。项目第一阶段研究工作已于2005年12月通过专家验收,获得较高评价。本书作为这一阶段的初步研究成果,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能为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环境保护ABC
作者: 潘岳主编
简介:1.什么是环境? 2.什么是自然环境? 3.什么是社会环境? 4.什么是环境问題? 5.什么是原生环境问题? 6.什么是次生环境问题? 7.什么是环境要素? 8.什么是环境质量? 9.什么叫环境异常? 10.什么是环境科学? 11.什么是环境保护? 12.什么叫环境承载力? 13.什么叫环境适宜度? 14.什么是生态平衡? 15.什么是环境容量? 16.什么叫地理环境? 17.什么叫地质环境? 18.什么是地球的大气圈? 19.什么是地球的水圈? 20.什么是地球的土壤圈? 21.什么叫生物圈? 22.什么叫污染源? 23.什么叫污染物? 24.什么是水体污染? 25.什么叫水污染点源? 26.什么叫水污染面源? 27.生活污水中主要有哪些污染物? 28.工业废水有哪些种类? 29.对水体产生较大影响的污染物有哪几种? 30.水污染在卫生学上的类别及其衡指标是什么? 31.环保方面主要的不污染指标有哪些? 32.什么叫水体自净? 33.什么是体富营养化? 34.什么是赤潮? 35.什么是大气污染? 36.大气污染物可更多>>
环境保护实用教程[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黄显智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本教材重点介绍了环境保护和综合基础知识,包括环境保护常见名词、环境与健康、绿色技术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与生态循环、空气污染与汽车尾气、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水资源及水体污染、湿地保护、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噪声与其他污染、环境保护对策,以及配套影像资料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收集了大量环境保护方面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教材,也可供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选修课的教材,还作为环保爱好者参考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海洋出版社,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