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4 项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著” 相关结果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作者: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 《世界·大师·原典·文库:人性论(中文导读插图版)(套装上下册)》作者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人性论(中文导读插图版)(套装上下册)》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Enquiries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作者: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著;周晓亮译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简介: 《道德原理研究》经典著作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认识历史和当代、反思他者和自我的镜子,也是探索未来的路标。以图书出版的形式积累一切优秀的智慧成果,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再造与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图书出版界历来重视自己的这一使命,经过与学界的长期互动与合作,积累了可观的精神文化资源。我社自创社以来,一向自觉参与这项文化事业,以单行本、丛书的形式,推出了诸多中西学术经典。考虑到有些经典作品值得推出新的译本、版本,或者有些经典作品的旧译本、旧版本因为时间或历史的原因需要重新出版,我社决定陆续刊行此类作品,一方面为广大读者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真诚地邀请学术界继续向我社推荐有待译介的其他学术经典,以飨读者。
英文共同题名:The history of England
作者: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著;刘仲敬译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简介: 休谟所著的《英国史》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2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但一直没有汉语言文体,这是该书首次在国内译介,填补了中国西方史学研究的空白,是西方古典史学名著汉译的重大进展。
人性论ren xing lun
作者: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著;石碧球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简介: 在《人性论》中,作者试图通过关于“人的经验科学”的研究,在精神科学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全新基础的、完整的体系。全书分为三卷:“论知性”,阐述了他的怀疑论和经验主义认识论;第二卷“论情感”,提出情感而非理性是善和美的基础;第三卷“论道德”,论述了快乐论、功利论的伦理学理论以及人性论、约定论的政治学理论。
简介: 《英国史6》第六卷叙述从克伦威尔攫取独裁权力,经复辟王朝,到光荣革命的过程。作者断定,光荣革命是隔断古今的枢纽。这个判断在当时尚属创见,如今已成老生常谈。(他另一个创见是,将中世纪的结束放在玛丽王朝中间。不以王朝兴废为划界标准,这在英国是破天荒的。) 这段历史是英国全部历史中最有党派性的一段。作者在这一段的立场最为持平,却遭到了最多的责备。托利党对他不满,因为他承认奥兰治亲王的入侵拯救了詹姆斯二世正在危害的自由权利。辉格党对他不满,因为他将夏夫茨伯里及其党徒描写成投机野心家,拒绝承认查理二世包藏祸心。从后见之明看,他正确地将历史描绘为多方面在黑暗中的博弈。没有一方有能力预见未来或谋划一切。查理二世的国会如果愿意提供詹姆斯时代的拨款,查理一世的国会如果愿意提供查理二世时期的拨款;危机本来不会爆发。即使克伦威尔也从来没有放弃恢复国会统治的希望,只是无法在狭路上倒车,只能一步步越走越远。在光荣革命中,没有一方最终战胜另一方。只是大家都接受了最近的教训,不敢再冒自焚其宅的危险。
History of England.Ⅲ:From the invasion of Julius Caesar to the revolution in 1688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简介:《史家名著:英国史3》编辑推荐:《英国史》是唯一一部开创传统和学派的历史著作,是近代史观和史学技术在英国的开端,在欧洲和全世界也是首批。其特点是:历史不限于政治军事,必须包括经济和社会的演变;经济变化取代王朝更迭,构成历史划界的基础;内证与外证交替使用,不预设历史体系,史料甄别先于历史叙事。这些现在已经变成了正统的观念,但在当时还是独创。
道德原理研究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2001
简介: 《人类理智研究》试图确定人类认识的原则。其理论基础是两类认识对象的划分。首先,所有这些对象或者是“印象”,或者是“观念”。印象是感觉的张极材料,观念是这 些材料的复合、变换、扩大或缩减。据此休休谟提出一种意义理论:一个不直接代表印象的词,只能当它能提供可以通过心理过程从印象得出的观念时,才有意义。其次,全部认识对象或者是“观念间的关系”或者是“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任何关于事实的论证科学是不可能的。 《道德原理研究》是休谟关于道德思想的结晶。他认为同情是人性的表现,成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和个人幸福的基础。他怀疑的不是道德而是关于道德的许多推理。
简介: 《人类理智研究》作为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大卫·休谟完整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作者的理论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立足于当代思想界的最新成就之上,让我们用今人的眼光来重新整理历代经典,更能体验到人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我们风好地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Enquiries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作者: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著;王淑芹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简介: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ciples of morals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0
简介:大卫·休谟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被视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论道德原理/论人类理智》是休谟哲学思想的结晶,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完整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如今,在当代思想界的最新成就的基础上,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整理历代经典,更能体验到人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History of England.Volume Ⅳ:From the invasion of Julius Caesar to the revolution in 1688
简介:《史家名著:英国史4》编辑推荐:《英国史》是唯一一部开创传统和学派的历史著作,是近代史观和史学技术在英国的开端,在欧洲和全世界也是首批。其特点是:历史不限于政治军事,必须包括经济和社会的演变;经济变化取代王朝更迭,构成历史划界的基础;内证与外证交替使用,不预设历史体系,史料甄别先于历史叙事。这些现在已经变成了正统的观念,但在当时还是独创。
人性论.下
出版社:
简介: 休谟认为,建立人性科学的全部材料是在感知中提出炼的。感知作为意识内容的东西分为两种,即“印象”和“观念”,它们是两类知觉。印象是指初次呈现于心灵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具有较多的力量,比较猛烈。观念是指由记忆和想象对以前印象的再现,即对印象的“摹仿和草拟”,是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像。一切单纯观念都有一个单纯印象与之相应,但复合观念则未必那样,没见过长翅膀的马却可以对它进行想象。这是休谟在哲学中建立的“第一条原则”。 《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知识和或然推断的论述》一节。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人为的,不具有确实性。人的因果性观念完全来自感觉经验中对“相似性”例证的观察:我们看到两个类似的现象不断地按先后顺序重复出现或“恒常会合在一起”,便由这一个推到那一个,把一个称为原因,另一个称为结果。这种根据经验而来的推论完全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但休谟并不贬低习惯,他指出:“习惯就是人生的伟大导师。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 《人性论》发展了贝克莱哲学,它的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对康德以后的西方哲学产生了广泛、深远而又十分复杂的影响,直到今天它的许多方法和结论对于哲学的进步仍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2013重印)
简介: 大卫·休谟的杰作《英国史》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甫一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本册为罗马—不列颠时代到金雀花王朝的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沈阳出版社,2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译林出版社,2010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2013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