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本论[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王利民著

分类号:

ISBN:978781044969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民法导论、民事法律关系论、自然人论、法人论、合伙论、民事法律行为论、代理论、民事责任论、时效论。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民法导论
第一节 民法的本质
一 民法的定义
二 民法的特征
三 民法的手段
第二节 民法与邻接范畴
一 民法与市民社会
二 民法与民法文化
三 民法与市场经济
四 民法与法制社会
第三节 民法的渊源与发展
一 民法的渊源
二 民法的发展
三 中国民法产生与发展
四 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 民法调整对象的定义
二 民法调整之财产关系
三 民法调整之人身关系
第五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 民法基本原则的本质
二 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六节 中国民法典制定
一 中国民法体系基本结构与设计思考
二 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历史继承性分析
三 中国民法典制定应当为之理性选择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论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定义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一 民事法律关系类别
二 积极民事法律关系
三 消极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民事主体
一 民事主体的定义
二 民事主体的分类
三 民事主体的构成
第四节 民事权利
一 民事权利的本质
二 民事权利的分类
三 知识产权的性质
四 民事权利的行使
五 民事权利的保护
六 相对之民事义务
第五节 权利客体
一 权利客体的定义
二 权利客体的种类
三 行为非权利客体
第六节 法律事实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设定
二 法律事实的定义与分类
三 法律事实之事实构成
第三章 自然人论
第一节 自然人的本质
一 人的民法定义
二 自然人的定义
三 自然人的地位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本质
二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始与终
三 自然人死亡后的人身权保护
第三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定义
二 确认民事行为能力价值标准
三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四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
第四节 监护
一 监护的定义
二 监护的设立
三 监护的指定
四 监护的职责
五 监护的终止
第五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一 宣告失踪
二 宣告死亡
第六节 自然人的人身权
一 人身权的本质
二 人身权的特征
三 人身权的历史
四 自然人人格权
五 自然人身份权
六 人身权的保护
第七节 自然人的身份和住所
一 自然人的身份
二 自然人的住所
第四章 法人论
第一节 法人的本质
一 法人的定义
二 法人的特征
三 法人本质的学说
四 法人制度的历史
五 法人制度的作用
第二节 法人的分类
一 西方的法人分类
二 我国的法人分类
第三节 法人的成立
一 法人成立的条件
二 法人成立的原则
三 法人成立的程序
四 我国法人之虚设
第四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一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第五节 法人的名称、住所和机关
一 法人的名称
二 法人的住所
三 法人的机关
第六节 法人财产
一 法人财产的定义
二 法人财产的范围
三 法人财产的限制
四 法人的财产责任
第七节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
一 法人的变更
二 法人的终止
第五章 合伙论
第一节 合伙的本质
一 合伙的定义
二 合伙的特征
三 合伙的地位
四 合伙的分类
五 合伙的历史
第二节 合伙的成立要件
一 主体要件
二 事实要件
三 形式要件
四 程序要件
第三节 合伙出资与合伙财产
一 合伙出资
二 合伙财产
第四节 合伙的事务
一 合伙事务的决定
二 合伙事务的执行
三 合伙事务的监控
四 合伙事务的后果
第五节 入伙和退伙
一 入伙
二 退伙
第六节 合伙债务的承担
一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二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节 合伙的解散与清算
一 合伙的解散
二 合伙的清算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
一 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
二 法律行为与意思自治
三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四 法律行为理论之反思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 单方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二 有偿与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三 诺成与实践民事法律行为
四 主、从之民事法律行为
五 独立与辅助民事法律行为
六 物权与债权民事法律行为
七 财产与人身民事法律行为
八 有因与无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一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的定义
二 民事法律行为的明示形式
三 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状态
一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状态的定义
二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状态之成立
三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状态之有效
四 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状态之生效
第五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六节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一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
二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三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转变
四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确认
五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
第七节 可撤销或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 可撤销或可变更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
二 可撤销或可变更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三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与无效行为之别
第八节 意思表示
一 意思表示的意义
二 意思表示的解释
三 意思表示的生效
四 意思表示的瑕疵
五 意思表示的撤销
第七章 代理论
第一节 代理的本质
一 代理的定义
二 代理的特征
三 代理的基本概念
四 代理与邻接概念
五 代理的社会意义
六 代理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代理的种类
一 代理的基本种类
二 代理的其他分类
第三节 代理的成立与代理权行使
一 代理的成立
二 代理权行使
第四节 无权代理
一 无权代理的定义
二 无权代理的后果
第五节 表见代理
一 表见代理的定义
二 与无权代理之别
三 表见代理的要件
四 表见代理的类型
五 表见代理的后果
第六节 代理的终止
一 代理终止的原因
二 代理终止的后果
第八章 民事责任论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本质
一 民事责任的定义
二 民事责任的特征
三 与其他责任之别
四 民事责任的分类
五 责任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构成
一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二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免除
一 民事责任免除的定义
二 民事责任免除的条件
第四节 责任竞合
一 责任竞合的本质
二 主要的责任竞合
第五节 侵权责任
一 侵权责任的本质
二 侵权行为与侵权行为法
三 特殊的侵权责任
第六节 违约责任
一 违约责任的本质
二 违约责任与邻接概念
三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四 违约行为的主要形态
五 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
第九章 时效论
第一节 时效的本质
一 时效的定义
二 时效的性质
三 时效的意义
四 时效制度史
第二节 取得时效
一 取得时效的定义
二 我国取得时效观
三 取得时效的客体
四 取得时效的种类
五 取得时效的中止
六 取得时效的中断
第三节 诉讼时效
一 诉讼时效的定义
二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三 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
四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第四节 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规定
一 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
二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止
三 诉讼时效期间的障碍
后记
CNE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民法本论[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