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3 项 “���������������������,2007” 相关结果
色·戒的世界
作者: 郑培凯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李安执导,梁朝伟 汤唯 王力宏 陈冲联袂出演 威尼斯金狮奖影片《色·戒》完全解读 主创专访+权威评论+幕后故事+经典台词+独家剧照 两岸三地文化名人鼎力推荐 影迷、张迷不容错过,透视《色·戒》前世今生! 李 安(《色·戒》导演) 我觉得对我来说,“色”好像是感性,“戒”好像是理性一样,有一个辩证的味道在里面。色,不光是色情,还有色相的意思。戒则有一种警戒的意味。 梁朝伟(《色·戒》男主角)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发掘自己的可能性,有一个底线,其实我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我也很想知道。其实演什么戏我都是很享受的,包括杀人,什么戏我都觉得是在演戏。 汤 唯(《色·戒》女主角) 我知道我是在跟世界最顶级的演员和导演合作,机会难能可贵,我必须学会用最短的时间忘我,收拾心情和控制情绪,把自己交给李安导演。 李欧梵(著名学者) 改编后的《色·戒》比张爱玲的原著更精彩!它也使所有改编张爱玲小说的影片逊色。 郑培凯(著名学者、《色·戒》学术顾问) 导演内心存在色彩的隐喻,“戒”是死亡的黑色,是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色”是鲜血的猩红,生猛鲜跳,汩汩勃勃,是祭坛上的牺牲…… 林奕华(香港著名导演) 如果两性在张爱玲的世界里逃不掉是“虎”与“伥”的关系,起码李安找到了只有他才能提出的“化干戈为玉帛”:让每个人都去面对自己的男性与女性一面吧。唯有能像李安般接受自己既是易先生,又是王佳芝,我们才会懂得恨的力量为何抵不过温柔。 周黎明(国内知名影评人) 李安是把张爱玲的小说当作地道的中国货来向世界推销的。在我看来,这种地道的中国风格在于细腻的人物处理,如同打太极,一切尽在貌似平凡的言行举动中。 《色·戒》11月1日内地公映之际,这本由《色·戒》学术顾问郑培凯主编的图书,内容包括了导演、编剧、摄影的独家访谈以及梁朝伟、汤唯、王力宏等主角的精彩评说,两岸三地的文化名人如李欧梵、林奕华、马家辉、周黎明等人的深入评述更为《色·戒》的思想性、艺术性做了各方面的精彩解读,外加经典台词、《色·戒》大事记、几十幅彩色剧照,使本书成为了《色·戒》一片最权威、最完整的解读读物。
著者还有:李骏、俞洁、彭骄雪
作者: 邵清风[等]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从影像、声音、剪辑三个角度着手研究、分析视听语言,并以《公民凯恩》、《辛德勒名单》、《断背山》、《阳光灿烂的日子》、《青红》等个案为例,详细讲解视听语言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视听语言”是传媒院校的专业必修课,本书适合作为专科、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影视传媒艺术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这本书从向你讲解什么是“镜头”开始,每一章、每一节,把我们惯常印象中的银幕之梦、银幕之诗,分析得细致入微。镜像被打破的过程,也是理性认识被重建的过程。渐渐地你将发现,那些让我们投入、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忘我的影视作品,并不纯粹,并不神秘。本书适合作为专科、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影视传媒艺术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作者: 于丹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7
简介: 温暖心灵的又一力作 编辑推荐: 想必很多电视观众还记得,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曾经以《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为亿万观众、读者送去热腾腾的心灵鸡汤的于丹,竟然一袭中式服装,坐在CCTV-3“文化访谈录”节目主持人马东身边,一连七天侃起了昆曲。这次从传统经典到传统艺术的“转身”,是于丹的率性而为,还是以往思路的延续? 如果说,《于丹论语心得》是借助传统经典《论语》给当代读者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向的导航,那么,《于丹?游园惊梦》则借昆曲给大家推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从容而温馨的生活方式。 所以,CCTV-3《于丹?游园惊梦》不同于昆曲知识的普及讲座,它淡化了昆曲的历史和过于专业的知识,而是以类型的方式呈现其审美特点,阐述了于丹对于当代人生活态度的忠告及建议。 在于丹看来,昆曲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于丹说:“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认为,昆曲那种细腻、婉转、精致、唯美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当下的时尚生活。比如,我们现在流行一种“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谓“慢活”,“它是指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些从容舒缓的运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过一过环保的生活,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有大段悠闲的时间与家人、与朋友分享。所有这些健康从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曲中,触目皆是。于丹还强调了“过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为梦中遇到俊逸书生柳梦梅而情不能自已,醒来后要去“寻梦”,并因梦而亡又因梦而生。我们往往要问:这种追寻有什么结果?这种投入是否值得?于丹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爱的过程。过程关乎人心,不仅体现一种意愿,而且体现一种能力。能够享受过程,也就是能够享受人生。我们为什么到茶馆喝茶,为什么要去泡酒吧?消费不是一个物质的结果,而是一个精神愉悦的过程。 相信看过节目、读到书的观众、读者在惊叹于丹成功“变脸”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于丹依旧关注心灵,依旧在为当代读者煲一份“浓汤”。 去年11月26日,于丹的第一锅“心灵鸡汤”让那个冬天变得温馨,许多亲历者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许多感人的画面。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是那个于丹,还是一锅“心灵鸡汤”,但是器皿变了、调料变了,它是不是还符合大众的口味?让我们拭目以待!
影视民俗学
作者: 廖海波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从民俗学的领域来探讨影视艺术,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外在表现为人的诸多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内在则是由历史惯性沉积凝聚而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包括特定的人生理念、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民俗兼具有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的双重特征,渗透于人的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不能脱离民俗而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民俗的滋养。文艺作品是以人为阐发对象,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所以说,蕴藏丰富的民俗生活状态同样也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为文艺中一个重要门类——影视作品也是如此。
大学戏曲鉴赏
作者: 王宁主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大学戏曲鉴赏》内容简介: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全国高等学校从2006年秋季起普遍设置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公共艺术课程与其他公共课程一样,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配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我社编辑出版了这套“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包括《艺术导论》、《大学音乐鉴赏》、《大学影视鉴赏》、《大学戏剧鉴赏》、《大学美术鉴赏》、《大学书法鉴赏》、《大学戏曲鉴赏》、《大学舞蹈鉴赏》,共8本。 该套教材在编写原则上,一是适当考虑各艺术门类知识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在教材整体框架的设计上,将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经典作品按其内在的逻辑架构反映出来,做到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各艺术门类知识完整;二是充分考虑非艺术门类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说,教材的编写切忌过于专业化,力求做到专业知识通俗化;三是教材以讲座的形式呈现,做到深入浅出,有一定的可读性,使学生喜闻乐见。这样,我们以期广大学生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和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动画编导
作者: 陈伟,张庆春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第1章 概论 1.1 动画片的特点 1.2 动画片的制作特点 1.2.1 前期筹备阶段 1.2.2 中期绘制阶段 1.2.3 后期剪辑阶段 1.3 动画编导和动画作品 思考和练习 第2章 编剧篇 2.1 动画编剧应具备的条件 2.1.1 动画片对剧情的特殊要求 2.1.2 动画片要求编剧发挥充分的想象力 2.1.3 必须遵循动画片的原则进行改编和原创 2.2 动画片剧本的改编 2.2.1 忠实于原著的改编 2.2.2 保留原著大部分的改编 2.2.3 只保留原著一小部分的改编 2.3 动画片剧本的原创编写要求 2.3.1 动画片要有一个好的理念 2.3.2 编一个好看的故事 2.3.3 人物刻画要鲜明 2.3.4 情节安排要合理 2.3.5 理念表达要正确 2.4 把握好动画片剧本原创编写的几点要求 2.4.1 把握好剧本的容量 2.4.2 把握好故事的开头 2.4.3 把握好故事的展开 2.4.4 把握好故事的高潮 2.4.5 把握好故事的结尾 2.5 原创剧本应注意的几点 2.5.1 要注意故事的结构 2.5.2 要注意故事的节奏 2.5.3 要注意故事的力度 2.5.4 要注意故事的衔接 2.5.5 要注意故事的趣味性 2.5.6 要注意故事的悬念性 2.6 剧本范例 思考和练习 第3章 导演篇 3.1 动画导演应具备的条件 3.1.1 具有一般影视导演应有的素质 3.1.2 熟练掌握电影语言 3.1.3 熟练掌握动画规律 3.1.4 熟练掌握动画绘画技巧 3.1.5 绘画的空间构图能力 3.1.6 掌握音效与画面的配合 3.2 文字分镜头的编写 3.2.1 把剧本转化为动画片制作方案分镜头 3.2.2 运用电影语言阐述故事 3.2.3 突出重点并讲清故事 3.2.4 强调细节以实现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3 绘制画面分镜头 3.3.1 学会运用“蒙太奇”手法 3.3.2 组织画面的能力 3.3.3 机位的调度 3.3.4 时间与空间的调度 3.3.5 景别的调度 3.4 关于轴线的认识 3.4.1 轴线的概念 3.4.2 轴线的运用 3.4.3 有关跳轴的问题 3.4.4 有关顺轴和反打的处理 3.5 画面的方向问题 3.5.1 视线的方向 3.5.2 运动的方向 3.5.3 场景的方向 3.6 镜头的衔接 3.7 时空的转换 3.8 扬长避短并充分发挥动画的特性 3.9 分镜头格式与设计稿的确定、 3.10 指导中后期制作 3.11 导演画面台本范例 思考和练习
From dialectically to synthesize: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cht and the Chinese theater in the later 20th century
作者: 卢炜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布莱希特毫无疑问是影响我国新时期戏剧最大最深的西方戏剧家。本书希冀以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中的辩证思想和人的观念为维度,探究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影响和接受的历程,最终得出“从辩证到综合”的影响接受模式。这里的“辩证”不仅指向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内在关联,即舞台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艺术审美和社会功效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论和戏剧艺术表现与创新的关系;而且揭示布莱希特与我国新时期戏剧之间的比较关系,即我国接受布莱希特过程中所出现的整体与局部、理解与误读、理论与实践以及艺术追求与意识形态导向等具体情境。“综合”戏剧观指我国接受西方先进戏剧的影响,渴望在吸收、甄别、借鉴和转化后得出中国戏剧的理想模式。无论是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探索实验戏剧,还是当代戏曲和先锋戏剧,都期望这样的综合戏剧。然而,综合戏剧与辩证戏剧最大的鸿沟还是体系化的分歧:综合戏剧寄希望于戏剧各优势元素的组合、拼凑,而忽视统筹各元素的灵魂,忘却更高层次的体系建构。 此外,如果说切片式的接受过程可归咎于实用主义心理作祟的话,那么,标签更多>>
动画编剧
作者: 王乃华,李铁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是对动画剧作中的一些创作规律与技巧的总结。书中充分吸取借鉴了动画剧作以及戏剧影视剧作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动画创作的实例进行分析。书中就动画创作中剧本的思维特点、主题与剧本定位、角色塑造、情节安排、结构过程、人物语言,以及作品的动画改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连续剧、系列片以及短片的不同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本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并重。
Sin & beauty
作者: 张狂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简介: 美国电影,有暴力、凶杀还有爱,它试图用紧张与启动刺痛的虐待或自虐的赎罪过程来诠释一种罪,一种始于生命、终于生活的罪,但这种罪却被电影导演和演员诠释得如此美丽,也许罪的最初就是一种美丽,就如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同样有着刺杀、毒杀、扼杀,各种的暴力、背叛、通奸、阴谋。王尔德说:“犯罪是现代生活的惟一亮点”。我想他只说对了一半。罪是一个亮点,美是另一个亮点。最与美都分别在镜面的这一端和那一端。美产真的,还是罪是真的?美是幻觉,还是罪是幻觉?这并不重要。 就像这失眠的夜晚,到底是一种罪,还是一种美?这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完成了这本书,可以让所有拿起这本书的人,通过他的文字,体会一种罪和一种美。
作者:
出版社:
简介:本书是香港电影评论协会资深影评人舒明2007年出版的《平成年代的日本电影》的续本。作品以日本当代女演员为线索,从平成年(1989年)起,写至2007年日本女演员的身世、剧坛业绩及影响力,其中既有铃木保奈美、松田圣子、黑木瞳、松岛菜菜子这些为大陆影迷所熟知的日剧女皇,也包括濑户朝香、桃井熏和苍井优这些100多位新一代偶像,及100多部电影。此书必将成为国内日剧迷们必读的一本书。
亚洲电影分析
作者: 周涌,张希主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简介:“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科覆盖面最广的课程。长期以来,不但深受各专业层次学生的欢迎,而且也获得了同行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誉。此次以系列丛书的形式结集成五卷出版,各卷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经典影片分析”系列课程提供了系统教材,满足了影视艺术教学的需要。该系列教程有以下特点: (一)科学性、系统性与开创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由《美国电影分析》、《欧洲电影分析》、《亚洲电影分析》、《中国电影分析》和《纪录电影分析》五卷组成,分别对应影视艺术学院导演、摄影、编导等专业的“美国电影赏析”、“欧洲电影赏析”、“ 亚洲电影赏析”、“纪录电影赏析”四门课程,共分析约150部经典影片,从而形成涵盖世界电影主要国家区域、主要电影创作时期和主要电影艺术流派的完备影片分析体系。 这种科学划分影片分析范畴并分卷出版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国内已出版的有关影片分析的专业书籍往往规模较小,涉及的影片也不多,且主要关注欧美影片。《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五卷本在强调欧美电影重要性的同时,全力突出了亚洲电影和中国电影的艺术价值,使它们能够与欧美电影比肩而立。而且,《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在中国第一次将纪录电影纳入影片分析的范畴,这在中国的影视研究和高校影视教育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二)权威性与规范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教授和研究员组成编委会和写作班底。“经典影片分析” 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授课范围涵盖几乎所有艺术类专业。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零散性。此次《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出版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全校范围内的“经典影片分析”课程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在影片片目的选择上既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又结合影片的原创性、先锋性和现实价值,具有无可辩驳的学术权威性。在影片分析的规范性方面,按照经典的个案分析研究方法,对每一部影片进行全面、深入和独到的解剖阐释,不但切中影片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实质,更突出强调影片的艺术手法和美学观念;既充满鞭辟入里的元素解析,又不乏高屋建瓴的总体把握。 (三)适用性、实用性与普及性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教育的课堂,这些课程已经接受过广大学生和学者的长期检验,既有学术的权威性经典性价值,更有高校一线课堂生动鲜活的灵动气息。不但适用于影视传媒类大学所有专业的教学,同样也可以作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传媒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以其规范的格式、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怀,表达了几代电影学者对于电影艺术的礼赞和热爱。此一特质又将这套学术性的著作与广大电影观众特别是痴心不改的影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平凡普通的电影爱好者不但可以从《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中找到梦寐以求的知音,更能够通过研读《影片分析系列教程》提升自己的电影文化品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影片分析系列教程》不单单会出现在许多学生、学者的案头,也会陪伴在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枕边。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影片分析系列教程》策划、主编和撰稿的专家学者,他们为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和研究奉献了一套品质卓越的专著。
西方文化与电影
作者: 史小妹主编
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经典的影视作品是在对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与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浓缩之后演绎出的精华,是对现实社会与生活的概括与总结。经典的西方电影反映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折射出西方国家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等,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最形象生动、最全面概括、最简便快捷的途径。本书撷取西方文化中影响较大、较为常识性的内容加以介绍,以便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英语所必需的相关背景知识。
电视电影纵览.2006
作者: 王人殷主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容纳的电视电影,特指电影频道节目中心(CCTV-6)2006年出品的数字电影,不包括其他出品单位制作的数字电影,具体包括了:2006年电视电影概述、2005年电视电影新景象、电视电影三字经、寂寞吟者和他的风光、柳城对得起电视电影等方面的内容。
中外当代电影名作解读
作者: 峻冰主编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简介:全书分“影片个案(中国电影)”、“影片个案(外国电影)”和“影片 纵横”三编分析论述了中外当代数十部电影名作,如中国的《冬冬的假期 》《小武》《夏日暖洋洋》《花样年华》《十七岁的单车》《英雄无语》 《天下无贼》《向日葵》《求求你,表扬我》《红颜》《夜宴》《墨攻》 《云水谣》《三峡好人》《满城尽带黄金甲》《落叶归根》等,外国的《 欲望号街车》《桂河大桥》《裸岛》《毕业生》《逍遥骑士》《肮脏的哈 里》《美国往事》《柏林苍穹下》《末路狂花》《这个杀手不太冷》《离 魂异客》《情书》《鳗鱼》《搏击俱乐部》《神秘河流》《通天塔》等。 文章观点新颖深刻,个性鲜明生动,文笔洗练流畅。 该书对电影创作工作者、电影教育与电影研究工作者、业余电影评论 作者、攻读电影各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广大电影爱好者均有较为 切实的参考价值。
影视动画创意赏析
作者: 崔建成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电脑动漫制作方向主干课程教材,根据电脑动漫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本书以影视动画创意设计为主线,讲述了影视动画创作的一些成功案例,同时穿插介绍了影视动画的历史演变。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影视动画概述、卡通造型艺术赏析、影视动画制作分析、影视动画题材选择赏析、影视动画角色设定赏析、影视动画情节设置赏析、影视动画声音赏析、影视动画实例综合分析。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电脑动漫制作方向及其相关方向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电脑动漫培训班教材,还可供电脑动漫从业人员参考。
Un-mainstream animated film
作者: 薛燕平著
简介:本书的写作历时五年多。书中主要介绍了非主流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流派和各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作者以幽默而生动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既有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经典影片欣赏,也有作者略带调侃、有时不免有些偏激的精彩论述。为国内一本全面而深入论述非主流动画的著作。 全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热爱动画事业的激情。 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为核心章节。
《看电影》专栏精选
作者: 周黎明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 1.如果一位中国明星老在海外扮演妓女、放荡女之类角色,但在国家出现危机时挺身而出,竭尽全力保卫国家利益,她究竟是爱国演员还是卖国演员? 2.好莱坞动作大片的欣赏过程为什么酷似性交过程? 3.银幕上的愤青通常被塑造成好人还是坏人? 4.软弱和不求上进究竟是国民性的毒药还是救命稻草? 5.为什么说“先学做人再学做戏”是一种谬论? 6.近年来走红的影片跟川菜有什么内在关联? 7.为什么赞美是赞美。而加倍赞美反而会成嘲弄,甚至诅咒?
艺术动画=Artistic animation
作者: 常虹著
简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艺术动画:动漫与媒体艺术》主要内容:为什么会有艺术动画和商业动画之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如何欣赏艺术动画?艺术动画制作的特点有哪些?它的市场在哪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艺术动画:动漫与媒体艺术》将根据作者个人在动画创作中的体会和对艺术动画的一些认识,较为系统地谈谈自己对于这个命题的思考。
著者还有:邵清风、俞洁、应小敏、赵建飞、钟丽茜
作者: 南野[等]著
简介: 本书的视点涉及到早期电影,好莱坞从经典到新好莱坞的变迁,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女权主义的影像表述,电影叙事学、符号学的实践,世界性文化冲突语境中的影像话语,电视剧作的新动向,电视纪录片的新语言,后现代语式等诸方面的影视文本。作者努力使本书形成一个评析体系,并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影视发展与现状的学术视野。 本书为相关院校“影视作品解读”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影视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阅读和参考书籍。
Non-linear editing of movies and television
作者: 詹学军,杨杰,高宝宝著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目前,基于网络的非线性编辑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并已被各级电视台所采用。但是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止步,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认识和熟练掌握影视非线性编辑已经成为广大影视制作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本书通过对非线性编辑的理论阐述,结合影视后期制作的相关知识,力求较完整地诠释影视非线性编辑,使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影视非线性编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中华书局,200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