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91 项 “���������������������,2011” 相关结果
ANSYS 13.0/LS-DYNA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
作者: 王泽鹏,胡仁喜,康士廷等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ANSYS13.0/LS-DYNA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内容简介:ANSYSl3.OLs-DYNA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通用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能够模拟真实世界的各种复杂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问题,特别适合求解各种二维、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属成形等非线性动力冲击问题,同时可以求解传热、流体及流固耦合问题。 全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ANSYSl3.0LS—DYNA软件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及要点,主要包括:CAE技术及其发展、单元的特性及定义、材料模型及其选用、有限元建模技术、加载与约束、求解及控制、后处理等。第二部分结合实例介绍了LS-DYNA的一些典型应用,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跌落测试分析、冲压回弹分析、鸟撞风挡分析、轧制成形分析、冲击分析、侵彻分析等,并在其中穿插讲述了一些新的模块、新的方法。 《ANSYS13.0/LS-DYNA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适合理工科院校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专业学习辅导教材,也可以作为各行各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设计参考手册。
Patran 2010与 Nastran 201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龙凯,贾长治,李宝峰等编著
简介:《Patran2010与Nastran201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介绍了Patran2010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Nastran2010的求解分析,全书共分为19章。第1章简介MSC公司以及Patran和Nastran的基本功能;第2章简介使用Patran建模和Nastran分析的过程;第3章介绍使用Patran建立几何模型;第4章介绍使用Patran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第5章介绍材料属性;第6章单元属性;第7章介绍工况及边界条件;第8章介绍了如何进行分析控制;第9章介绍分析结果后处理。第10章至19章是实例章,涵盖了使用Nastran分析的主要分析类型,其中第10章介绍基本使用实例;第11章介绍静力学分析;第12章介绍屈曲分析;第13章介绍模态分析;第14章介绍瞬态响应分析;第15章介绍频率响应分析;第16章介绍随机响应分析:第17章介绍非线性分析;第18章介绍结构拓扑优化;第19章介绍热传导分析。对所有实例的操作步骤都提供了详细的文字和图例说明,以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Patran2010与Nastran201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适合于高等院校研究生作为计算机辅助有限元分析软件自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研究参考资料。
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
作者: 杜平安,于亚婷,刘建涛编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 杜平安等编著的《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第2版)》介绍有限元法的原理、建模及应用。全书共分3篇28章。第1篇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平面问题、轴对称问题、杆件系统、空间问题、薄板弯曲问题、动态分析、热分析、电磁场分析、非线性问题以及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有限元法;第2篇介绍有限元建模方法,内容包括建模概述、建模基本原则、几何模型建立、单元类型及特性定义、网格划分、模型检查与处理、边界条件建立等;第3篇介绍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包括ANSYS的特点、组成、功能、几何建模、单元类型、网格划分、求解设置、后处理以及二次开发技术等内容,并给出了分析实例。 考虑到工科学生的特点,本书在原理介绍时尽量做到简练易懂,力求避免复杂繁琐的数学推导,以使读者易于理解复杂的原理;在介绍建模方法时,列举了大量实例,并尽量采用图示说明,以增加内容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在介绍软件应―用时,注重有限元分析系统共性功能和特点的介绍,以便读者单一反三。在内容方面,强调有限元法涉及的理论、建模方法和软件应用的集成,注重有限元法应用的知识体系建立,旨在将理论和应用相结合,既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第2版)》可用作工科类研究生、本科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高等数学课程实验
作者: 李建平[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在高等学校开设数学实验课以及在数学公共基础课程中融入数学实验 的思想方法已成为大学数学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李建平 的《高等数学课程实验》是我们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数学建模与实验”的 教学改革成果之一。全书包括30个实验项目,主要围绕一些与微积分知识 有关的案例,以Mathematica软件作为工具,开展实验探索。每个实验项目 由问题描述、实验内容及程序、进一步讨论三个部分构成,并配备了一些 有趣的思考题作为课后实验。本书由浅入深,从Mathematica软件基本操作 讲起,逐步深入到如何运用数学实验思想方法及Mathematica软件开展问题 探究,使读者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分析与发现新的规律。读者还能阅读和 使用书中丰富的实验程序,快速提高Mathematica编程水平。 《高等数学课程实验》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数学实验课参考教材,也可 以作为高等数学课堂演示实验及课程实验的参考教材。同时,本书可以作 为科技工作者及大学生学习Mathematica软件的参考书。
有限元分析——ANSYS 13.0从入门到实战
作者: 张洪才,何波编著
简介: 《有限元分析--ansys 13.0从入门到实战》是以ansys 13.0为平台撰写的一部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自学与提高教程,全面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有限元分析流程、实体建模、网格划分、耦合和约束方程、加载、求解、后处理技术、设计ansys分析方案、结构线性静力分析、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谱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断裂力学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界面开裂与失效模拟、衬垫连接模拟、齿轮分析、转子动力学分析、焊接工程问题分析、优化设计、拓扑优化、疲劳分析、自适应网格划分和可靠性分析等内容。围绕ansys软件的功能讲解,书中给出了大量具有工程背景的实例,并在配套光盘中提供了22个实例的视频教程和ansys实例文件。 《有限元分析--ansys 13.0从入门到实战》不仅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类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ansys13.0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结构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书中提供的大量实例还可供高级用户参考。
FEPG有限元应用深入剖析
作者: 白冰,李小春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这本由白冰和李小春所著的《FEPG有限元应用深入剖析(附光盘)》不是 一本普通的软件用户手册!FEPG是目前唯一的开放源码国产有限元软件,并 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一名有着6年使用经验的资深用户,第一 作者白冰从研究FEPG背后机理的角度着手,围绕一个完整的非线性热传导算 例,将一般的有限元理论、FEPG后台操作机制以及生成的代码相结合深入探 秘FEPG,力图揭开用户使用FEPG过程中的迷点,帮助用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 然,最终达到灵活、高效使用FEPG的目的。 这本《FEPG有限元应用深入剖析(附光盘)》适合开放源码国产有限元软 件研究者阅读。
全新Marc实例教程与常见问题解析
作者: 冯超,孙丹丹,陈火红编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简介: 书籍 计算机书籍 《全新mare实例教程与常见问题解析(赠1dvd)》主要介绍mscmarc mentat 2011在线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领域的应用和操作方法。特别是针对marc mentat 2011的最新界面风格和新增的一些功能进行详细介绍,使初学者能够很快地掌握和熟悉界面、菜单的使用方法,了解新功能的使用。同时对编者多年来积累的一些常见客户咨询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技巧进行了整理,方便用户尽快解决在使用和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全新mare实例教程与常见问题解析(赠1dvd)》大部分案例来自于实际工程项目,不仅包含具体操作步骤的讲解,并配以图片说明以便用户能够即学即用。全书共分10章,介绍了marc的主要功能以及近年来marc新 增功能的亮点;marc mentat常用菜单,重点介绍marc mentat 2011新菜单的风格和使用方法;针对marc处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以及断裂力学、网格重划分 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介绍。 通过《全新mare实例教程与常见问题解析(赠1dvd)》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通过有限元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实例,将理论和工程分析结合得更为紧密。
Optimal control: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作者: 王青[等]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简介: 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分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经济管理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王青、陈宇、张颖昕、侯砚泽编著的《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系统地介绍了最优控制理论内容,包括变分法、极小值原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动态规划方法、最优控制的计算方法、随机最优控制、奇异最优控制、鲁棒最优控制、遗传优化算法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最优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本书融入了很多最优控制理论与应用的新成果,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实例,便于读者理解并掌握最优控制理论。本书附CD—ROM光盘一张,包含所有MATLAB仿真代码。 《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自动控制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高年级本科生选修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ANSYS 13.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张红松,胡仁喜,康士廷等编著
简介: 张红松、胡仁喜、康士廷等编著的《ANSYS13.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 通》以ANSYS的最新版本ANSYS13.0为依托,对ANSYS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 步骤、应用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典型工程应用实例详细讲述了 ANSYS的具体工程应用方法。 《ANSYS13.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前7章为操作基础,详细介绍 了ANSYS分析全流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第1章ANSYS概述;第2章几何建模 ;第3章建模实例;第4章划分网格;第5章施加载荷;第6章求解;第7章后 处理。后9章为专题实例,按不同的分析专题讲解了各种分析专题的参数设 置方法与技巧:第8章静力学分析;第9章非线性分析:第10章模态分析; 第11章瞬态动力学分析;第12章谐响应分析;第13章结构屈曲分析;第14 章谱分析:第15章接触问题分析:第16章优化设计。 《ANSYS13.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适用于ANSYS软件的初中级用 户,以及有初步使用经验的技术人员;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 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学习ANSYS软件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结 构分析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ANSYS软件的参考书。
本书附2008-2011年真题
作者: 朱杰,吴晶雯编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朱杰、吴晶雯编著的《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为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 高分一本通丛书之一,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类专业学 位联考(MBA,MPA,MPAcc)综合能力考试最新大纲的要求,由知识点分类 汇总以及2008~2011年全国 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及解析两部分组成,是主编教师多年辅导管理类入学 考试数学复习的经验之作。本 书重视分析真题抓核心,普适性解法与实用解题技巧融会贯通。且每年都 会及时更新全国管理类联考数 学真题,以满足广大考生的要求。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适合参加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的考生及辅导 老师参考阅读。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guid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structure
作者: 曾攀,雷丽萍,方刚编著
简介: 本书以手册的规范化方式提供了覆盖有限元结构分析主要领域的各项 专题,包括60个原理、91个典型算例、98个建模操作,以及168条ANSYS主 要命令的使用方法。全书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及建模方法,共分9章, 包括ANSYS平台的基本操作、前处理建模与计算、后处理操作与计算结果分 析、基于APDL的参数化有限元分析与二次开发、线性结构的静力分析、结 构分析的高级建模与分析技术、结构的模态及屈曲分析、线性结构简谐振 动及谱分析、线性结构瞬态分析等,还涉及一般静力分析、热应力分析、 应力刚化与旋转软化、单元的“激活”与“杀死”技术、p方法、自适应网 格划分、子模型、耦合及约束方程、结构的参数及拓扑优化、结构的概率 疲劳与断裂分析、复合材料分析、结构及高速旋转下的模态分析、屈曲分 析、结构简谐振动及谱分析、结构瞬态分析等内容。 本书注重算例物理本质的描述、建模要点、操作步骤,许多算例的结 果还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和考证,读者在算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二次扩 展。本书具有原理阐述简明、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算例丰富、覆盖面广 等特点。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材料力学及有限元方法的基础,读者可以在 “学中用、用中学”的交互方式中更深入地掌握有限元分析原理及建模方 法。 本书可作为机械、力学、土木、水利、航空航天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 生、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进行有限元分析及建模的指导书 ,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程度的读者进行自学,对于希望在ANSYS软件平台上进 行建模分析的读者,本书非常值得参考。
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一
作者: 李永乐,王式安主编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考试大纲知识点的内容,全面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本书编写团队依据15年的命题与阅卷经验,并结合近10年的考研辅导和研究精华,精心编写了《2012年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一)》,真正起到帮助同学们提高综合分析和综合解题的能力。 《2012年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一)》的主要特色 1.权威打造 命题专家和阅卷专家联袂打造,站在命题专家的角度命题,站在阅卷专家的角度解题,为考生提供最权威的复习指导。 2.综合提升 与其他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加强了考查知识点交叉出题的综合性,真正起到帮助考生提高综合分析和综合解题的能力。 3.分析透彻 本书既从宏观上把握考研对知识的要求,又从微观层面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让考生思路清晰、顺畅。 4.一题多解 对于常考热点题型,均给出巧妙、新颖、简便的几种解法,拓展考生思维,锻炼考生知识应用的灵活性。这些解法均来自各位专家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和长期命题阅卷经验。 5.解析全面 本书在每章习题后面配有答案与提示,以便考生迅速浏览答案,检验学习效果,并且明确解题过程,学习多种解题方法。
ANSYS 14完全自学一本通
作者: 陈艳霞,林金宝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简介:ANSYS 14是2011年年底推出的最新版本,它为工程分析提供了充分的分析手段。目前,ANSYS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结构分析领域无疑是。ANSYS应用的成功案例之一。陈艳霞和林金宝编著的《ANSYS14完全自学一本通》针对ANSYS在结构分析领域成功应用的结果及国内机械类、土木类等领域急需进行结构工程分析的专业人才的需求,编写了本书。
ANSYS 12有限元分析自学手册
作者: 邓凡平 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2-1
简介:本书重点介绍了利用ANSYS 12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ANSYS有限元分析基本流程、实体建模、划分网格、加载与求解、通用后处理、时间历程后处理以及ANSYS高级操作等内容。在每一章中,不仅详细讲解了ANSYS软件使用的有关知识,而且还针对重点内容列举了一些实例。通过这些实例,读者能够迅速掌握如何在ANSYS上完成相关的操作。另外,在每章的“综合实例”部分还有一些针对工程问题的应用实例,这些应用实例涉及结构、热、电场、磁场等几个方面。这些实例可以帮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如何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每章的“专家技能点拨”部分,首先简单总结了本章讲述的知识,最后还列出了一些常见问题,以帮助读者掌握ANSYS的使用技巧。 为了满足读者的更多需要,本书除了介绍GUI操作外,还详细介绍了相关的APDL语言。 本书的配套光盘包含书中所有例子的APDL源码和GUI操作录像文件。 本书适用于ANSYS软件的初中级用户,书中介绍的大量实例也可供高级用户参考。
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三
简介: 一、本书的编排结构 1.考点与要求 设置本部分的目的是使考生明白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从而在复习时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 2.内容精讲 本部分对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阐述,并对考试重点、难点以及常考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 3.例题分析 本部分对历年真题中常见的题型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注重一题多解,以便能?开阔考生的解题思路,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灵活地解决问题.针对、以往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犯的错误,给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对有难度的例题给出解题思路的分析,以便加强考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等内容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4.自测题 只有适量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数学复习离不开做题。为了使考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解题能力,本书作者精心优化设计了一定数量的与真题难度相近的题目作为练习题,供考生练习,以便使考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轻松解答真题的水平。同时,本书精选的练习题,都配备了详细的参考答案和解题提示,为考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出详细的指导,真正达到一书在手,犹如名师在侧的境界。 二、本书的主要特色 1.权威打造 命题专家和阅卷专家联袂打造,站在命题专家的角度命题,站在阅卷专家的角度解题,为考生提供最权威的复习指导。 2.综合提升 与其他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加强了考查知识点交叉出题的综合性,真正起到帮助考生提高综合分析和综合解题的能力。 3.分析透彻 本书既从宏观上把握考研对知识的要求,又从微观层面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让考生思路清晰、顺畅。 4.一题多解 对于常考热点题型,均给出巧妙、新颖、简便的几种解法,拓展考生思维,锻炼考生知识应用的灵活性。这些解法均来自各位专家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和长期命题阅卷经验。 5.解析全面 本书在每章习题后面配有答案与提示,以便考生迅速浏览答案,检验学习效果,并且明确解题过程,学习多种解题方法。
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二:全新升级版
简介: 《2012王式安·李永乐考研数学系列:复习全书(数学2)》的编排结构1.考点与要求设置本部分的目的是使考生明白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从而在复习时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2.内容精讲本部分对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阐述,并对考试重点、难点以及常考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3.例题分析本部分对历年真题中常见的题型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注重一题多解,以便能够开阔考生的解题思路,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灵活地解决问题。针对以往考生在解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常犯的错误,给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对有难度的例题给出解题思路的分析,以便加强考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等内容的理解和正确运用。4.自测题只有适量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数学复习离不开做题。为了使考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解题能力,《2012王式安·李永乐考研数学系列·数学复习全书(数3)(全新升级版)》作者精心优化设计了一定数量的与真题难度相近的题目作为练习题,供考生练习,以便使考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轻松解答真题的水平。同时,《2012王式安·李永乐考研数学系列·数学复习全书(数3)(全新升级版)》精选的练习题,都配备了详细的参考答案和解题提示,为考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出详细的指导,真正达到一书在手,犹如名师在侧的境界。
2007考研数学复习指南经济类
作者: 陈文灯,黄先开,曹显兵主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简介: 《2011版考研数学高分复习指南+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经济类)(套装共2册)》特点:(1)对大纲要求的重要概念、公式、定理进行剖析,增强读者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避免犯概念性错误、错用公式和定理的错误。(2)归纳、总结了二十多个思维定式,无疑这对读者解题会有所帮助,但我们的目的是引导读者去归纳总结,养成习惯。这样应试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解题突破口。 (3)用“举题型讲方法”的格式代替传统的“讲方法套题型”的做法,使读者应试时,思路畅通、有的放矢,许多书的跟进也说明这种做法的确很有效。 (4)广泛采用表格法,使读者便于对照、比较,对要点一目了然。 (5)介绍许多新的快速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中值定理证明中的辅助函数的做法、不定积分中的凑微分法、不等式证明尤其是定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等,都是我们教学研究的成果,对读者应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创新设计出很多好的例题,以期提高读者识别题型变异的能力。 历经十七载的再版和修订,《2011版考研数学高分复习指南+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经济类)(套装共2册)》已成为广大考研读者的良师诤友,同时也有很多教师同行用该书做教学参考。为了精益求精,恳请朋友们拨冗指正。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 bayesian approach
作者: 李锡钦著;蔡敬衡,潘俊豪,周影辉译
简介:发展了新的模型和统计方法以更精确地分析更加复杂的数据。结构方程模型的贝叶斯方法使用先验信息,得到更准确的参数估计、潜在变量估计以及用于模型比较的统计量,并且在小样本情况下能得到更稳健的结果。 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李锡钦讲座教授的专著《结构方程模型——贝叶斯方法》概括了本学科的近期发展,并有如下特点:示范如何使用强大的统计计算工具得到贝叶斯结果;讨论用于模型比较的贝叶斯因子和偏差信息准则;涵盖多种复杂的模型;通过模拟研究以及来自工商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和社会学的实际数据说明所提出的方法;通过辅助网页提供的程序代码以及数据集示范免费软件WinBUGS的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贝叶斯方法》可作为不同领域(包括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商学、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与社会学等)的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学习统计分析、统计方法的工具书。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 Bayesian Approach
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Matlab技术实现
作者: 杨淑莹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 《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matlab技术实现(第2版)》广泛吸取统计学、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群智能计算等学科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将其应用到模式识别领域中;以一种新的体系,系统、全面地介绍模式识别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分为14章,内容包括:模式识别概述,特征的选择与优化,模式相似性测度,基于概率统计的贝叶斯分类器设计,判别函数分类器设计,神经网络分类器设计(bp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概率神经网络、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反馈型神经网络),决策树分类器设计,粗糙集分类器设计,聚类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禁忌搜索算法聚类分析,遗传算法聚类分析,蚁群算法聚类分析,粒子群算法聚类分析。 《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matlab技术实现(第2版)》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理论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以手写数字识别为应用实例,介绍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实现步骤及相应的matlab代码,为广大研究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理论的应用提供借鉴。 《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matlab技术实现(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机器人学、工业自动化、模式识别等学科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Beautiful math John Nash, game theory, and the modern quest for a code of nature
作者: (美)汤姆·齐格弗里德(Tom Siegfried)著;洪雷,陈玮,彭工译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简介: 一部《美丽心灵》让我们认识了约翰?纳什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诺贝 尔奖获得者。他的数学理论更是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汤姆?齐格弗里德 所著的《纳什均衡与博弈论(纳什博弈论及对自然法则的研究)》通过通俗 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约翰?纳什的数学理论及其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 如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其他 科学家对博弈论的研究成果。篇幅精炼,但内容翔实,适合广大对纳什及 博弈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纳什博弈论及对自然法则的研究)》作者曾获得 美国国家科学作家协会颁发的社会科学奖,以及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在 科学新闻创办方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其作品广受读者欢迎。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科学出版社,2011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